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初二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初二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1页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初二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2页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初二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初二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部编版初二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共8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积累运用(20)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归(xǐng)    (kàng)(juàn)    (qiāo)B(dài)    (xíng)(liáo)    (kǎi)C(jiǎo)    (wò)(jiù)    (jī)D(rǒng)    (huì)(yì)    (gá)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A货运飞船顾名思义就是以货物运载为主的飞船一次能装载6吨多物资。B当优美的旋律戛然而止整个端午节晚会现场出奇地寂静人们沉浸在无尽的回味中。C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D近年来许多开发商纷纷以绿色住宅为招牌但对绿色住宅的内涵却不甚了然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A十九大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体验了一次中国新四大发明共享单车。B电视剧《春风十里不如你》中张一山的表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C在重阳节期间我市开展并进行了民风民俗游的休闲旅游活动。D当地时间凌晨左右墨西哥发生大约里氏7.1级左右的地震首都墨西哥城也有强烈震感。4.班级开展主题为“徜徉于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4分)(1)很多古诗句包含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4分)①千门万户疃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节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节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品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其中隐含的人物事件和节日习俗。(4分)它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人物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节日习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麦当劳、肯德基、韩日食品已逐步被中国老百姓接受,圣诞节、母亲节这一类外来节日也纷纷走进中国,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请简要论述。(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一)(17)【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雨中上韬光庵,雾树相引,风烟披薄,木末飞流,江悬海挂。稍倦,时踞石而坐,时倚竹而息。大都山之姿态得树而妍山之骨格得石而苍山之营卫②得水而活,惟韬光道中能全有之。初到灵隐,求所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者,竟无所有。至韬光,了了在吾目中矣。白太傅碑可读,雨中泉可听,恨僧少可语耳。枕上沸波,终夜不息,视听幽独,喧极反寂。益信声无哀乐也。                          (节选自明代萧士玮《韬光庵小记》)【注】韬光庵,寺名,在杭州西湖。营卫:原指由饮食中吸收的营养物质,这里指精气。5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1)心                       2佁然不动      3信声无哀乐也               4僧少可语耳     6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时踞石               不思则罔B其境过清               物喜,不以己悲C.山营卫得水而活         不可久居,乃记而去。D岸势犬牙差互           如土石何7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大 都 山 之 姿 态 得 树 而 妍 山 之 骨 格 得 石 而 苍 山 之 营 卫 得 水 而 活8翻译下面句子。