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市八年上物理期末模拟试题(含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展开
这是一份哈市八年上物理期末模拟试题(含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画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26分)1. 冬季哈尔滨是冰雪的世界,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雪的形成是物态变化中( )过程 A.凝固 B.汽化 C.液化 D.凝华2. 用二胡、吉他、笛子三种乐器演奏同一首曲子,我们在隔壁房间仍能分辨出是哪种乐器演奏的,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音速 D.响度3.下列光学器具中①放大镜、②穿衣镜、③倒车镜、④近视眼镜,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工作的是( ) A.①与② B.② 与③ C.①与③ D.②与④4.下列物理量符合实际的是( ) A. 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20cm B. 中学生正常走路的速度约8m/ s C. 一名中学生质量为60kg D. 哈尔滨市冬季最低气温可达-50℃5.下列四幅图片中,现象与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 A.手影—光的折射 B.桥的倒影—光的反射 C.露珠—汽化 D.雾凇—凝固6. 带眼镜的同学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家中,眼镜片立刻变模糊了,为高烧的病人额头擦少许酒,能较好地帮助降温, 以上两种热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前者是液化放热,后者是汽化吸热 B.前者是液化放热,后者是凝华吸热 C.前者是凝固吸热,后者是升华放热 D.前者是液化吸热,后者也是熔化吸热7.有关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B.拉二胡时,手按压琴弦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响度 C.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医生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8.随着科技发展ꎬ我国逐渐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 2017 年4 月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发射升空,并与“天宫二号”空间站顺利完成对接,如图所示,对接后说“天舟一号”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A.天宫二号 B.太阳 C.地球 D.天舟一号9.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扬声器在发声时,放纸盆里的泡沫颗粒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说明声的传播需要介质C.8 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D.“辽宁号”航母上的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这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10.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的温度T-时间t 变化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B.乙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50℃C.乙物质在A点为液态,在B点为固态D.乙物质在OA 段吸热,在AB 段不吸热11.在探究“气泡运动”的实验中,下图绘制了三个不同气泡泡在直玻璃管内运动的s-t 图像,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本实验的原理是v=s/ tB. 实验用到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停表C. 三个气泡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 气泡运动速度的大小关系是V甲<V乙<V丙12.烧杯内盛有体积为300 毫升的液体,用天平测得其总质量为240g,则( )A.测量质量时,烧杯应放在天平右盘B.此液体被用掉一半,剩余液体密度不变C.此液体的密度等于0.8×103kg/ m3D.此液体凝固为固体,其密度一定不变13.体育训练课上,小明和小刚两人在学校操场跑道内跑步,如图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前10min 内,小刚跑得路程长B.都跑完2km 的路程,小明所用时间比小刚长C.全程中,两人的平均速度相同D.全程中,小刚做变速直线运动,小明做匀速直线运动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18 分)14.请为数据填上适合的单位:一个中学生身高165 ,为了不影响人的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 ,中国高铁运行速度可达350 。15.图为高空跳伞运动员在急速下降过程中数人构成的画面,在图示的情景中,以地面为参照物,他们是 的,以其中一个运动员为参照物,其他运动员是 的(填“静止”或“运动”)第15 题图 第16 题图16.如图甲,用手拨动伸出桌面不同长度的格尺,用来探究声音音调高低与的关系,如图乙是光纤通信原理: 光携带 后在光纤内发生反复的 现象,完成从一端向另一端的传递。17.如图所示为“制造云和雨”实验:在一只加少许湿沙子的大烧杯口盖一只盘子,盘里放入一些冰块,给烧杯加热,则该实验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和 。18.如图甲,是人的眼睛患上了 (选填“近视”或“远视”),在乙图中通过配带 镜加以矫正。第17 题图 第18 题图 第20 题图19.小丽同学身高1.62m,他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 处,镜中的像高为m, 小丽在5 秒内远离平面镜运动到镜前7m 处,镜中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镜中的像相对于小丽在以 m/ s 的速度远离她本人。20.如图,是我国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919 大型客机,最大载客量为190 座,最大航程5555km,最大巡航速度为980km/ h,2019 年7 月C919 大型客机在上海浦东机场再次进行飞行测试,若以最大巡航速度飞行30min, 则飞机在空中可飞行 km,上海浦东机场至哈尔滨太平机场空中飞行距离约1980km, 客机9 ∶ 00 起飞11 ∶ 45 到达,则客机从上海飞至哈尔滨的平均速度约为 km/ h。三、画图题(共7 分)21.(4 分)如图,一束光线从空气中射向水面时,既发生反射又发生折射,请完成光路图。第21 题图 第22 题图22.(3 分)如图,请画出蜡烛烛焰上一点S 发出的两束光线射向透镜后,经过透镜的光路,并依此确定出发光点S 的像点S′。四、实验题(共33 分)23.(5 分) 如图是“利用刻度尺测量A、B 两物体的长度”的操作: (1) 测量方法不正确的是(填“A”或“B”),错误原因 ,(2)刻度尺的量程是 cm,分度值是 mm,A 物体的长度是 mm。24.(3 分)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好奇的小明同学想测量一下老师所用粉笔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测量:(1)他把两支粉笔放到调好的天平上,当天平再次平衡,盘中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这两支粉笔的质量为 g。