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力与运动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力与运动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九单元 力与运动 综合测试卷(B)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力是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的原因 B.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就一定运动2.下列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 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车 B.在盘山公路上减速运动的小车 C.腾空而起的火箭 D.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3.小明学习了力的知识后,对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进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与文具盒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文具盒的重力与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以上三对力中没有一对是平衡力4.下列做法中,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 A.通过拍打衣服,除去它上面的浮灰 B.投掷铅球时,球脱手后仍能继续向前运动 C.迅速向下撞击斧子木柄的把手端,斧头就能套紧在木柄上 D.行驶中的车辆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一定会产生摩擦力 B.静止在斜坡上的汽车如果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汽车仍保持静止 C.行驶中的公交车刹车时,站立的乘客身体会前倾,是由于人受到惯性的作用 D.马拉车向前运动时,车受到向后的摩擦力,马受到向前的摩擦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6.忽略一切阻力,原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大石头被另一块小石头水平撞击,大石头的运动情况是 ( ) A.始终静止不动 B.动了一点点,很快停下来 C.撞击时开始运动,然后慢慢停下来 D.撞击时开始运动,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7.李明看到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后,很容易摔倒,下面是他对这种现象的解释:①人的脚着地后受地面摩擦力作用而停下来;②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③人向车行驶方向摔倒;④从行驶的车上跳下的人原来与车共同处于运动状态.解释这个现象的合理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8.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力的三要素不同,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不同 B.力的作用效果可表现在使物体发生形变 C.力的作用效果表现在使物体保持一定的速度运动 D.力的作用效果可表现在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9.第一位提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物理学家是 ( ) A.伽利略 B.奥斯特 C.帕斯卡 D.阿基米德10.一杯水放在做直线运动的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情形如图所示,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 ) A.列车向左匀速运动 B.列车向右匀速运动 C.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 D.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 11.小明观察如图所示的漫画,总结了四个观点,其中错误的是 ( ) A.图甲此刻人对箱子的推力等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B.图乙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图甲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C.图丙此刻人对箱子的推力大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D.图丙箱子在同一水平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12.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的两个小 球.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若车突然停止运动,则两小球(设车无限 长,其他阻力不计) ( )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若,<:,则肯定相碰D.无法确定是否相碰13.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力F的作用,且运动过程中力F始终保持不变,则小球的运动轨迹(用虚线表示)不可能的是 ( ) 11.如图所示.小王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他将物体M放在水平桌面上,两边用细线通过滑轮与吊盘相连.若在左盘中放重为G的砝码.右盘中放重为2G的砝码时,物体M能以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左、右盘中的砝码不变,要让物体M能在水平桌面上以2v的速度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应在左盘中再加上砝码,所加砝码的重为(吊盘重、滑轮与细线间和滑轮与轴间摩擦不计) ( ) A.G B.2G C.3G D.4G15.如图甲所示,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每隔一定时间在纸带上打下一个点)与一木块左端相 连,木块在弹簧测力计作用下沿水平桌面(纸面)向右运动时,就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图乙中①和②是打点计时器先后打出的两条纸带,与其对应的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木块运动的速度分别为、.那么 ( )A.<,< B.=,<C.=.> D.>F2,>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16.力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状态改变的形式是多样的,概括起来包括为速度 或 的改变.17.运动员骑车水平前进,当运动员停止蹬车后。还能继续前行,是由于人和车具有 , 最终他们停下来是因为 .18.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在向下压跳板的过程中,压跳板的力的作用效果是 使跳板发生 .跳板弹起的过程中,跳板推运动员的力的作用效果 是使运动员的 发生改变.运动员离开跳板后,仍会向上运动是由 于 的原因.19.如图所示,用力击打鸡蛋下面的硬纸片,可以发现硬纸片被击飞而鸡蛋却落在杯中,鸡蛋没有飞出是因为鸡蛋具有 ;硬纸片被击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20.如图所示是运动员在短道速滑比赛中的场景.在滑行的过程中,以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他冲到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是因为具有 . 21.如图所示,小芳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操作的错误是. 纠正错误后,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做 运动.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则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2.如图所示,物体A重30 N,用=50 N的力将物体A垂直压在墙上静止不动,则物体A 所受的摩擦力是 N;物体B重30 N,受到=20 N的水平推力静止不动,则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是 N.23.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如图所示,通过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物 块,使物块做 运动(测力计示数见图),根据 知识,物块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N. 24.图中的水平桌面足够长,不计托盘质量和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物体A重10N,当物体B重为2 N时.物体A保持静止。这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 N;当物体B重为3 N时,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一段时间托盘着地.此后物体A将做 运动.25.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面上的两个相同的木块A和B均重20N,在水平 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但两个木块保持相对静 止,若此时F=4N,则:(1)A对B的压力= N,方向 .(2)B对A的摩擦力= N.(3)地面对B的摩擦力= N,方向 .三、解答题(共28分)26.(4分)按照题目要求作图.如图所示,重物随升降机一起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重物所受 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27.(6分)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中,将同一辆小车分别从相同高度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小车在三种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 相同.(2)小车在三个水平面上运动时,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这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由此推断,当小车不受摩擦力作用时,将保持 状态不变.(3)由这个实验可以推理得出的物理学基本定律是 .28.(9分)如图甲所示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 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定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如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 步的操作是 .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 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 是 . A.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29.(9分)快速骑自行车,我们会感觉到空气阻力,而且骑车速度越快,感觉空气阻力越大.由 此小华同学猜想: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 在一个无风的周末,小华和爸爸开汽车来到郊外一段人车稀少的平直公路上.小华打开汽车天窗,将如图所示装置固定在汽车车顶.爸爸依次以5m/s、10m/s、15m/s、20m/s的不同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各匀速行驶一段距离,小华依次将汽车不同行驶速度时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在下表中.根据二力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近似等于小车及挡板受到的空气阻力. (1)实验装置中用小车而不是木块,并将其放在表面平滑的木板上,目的是为了减小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所受空气阻力越 .(3)实验完毕后.小华又进行了新的思考:空中下落的物体速度会增大,那么从足够高的高空下落的雨滴速度会不会一直增大,其所受的空气阻力会不会也一直增大?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华知道了:若雨滴所受空气阻力小于重力,则雨滴下落速度继续 增大;若下落雨滴所受空气阻力大于重力,则雨滴下落速度减小. 请你根据老师的上述指导和本实验结论并结合所学物理知识分析:一滴质量为5 g 的雨滴从高空下落时(假设在无风天气,雨滴下落高度足够大),所受到的最大阻力= N, 此后雨滴做 运动.(g取10 N/kg).(4)你认为运动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还与 有关. 参考答案1.B 2.D 3.C 4.D 5.B 6.D 7.D 8.C9.A 10.D 11.B 12.B 13.D 14.B 15.B16.改变 大小 方向 17.惯性 受阻力作用 18.形变 运动状态 惯性 19.惯性 运动状态 20.运动 惯性21.没有水平拉木块 匀速直线 变大22.30 20 23.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1.6 24.8减速25.(1)20 竖直向下(2)0 (3)4 水平向左 26.略 27.(1)速度 (2)远小 匀速 直线运动 (3)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28.(1)相反 钩码个数 (2)不能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力不能平衡 (3)将小卡片从中间剪开 (4)A 29.(1)摩擦力 (2)大 (3)0.05 匀速直线 (4)空气的迎风面积的大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力与运动综合与测试精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第九章 力与运动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力与运动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