4分)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枕上沸波,终夜不息,视听幽独,喧极反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甲】文最后柳宗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从中传达出了作者                                                                的心情。【乙】文从恨僧少可语耳中流露了作者                                                                           的情绪。4分) (二)(17分)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遂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10.选文第1自然段中说船“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与第2自然段“我却还以为船慢”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11.你怎样理解第2自然段中“朦胧”和“踊跃”这两个词语?(3分)                                                                               12.第2自然段主要是从哪些角度描绘江南水乡的清新秀美的?这些景物描写有何作用(3分)                                                                           13.从第1,2,3自然段中各找出一处直接写“我”心理活动的语句,用“   ”画出:然后分别从括号里选出能恰当概括“我”的心理活动的词语填在横线上。(3分)第1自然段:          (活泼轻松)第2自然段:          (急切焦虑)第3自然段:          (惘然陶醉)14.对上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3分)A.第1自然段第3句中的“点”“磕”“退后”“上前”等词生动地表现了少年们驾船技术的熟练。B.上文有三处写到豆麦,都是为了说明夜气里清香的来源。C.第3自然段中的“他”指的是“那声音”,“那声音”指的是第2自然段中的“歌吹”。D.作者在第4自然段中用“果然是渔火”“也不是赵庄”澄清了第2自然段所写的“渐望见依稀的赵庄”“料想便是戏台”的猜测,表现了作者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15.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四个字)(2分) (三)爆竹好惊眠 )22分彭秋平天有些阴沉,偶尔落下一两粒雪籽。地上却暖洋洋的,村子外,到处是匆匆的步履。老祠堂里的鼓声擂得山响,十里八乡清晰可闻;井台边,时而传来杀猪宰鹅的声音;磨豆腐、蒸米饼、切糖片……忙碌的声音日夜在老屋里喧响。“大人操心没钱,伢子操心过年”,有按捺不住的伢子,将新年的头一颗爆竹甩上半空,人间的欢乐便送到九天云霄。②在名目繁多的乡村过年习俗中,爆竹历来扮演主角:三十祭祖、除夕封门、初二接女婿、初三唱大戏、十五迎龙灯……哪一样都离不开它高亢的开场。乡人放鞭炮除了渲染节日气氛,更主要是用来祈福:在爆竹身上,寄托着农家的期盼——爆竹的响亮或喑哑,是农人预测一年财气、运气、福气旺或衰的征兆。有联为证:“燃几声爆竹,把穷鬼轰开;烧数根蚊香,将财神引来。”许多乡村懵懂少年,后来变得成熟以至老成持重,爆竹是一个重要的推手。③最值得一提的是大年初一的开门爆竹。儿时,每每除夕年夜饭后,父亲便独自从灶膛里铲出炭火,装进瓦钵,轻轻盖上铁丝火罩,而后将开门爆竹放在上面,让幽幽的火,久久地焙。此时,父亲的脸专注得像幅木刻。有一个除夕,烘着的鞭炮忽然燃着了,噼噼啪啪转眼一挂鞭炮化作一屋烟雾。因之,全家人默默无声地度过了一个年夜,接着便又担惊受怕地挨了一年光阴。⑤家穷,又想廉价买好货。有种俗称“鸡婆带鸡崽”的鞭炮——一个大的带一群小的,燃放时声音怪怪的,像在叫“隔里隔壁穷——隔里隔壁穷——”邻人不乐意了:“大过年的,怎么来咒穷我们?”以后就没敢再放这种鞭炮,可日子仍然过得喘不过气来。每到年终分红时,一家人谁也不愿到队部去瞅一眼。与我们同住一幢老屋的义道公、驼背伯,家景比我们稍好些,都向着我们。又到过年时,驼背伯说:“咱们三家的爆竹合放吧?”母亲是个明理人,怕沾人家的,迟疑了。义道公说:“三根稻秆搓成一根绳,结实哩;三户人家抱成一团,人多接得起大福大贵。”果然,这一年的炮仗震得山响。尽管这年的光景也没见得好到哪去,但驼背伯他们怜贫恤穷的举动,至今仍让我念念不忘。⑥在我们这个三百多户人家的村子,燃开门炮的时间也是有规矩的。尽管没有成文,但哪个敢贸然冲撞?有一个年夜,村头狗生家的大儿子肚子疼,家人在屋里急得团团转,眼瞅着人痛得死去活来,熬到三时,才敢点着鞭炮,抬上病人直奔公社医院,后确诊为急性阑尾炎,晚半点钟人就没了。村里的老辈人都说:“祖宗菩萨坐得高——这不?没事!”⑦开门炮响后,便是伢子们的天下,挨家挨户捡爆竹。有引线的最好;掉了引线没爆响的也有玩头:将爆竹拦腰折成“V”形,围成一圈,点上一个,“呼——”爆竹间相互“火拼”起来,此起彼伏,蔚为壮观,它们的声、光、色、味交织成一片迷幻天地,让清寒的童年得到了片刻的欢娱。也有的人家爆竹全炸成了纸屑,捡爆竹的伢子了无所获,但切记:不准信口说出“没有”这样犯忌的话来,否则主人定顾不得“孩童言语,百无禁忌”,从门里伸手赏你两个火辣辣的“火烧饼”,还夹一通臭骂。⑧年年岁岁就这样水一般流走了。如今,乡里人过年再也不必缩手缩脚了,开门爆竹大都是“万编”,电光炮串在一起像数不清的“朝天椒”,个个红、辣、响、快,让人听得酣畅淋漓。唐朝诗人张悦在《岳州守岁》中写道:“桃枝堪辟恶,爆竹好惊眠。”这位宰相在睡梦中被惊醒,连声称赞妙,可见其在除夕之夜的兴奋和愉快,这也是当下新农民的切身感受吧?⑨为保护环境,城里如今不提倡放爆竹了,这是好事,就让久远的爆竹声在记忆中轰响吧。(选自《江西日报》)16.阅读全文,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人物和爆竹有关的事父亲除夕年夜饭后,独自久久地焙爆竹狗生家挨家挨户捡爆竹17.