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苏科版初二物理下册第九章《力与运动》单元测试卷(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89126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苏科版初二物理下册第九章《力与运动》单元测试卷(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89126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苏科版初二物理下册第九章《力与运动》单元测试卷(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89126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力与运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八年级物理下册第 9章《力与运动》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 中国选手李娜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单决赛中,以2比0战胜斯洛伐克选手齐布尔科娃,从而以7战7胜的战绩夺得冠军。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李娜挥拍击球时,球拍对球施加的力大于球对球拍施加的力
B. 李娜击出弧线球说明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C. 李娜跑动接球时不能够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动力大于阻力
D. 站在领奖台上,李娜对水平台面的压力与领奖台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如图所示是小朋友玩滑板车的情景,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A. 人和车滑行的速度越快,其惯性越大
B. 人对滑板车的压力和滑板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人和车在滑行过程中所受到的力突然消失,将立即停下来
D. 滑板车踏板上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 火车车厢内水平桌面上静止一物块A,如图所示,在火车启动向右运动速度越来越大的过程中,物块A的受力情况是
A. 重力、支持力、火车的牵引力 B. 重力、支持力、向左的摩擦力
C. 重力、支持力、向右的惯性力 D. 重力、支持力、向右的摩擦力
- 下列四个选项中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A. 用力将拉力器拉长 B. 飞来的网球使网球拍的网变形
C. 运动员将弓拉弯 D. 火箭从地面飞向天空
- 某同学站在磅秤上,人受到的重力与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
A. 磅秤对人的支持力 B. 人对磅秤的压力
C. 地球对磅秤的吸引力 D. 人对地球的吸引力
- 小明同学上体育课时,发现有许多地方用到了科学知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乒乓球在运动员球拍的不同力的作用下,改变着运动状态
B. 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增加动能,利用身体的惯性
C. 掷出去的铅球总是沿曲线落到地面上,是由于受到重力和推力的共同作用
D. 在接力赛中,为保证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尽可能做到相对静止
- 一同学用水平力推停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没能推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因为推力一定小于汽车所受的阻力
B. 推力一定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
C. 因为推力一定小于汽车的重力
D. 推力一定等于汽车的重力
- 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的密度比乙大,若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质量分别为、,则
A. , B. ,
C. , D. ,
- 如图所示,物体在2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以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2m后,撤去水平拉力,该物体又向前运动了后停了下来。则
A. 撤去拉力后,物体慢慢停止的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减小
B. 撤去拉力后,物体慢慢停止的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增大
C. 撤去拉力后,物体慢慢停止运动,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 物体在匀速运动及减速的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始终为20N
- 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A. 盘山公路B. 锤柄撞击木凳锤头套紧
C. 拦河大坝D. 撑杆跳高运动员随杆上升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分)
- 车间停电后,各种转轮过了一段时间才能陆续停止转动.可见转动物体有转动惯性.转动惯性的大小在物理学中用转动惯量I来表示.
物体可看作由n个微小部分组成,它们的质量分别为、、,到某转动轴的距离分别为r1、r2、,则该物体对该转动轴的转动惯量为
图A是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质硬杆不计质量、不形变连接到转轴上,则它对这个轮的转动惯量是______ .
图B是用铁丝制成的质量为M、半径为R的细圆环.我们将该圆环均匀分割为100等分,每一等分可以看作是一个小球图中则该圆环绕着中心转轴转动时的转动惯量为______ 将它用轻质硬杆与转轴相固定,就制成一个玩具陀螺甲,若用同样型号的铁丝制成半径为2R的陀螺乙,则要使甲乙转动起来,更容易些的是______ .
图C中的薄圆筒半径为、质量为,则薄圆筒对中心转轴的转动惯量是______ .
- 如图所示,物体A重20N,滑轮重1N,绳重和摩擦不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5N,则地面对A的支持力为______N,物体B的重为______N。
|
- 在体操项目中,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要在手上抹些碳酸镁粉末,这样可以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掌心与单杠之间的摩擦力;在单杠上做双臂大回环动作时,手握单杠又不能太紧,这是为了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掌心
与单杠之间的摩擦力;当运动员做回环动作经过图示位置时,他所受单杠的弹力______选填“等于”或“不等于”自身重力。 - 重力为50牛的物体,受到水平向右10牛的拉力,在水平面上以5米秒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牛。当拉力突然撤消时,物体将______运动选填“继续向前”或“停止,此时它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牛。
- 2014年仁川亚运会的射击比赛,男子双向飞碟团体决赛,来自中国的选手表现出色,他们以366中的成绩打破赛会纪录和亚洲纪录,子弹在击中飞碟靶时,子弹向前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发生变化,此时子弹的惯性和没击中前相比惯性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
小明将长方体木块平放于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 方向拉木块如图所示,木块的运动状态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上表所示每次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对桌面的压力相同由表可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N;在这几次试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应该有 次是相同的.
