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市八年上学期物理期末模拟试题(含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展开
这是一份哈市八年上学期物理期末模拟试题(含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46cm,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物理试卷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一个中学生的臂展大约是160cm B.一个中学生的百米成绩大约是15s C.人耳的听声范围大约是20Hz—2000Hz D.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g2.下列例子中,与其它的运动形式不同的是( )3.如图所示,是空中加油机正在给两架歼击机加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油机和两架歼击机相对于地面都是静止的 B.其中一架飞机相对于另一架飞机是静止的 C.加油机和两架歼击机只要速度大小相同就可以完成空中加油 D.加油时,相对于周围的空气,加油机是静止的 第3 题图 第4 题图4.如图为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情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完好的 B.用该刻度尺测量长度,可以准确到毫米量级 C.根据图片可知,物体的真实长度为5.46cm D.读数时,视线应正对物体末端所对刻度线5.如图所示为运动会上百米赛跑时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观众是用“相同路程比时间”来判断运动员运动快慢的 B.裁判员是采“相同时间比路程”来判断运动员运动快慢的 C.在终点的计时员应该听到枪声再计时 D.发令员通常会佩戴耳罩,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6.物理学方法是理解物理思想体系的重要手段,下列采用了相同的实验方法的是( ) ①通过水波来认识 ②探究影响降落伞在 ③ 探究声的传 ④ 探究音调与声波 空中滞留时间的因素 播需要介质 频率的关系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7.下列现象中光的传播径迹都发生改变,产生的原因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 A.水中筷子弯折 B. 照镜子 C.凸透镜将光会聚到一点 D.阳光透过三菱镜,形成光带8.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 冰雪消融 B.叶面凝露 C.霜挂枝头 D.滴水成冰9.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 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体积20cm3 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g B.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 D.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 倍10.探究冰熔化过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避免获得偶然规律,实验过程中宜选用较大的冰块 B.用水浴法对冰块进行加热是为了使冰块缓慢均匀受热 C.冰熔化成水后,体积明显变大 D.如果将冰块换成石蜡碎块做该实验,石蜡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与冰的相同11.制造航空飞行器时.为了减轻其质量,采用的材料应具有的特点是( ) A.硬度高 B.熔点低 C.密度小 D.导热性好12.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高山,汽车以12m/s 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鸣笛2s 后,司机听到回声,听到回声时汽车距高山有多远( )(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A.656m B.328m C.352m D.702m13.(2 分)如图,机械停表的测量结果为 ,体温计的测量结果为 。14.(2 分)如图,吼猴以它雷鸣般的吼声,警告其他动物不要侵犯它的领地。这主要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雷鸣般的吼声”是指声音的大 。15.(2 分)某公路上的两个交通标志牌如图所示。其含义依次是 ; 。16. (2 分)小丽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 m 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m.若她远离平面镜后退0.5 m,则镜中像的大小 。 14题图 甲 15 题图 乙 16 题图 17 题图17.(2 分)北方初春,乍暖还寒,每家的房檐都会形成“冰锥”,冰锥的形成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和 。18.(2 分)太阳光穿过浓密的树叶孔隙,在地面上形成明亮的光斑;尽管孔隙形状各异,但地面的光斑形状是相同的。光斑的形成说明 ,光斑形状相同又可以说明 。19.(2 分)不注意用眼健康,就可能导致近视,下图中反映近视眼成因的图是 ,眼睛近视后需要佩戴 透镜矫正。甲 19题图 乙 20题图20.(2 分)同学们用图甲玻璃管做了“测量气泡的速度”的实验,该实验的测量工具有 ;用测量的数据画出路程--时间图像如图乙,分析乙图像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1.(2 分)用一个容积是2.5L 瓶子装满某种食用油,油的质量为2kg,由此可知这种食用油的密度为 kg/m3,油用完后,若用此空瓶来装水,则最多可装 kg 的水。22.(2 分)凸透镜的焦距标志着凸透镜对光的 ;从实验体验和生活经历可知凸透镜能成不同性质的像,那么凸透镜不成像的条件是 。