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的题目“爆竹好惊眠”的具体作用有哪些。(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选取合适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赏析。(6分)(1)天有些阴沉,偶尔落下一两粒雪籽。地上却暖洋洋的,村子外,到处是匆匆的步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儿时,每每除夕年夜饭后,父亲便独自从灶膛里铲出炭火,装进瓦钵,轻轻盖上铁丝火罩,而后将开门爆竹放在上面,让幽幽的火,久久地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在乡间,孩子们想着过年,大人们却未必如孩子们所想。正如文中引用的一句俗语“大人操心没钱,伢子操心过年”,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文中列举了乡下过年的许多习俗,请你把这些习俗归纳出来(至少写三个),并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些习俗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文50分)21、每个人难免有“不容易”的时候:有的“不容易”是外因带来的繁复、艰辛、曲折……有的“不容易”来自内心的难堪、纠结、胆怯……做好一分职业,兑现一句承诺、改变一种习惯不容易,道一声抱歉、解一个心结、登一次讲台,可能也不容易。有的“不容易”通过努力最终圆满,有的“不容易”竭尽所能也难如愿。或许正在经历,或许已成过往,“不容易”带来的种种感悟,值得珍藏。请以“___      _____真不容易”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写作要求:(1)请将标题补写完整;(2)表达真情实感;(3)请勿套作,不得抄袭;(4)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5)文中勿出现真实的区域名、学校名和人名等信息。   参考答案1C解析: A项,“悄”应读“qiǎo”;B项,“行”应读“háng”;D项,“戛”应读“jiá”。2.C3.B4. (1)①春节  ②重阳节(2)人物事件:屈原自沉汨罗江(屈原投江)节日习俗:吃粽子、插艾草。(3)示例一:全球一体化是人类发展的趋势,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也是一种自然发生的社会现象,所以有人喜欢过圣诞节、母亲节等也未尝不可。示例二:作为中国人,要传承好中华传统文化,不能忘本。外国的食品与节日可以作为我们生活中的很好的补充,但不能本末倒置。示例三:我们在接纳外来文化的时候,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不能丢失了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5. (1)(1)以…为乐    (2)愣住的样子(3)更加   (4)遗憾6.B7.(3)大 都 山 之 姿 态 得 树 而 妍/ 山 之 骨 格 得 石 而 苍/ 山 之 营 卫 得 水 而 活8.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一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到了晚上,睡在枕上仍能听到水声不,在幽深而人迹罕至的环境中,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传入耳中,愈发显出环境的幽静9.【甲】文最后柳宗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从中传达出了作者贬谪的悲凉(孤寂凄凉) 的心情.【乙】文从“恨僧少可语耳”中流露了作者知音难觅的惆怅情绪.  10.不矛盾。“飞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写出了行船速度之快“我却还以为船慢”突出“我”想看戏的急切心情,二者并不矛盾。11.“朦胧”原为形容词,在句中用作动词,意为“变得朦胧了”;“踊跃”原为动词,在句中用作形容词,把静物写活了,形象地展现出了“山”连绵起伏的形状。这两个词语既写出了航船速度之快,也表达了“我”欢快迫切的心情。12.触觉、嗅觉、视觉、听觉。写出了江南水乡月夜的特征以江南夜景的美丽清新烘托了行船之快,以及“我”急于看社戏的迫切心情,情景交融。13.“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但我却还以为船慢。”“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轻松急切陶醉。14.AC15.月夜行船16.①义道公、驼背伯  ②向着“我们”,过年时提议三家的爆竹合放  ③大儿子肚子疼,家人熬到三点时,才敢点着鞭炮,然后抬上病人直奔公社医院  ④伢子们17.①引用诗句,使文章更有文采,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直接点明文章要写的主要内容(点明中心、揭示主旨)。18(1)运用了环境描写,天上的阴沉寒冷与地上的暖洋洋形成对比,突出和渲染过年的热闹氛围,引出文章的写作对象——爆竹。(2)运用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突出父亲焙爆竹时的小心和谨慎。19.这句话说出了大人和小孩对待过年的不同态度。大人因生活穷困,过年要花钱,怕过年;孩子觉得过年好玩,盼望过年。20.三十祭祖、除夕封门、初二接女婿、初三唱大戏、十五迎龙灯、大年初一放开门爆竹等。看法可从利弊两方面谈,言之成理即可。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