小明接着把长方体木块侧放,再做了一次实验,他是探究 .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 如图所示,将重为2N的物体A挂于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与物体A共同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物体A所受力的示意图。
|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8分)
- 在图1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______ 牛,读数为______ 牛。如图2所示是“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所示的实验过程说明所探究的两个力需作用在______ 上,物体才能平衡;图则可验证所探究的两个力必须作用于______ ,物体才能平衡。
-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对有关的问题分析如下:
实验中他们发现很难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的稳定性,很难读数,原因是:______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小明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乙所示.利用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故A错误。
B、李娜击出弧线球说明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
C、李娜跑动接球时不能够立即停下来是因为球具有惯性,故C错误;
D、站在领奖台上,李娜对领奖台的压力与领奖台对他的支持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B。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球击球拍的力为,球拍击球的力为,两个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惯性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其大小只与质量有关;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若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就在于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是平衡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的力是相互作用力;一般说来,重力和支持力是平衡力,压力和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2.【答案】D
【解析】解:A、人和车滑行的速度越快,动能越大,但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故A错误;
B、人对滑板车的压力和滑板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二者力的作用点不同,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人和车在滑行过程中所受到的力若突然消失,则人和车将不会停下来,故C错误;
D、滑板车踏板上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D正确.
故选D.
A、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B、人对滑板车的压力和滑板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增大摩擦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
本题综合了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惯性、力与运动的关系、平衡力的辨别等多方面的知识,解决这类题目的观念是对这几方面知识的详细理解和熟练掌握.
3.【答案】D
【解析】解:因为物块静止在桌面上,所以一定受重力和支持力;
而火车向右运动速度越来越大,则A相对于火车有相左的运动趋势,就必然会受到火车给它的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故向右.所以选D重力支持力向右的摩擦力.而火车的牵引力是作用在火车上的,与物体受力无关,物体也不存在向右的惯性力.
故选D.
地球表面及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物体对放在其上方的物体有支持力的作用;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其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摩擦力.
此题考查了对物体的受力分析.解答此类问题注意避免两个极端:“无中生有”--没有所谓的“惯性力”,有时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存在摩擦力;“挂一漏万”--分析不全面,漏掉实际存在的力,特别是摩擦力.
4.【答案】D
【解析】解:A、拉力器在力的作用下变长,其形状发生了变化,不合题意;
B、网球拍受到网球的撞击力而发生形变,不合题意;
C、弓在运动员拉力作用下被拉弯,是其形状发生变化,不合题意;
D、火箭从地面飞向天空,在力的作用下其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该题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解题的关键是先判断物体是发生了形变还是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其中运动状态包括物体运动的方向和速度的大小.
5.【答案】D
【解析】解:
A、人站在磅秤上,人受到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都等于物体的重力;方向相反,重力竖直向下,支持力竖直向上,两者反向共线,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它们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人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人对磅秤的压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受力方向相同,不是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人受到的重力与地球对磅秤的吸引力,受力方向相同,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人受到的重力与人对地球的吸引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都等于物体的重力;方向相反,两者反向共线,但这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它们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故选:D。
一对相互作用力的特点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据此来做出判断。
明确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基本特点,再根据物体的实际受力情况可做出判断。
6.【答案】C
【解析】解:A、乒乓球在球排的不同力的作用下,乒乓球的运动速度和方向不同,运动状态不同;故A正确;
B、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增加运动速度,增大人的动能,由于人具有惯性,可以跳的更远;故B正确;
C、掷出去的铅球不再受到推力,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曲线落到地面上;故C错误;
D、在接力赛中,两运动员相对静止,容易传递交接棒;故D正确。
故选:C。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惯性是任何物体都具有的一种性质;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
运动员之间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容易传递交接棒。
本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惯性的理解、重力方向的应用以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题,难度不大。
7.【答案】B
【解析】解:用水平力推汽车,结果没有推动,即汽车仍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其受力平衡。在水平方向上,人对汽车的推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故选:B。
汽车没动,就是静止。即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摩擦力等于推力。
本题考查了平衡力的判定,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8.【答案】A
【解析】解:由题可知,,令,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则,,
AB、由,可知,
,,
若,可知:,即,