23.(2 分)如图所示,入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入射光线.24.(2 分)人正在用放大镜观察蜡烛,光路如图所示:(1)请用箭头标示四条光线的方向;(2)在图中标出人看到蜡烛上的点S 的像S′(要求:保留作图痕迹)。23 题图 24 题图25.(6 分)小松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请回答下列问题:甲 乙 丙 丁(1)实验中他应收集的证据有 。(2)由图象乙可知:该实验水沸腾的规律是 。(3)如图丙丁所示,是描述水在汽化时的分子运动模型示意图,其中 图属于水沸腾时的分子运动模型示意图。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26.(5 分)小松和小北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所用器材有玻璃板、两只相同的蜡烛、火柴、白纸、刻度尺和笔进行实验。(1)小松和小北首先进行如下操作,根据对话情境,可确定的信息有 。(2)接下来,小北将另一只未点燃的蜡烛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后移动,实验中小松观察到该蜡烛和玻璃板前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说明 。(3)他们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置,按(2)方法又做了二次实验,并用笔在白纸上记下每次玻璃板、蜡烛和对应像点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出物、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如下所示,他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次数物到镜面距离/cm像到镜面距离/cm14.654.6523.123.1331.531.52(4)小松还是有些困惑,表格中的数据为什么并不完全与结论吻合呢?请你帮他找出原因: 。27.(6 分)小松在松花江边游玩时捡到一块鹅卵石,并对该石块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甲 乙 丙(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后,分度盘上的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橫梁平衡。(2)测量鹅卵石质量时,将最小为5g 的砝码放入托盘天平的右盘后,分度盘上的指针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直至天平平衡。(3)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接着测鹅卵石体积如丙图所示。则鹅卵石的质量 g;鹅卵石的体积是 cm3。该鹅卵石的密度为 g/cm3(4)请说出一条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28.(5 分)如图所示是小松乘坐的出租车发票,请回答以下问题:(1)在小松所乘车的全过程中,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出租车在行驶过程中,以如图所示的速度匀速行驶了1.8min,求这段时间所通过的路程。(3)小松乘车时,发现汽车前挡风玻璃上偶尔会出现细密的水珠,请你解释水珠形成的原因。 参考答案:1.C 2.D 3.B 4.C 5.D 6.A 7.B 8.A 9.D 10.B 11.C 12.B 13.99.8 37.214.信息 响度15.此地距西大桥8Km 经过此路段的车速不允许超过40Km/h16.2 不变17.熔化 凝固18.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小孔成像的特点与孔的形状无关。19.甲 凹20.米尺 停表 气泡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2.5cm/s 21.0.8×103 2.522.会聚本领 U=f 23.(2分)如图(法线0.5分,垂直符号0.5分,角等0.5分,入射光线0.5分)∠2=∠1 24.(2分)四个箭头共1分,正确做出像S′得1分。 25.(6分)(1)气泡的数量和体积的变化情况 水的温度、加热时间(2)(两条1分,三条2分)(2)水在沸腾过程时,不断吸热,温度98℃保持不变 (2分) (3)丁(1分) 依据为:沸腾比蒸发剧烈 (1分)其他答案合理即可。26.(5分)(1)像的位置 像是虚像。(2分) (2)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1分) (3)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1分) (4)(每次物距与像距相差不大且无规律可确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存在着误差。(1分) 27.(5分)(1)右(1分) (2)用镊子向右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1分) (3)27(1分) 10(1分) 2.7(1分) (4)略(1分)28.(1)由出租车发票可知:乘车全程的路程为:6.0km,乘车全程所用时间为:5min=1/12h 程出租车的平均速度为:V=S/t(1分)==72km/h(1分)(2)1.8min=0.03h 由速度计可知该车此时的速度为60km/h (1分) 这段时间内出租车通过路程为s,=v,t,=60km/h×0.03h=1.8km(1分)(3)车内水蒸气遇到冰冷的玻璃液化成水珠。(1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共2页。
这是一份株洲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八年级)答案与评分标准,共2页。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人教新课标株洲市2009初中竞赛试题答案与评分标准,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