(2)小明在量筒中加入体积为40mL 的水,把两支粉笔放入量筒,粉笔没入水中冒出大量气泡后量筒中水面对准46mL 刻度处,则他测得粉笔的密度是 g/ cm3,请你判断小明测得的粉笔密度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25.(8 分)小刚实验小组用甲装置连续探究了“冰的熔化规律”和“水的沸腾规律”两个实验,并绘制了乙图的图像:(1)两个实验除都要收集温度和时间的证据外,“冰的熔化” 探究还要收集研究物质的 ,“水的沸腾”探究还要观察沸腾前后水中 。(2)从图像分析得出:冰的熔点是 ℃,水的沸点是 ℃。(3)图像中BC 段物质处于 状态,CD 段物质处于 态,BC 和DE 段虽然温度没有升高,但仍然都要进行 (选填“吸热”或“放热”)。(4)通过探究可得:“冰熔化”和“水沸腾”时,具有的共同规律是 。26.(9 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和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由图可知, 凸透镜对光具有 作用,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调整乙图中光具座上蜡烛的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 。(3)移动蜡烛至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像,如图乙所示,请描述像的性质应是 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4)如图乙,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换成焦距稍大一些的凸透镜,则需要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直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5)现用合适的玻璃板替换凸透镜来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如图乙蜡烛位置不变,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用眼直接看光屏上都没有像,原因是 。另取一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如图乙应将另取的蜡烛放在光具座的 cm 刻度线处与像进行比较。27.(8 分)某实验小组在“测量米醋密度”的实验中,实验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如图甲所示,应先 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为40g;(3)将适量米醋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米醋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乙所示,烧杯和米醋的总质量为 g;(4)将烧杯中米醋倒入量筒,如图丙所示,则米醋的体积为 cm3;(5)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米醋的密度为 g/ cm3。实验评估:上面测得的密度,因为: ,所以测出的米醋密度将比真实值偏 ,实验改进:通过观察只需将上面5 个实验步骤按照 的顺序操作,即可减小上面的误差。五、计算题(共16 分)28.(8 分) “十一” 国庆节期间,小刚一家人开车自驾赴长春游玩,出发前小刚的父亲到加油站给自家的轿车加了50L 的汽油。(1)若汽油的密度是0.71×103kg/ m3,则这些汽油的质量是多少kg?(2)他们早晨8:00 从家出发,上午10:30 到达250km 外游玩目的地, 则小轿车在这个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9.(8 分) 学习了密度后,小聪尝试利用身边的器材测量豆油的密度, 他找到两个完全一样的塑料桶,一个是空桶另一个已盛满豆油,一台电子秤(如图),下面是他的操作:a.将空桶放在电子秤上,显示示数为0.05kg;b.将空桶盛满水后放在电子秤上,此时电子秤显示示数为5.05kg;c.将另一盛满豆油桶单独放在电子秤上,显示示数为4.55kg. 求:(1) 空桶盛满水后,桶内水的体积为多少m3;(2) 豆油的密度为多少kg/ m3。 香坊区上学期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学业发展水平监测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满分100分)一. 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30分)1.D 2.A 3.B 4.C 5.B 6.A 7.C 8.A 9.C 10.B 11.D 12.C 13.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4. cm(厘米); dB(分贝); km/h(千米/时) 15.运动;静止16.物体振动快慢(或物体振动频率);信息;反射 17.汽化;液化;熔化(注:三空无顺序要求)18. 近视;凹透镜 19. 1.62;不变;2.4 20. 490;720三.作图题:(共6分) (全卷不设0.5分采分点,最小分值1分) 21.(4分)(采分点:反射光线、折射光线、箭头、法线、垂直符号、等角各点,有一处错误扣1分,不得负分) (第21题图) (第22题图)22.(3分)(采分点:两条出射光线、箭头、实线与虚线、 S'点,有一处错误扣1分,不得负分)四.实验题:(共26分)23. (每空1分,共5分)(1)B; 被测物体的长度没有靠近刻度线。(2)0~10; 1; 36.5(±0.3)24.(每空1分,共3分)7.8; 1.3; 偏大。25.(每空1分,共8分)(1)状态(或状态变化);现象(或气泡情况) (2)0; 100 (3)固液共存;液; 吸热 (4)吸热,温度不变。26.(每空1分,共9分)(1)会聚;11.0 (2)中心在同一高度上。(3)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 (4)右 (5)平面像成的是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大小; 80.027. (每空1分,共8分)(1)将游码调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3)82.4 (4)40 (5)1.06 实验评估:因为将烧杯中的米醋向量筒中倒入时,会有残留,测得的体积会偏小(1分);在质量测量准确时,根据ρ=m/V(1分), 故测出的米醋密度将比真实值偏 大 (1分)。 实验改进: 按照(1)(3)(4)(2)(5)的顺序操作。(1分)五.计算题:(每题8分,共16分)28.(8分) 解:(1)V体积=50L=50×10-3m3由 ρ=m/V得 m=ρV体积=0.71×103kg/m3×50×10-3m3=35.5kg (4分)(2)t=(10:30-8:00)h=2.5h v速度=s/t=250km/2.5h=100km/h (4分)29.(8分)(1)由ρ=m/V得 (1分)V水=m水/ρ水=(5.05-0.05)kg /(1.0×103kg/m3)=5×10-3m3 (3分)(2) 由题可知:V油=V水 (1分) ρ油=m油/V油=(4.55-0.05)kg /(5×10-3m3 )=0.9×103kg/m3 (3分)注:以上答案仅供参考,若有其它合理答法均可酌情给分! 发现答案有错误或对答案有异议请及时联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共2页。
这是一份株洲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八年级)答案与评分标准,共2页。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人教新课标株洲市2009初中竞赛试题答案与评分标准,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