,因而:,即:,
由可得:
,
,
甲
,可得:,又:,因而,
即:甲,
可知:;故A正确,B不正确;
若,可知:,即,
因而:,即:,
由可得:
,
,
甲
,所以,
可得,即;故CD均不正确;
故选:A。
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为:,结合正方体体积,据此分类解析。
本题虽然考查的压强的计算公式的运用,但变化多,推理性强,难度大。
9.【答案】D
【解析】解:
ABD、物体匀速运动时拉力与它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物体在匀速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为20N,撤去拉力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受到的摩擦力不变,仍为20N,故AB错误,D正确;
C、撤去拉力后,由于摩擦力的存在,物体慢慢停止运动,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C错误。
故选:D。
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受到的是平衡力,据此判断;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本题考查了对平衡力、力与运动的关系、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等的理解与应用,应细心分析,难度不大。
10.【答案】B
【解析】解:
A、修盘山公路,增大了斜面的长度,斜面越长越省力,故A错误。
B、锤头和锤柄一起向下运动,锤柄撞到木凳后停止运动,而锤头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这样锤头就紧紧的套在了锤柄上,是利用惯性,故B正确;
C、拦河大坝上窄下宽,因为下面受到水的压强大,拦河大坝应用的是液体压强的原理,故C错误;
D、弯曲的撑杆具有较大的弹性势能,运动员在过杆前,撑杆由曲变直,而人的高度增加,因此是将弹性势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D错误。
故选:B。
斜面是省力机械,坡度越缓越省力;
惯性是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有时对我们有用、有时有害,特别要防止惯性带来危害;
根据液体的压强公式可知,随河水深度的增加,水所产生的压强越大,为了安全大坝设计成下宽上窄形状;
根据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以及能量守恒进行分析。
本题综合考查斜面的原理、惯性、液体压强的特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属基础知识的考查,应熟练掌握课本基本知识。
11.【答案】;;甲;
【解析】解:
由题意可知小球的质量为m,到转动轴的距离为l,由转动惯量的计算公式可得,小球对这个轮的转动惯量,
质量为M,该圆环到中心转轴的距离为R,由转动惯量的计算公式可知,转动惯量为;若用同样型号的铁丝制成半径为2R的陀螺乙,则陀螺乙对中心转轴的转动惯量为,则要使甲乙转动起来,甲更容易些,
将数据代入转动惯量的计算公式可得:
故答案为:;,甲;.
理解题文中转动惯量的计算公式.
根据转动惯量的公式计算出两种圆环绕着中心转轴的转动惯量,然后比较其大小.
根据转动惯量的公式计算.
本题求得是转动惯量,但实际上是要求学生理解题文中的信息,然后即可解答.
12.【答案】8 12
【解析】解:
B物体在重力和拉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故F;
对滑轮进行受力分析,滑轮受到了弹簧测力计向上的拉力、本身的重力、两边绳子的拉力,根据力的平衡,可知弹簧测力计示数:
,
,故物体B的重力;
对A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受到了绳子对A向上的拉力、地面对A向上的支持力、本身的重力,
因A处于静止状态,所以,
即,
所以。
故答案为:8;12。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滑轮两端拉力大小相等,对物体B、动滑轮、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力的平衡去分析求解。
本题考查了使用定滑轮拉力的计算,能分别对物体B、动滑轮、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好平衡条件是本题的关键。
13.【答案】增大;减小;不等于
【解析】解:
镁粉是比较粗糙的,抹在手上,增大了手和单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故擦镁粉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手握单杠不能太紧,是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的,故为了减小摩擦力。
当运动员做回环动作经过图示位置时,处于非平衡状态,他所受单杠的弹力不等于自身重力。
故答案为:增大;减小;不等于。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物体静止时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力为平衡力。
摩擦力在生活中几乎是无处不在的,我们要能够根据所学有关摩擦力的知识分析生活中哪些是增大摩擦的,哪些是减小摩擦的,这也是中考的一个必考知识,需要掌握。
14.【答案】10 继续向前 10
【解析】解: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向右运动时,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都是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F和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f,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大小为10N。
撤去拉力后,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右运动。此时物体继续运动,物体还受地面的摩擦力,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不变,还是10N。
故答案为:10;继续向前;10。
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竖直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平衡力的条件,得出摩擦力的大小。
拉力突然撤消时,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滑行;物体运动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滑动摩擦力不变。
本题考查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记住: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间的正压力及物体接触面的情况有关。
15.【答案】不变
【解析】
【分析】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本题考查了我们对惯性这一性质的理解,知道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是解答的关键.
【解答】
解:由于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状态等无关,所以,子弹在击中飞碟靶时,子弹向前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发生变化,此时子弹的惯性和没击中前相比惯性不变.
故答案为:不变.
16.【答案】水平滑动摩擦力是否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解析】试题分析:拉木块的方向要与摩擦力的方向相反,才能保证两个力平衡,所以要水平拉动.表中木块匀速运动时测力计的示数就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应至少三次得出同一结果,才能归纳出有说服力的结论.
同一木块,压力不变,接触面相同,改变的是接触面积,因此,是探究了与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
实验中,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此时拉力与摩擦力方向相反,才是一对平衡力;表中第4次实验时木块匀速运动,拉力与摩擦力平衡,所以为;实验中,至少三次测量获得同一结果,其总结出的结论才更可靠;
长方体木块侧放时,改变了接触面积,但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并未改变,因此,这是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关系.
故答案为:水平滑动摩擦力是否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17.【答案】解:过物体A的重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拉力F,因为弹簧测力计与物体A共同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A处于平衡状态,此时重力G与拉力大小相等,都为如图所示
【解析】由弹簧测力计与物体A共同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可知,物体A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重力G与拉力平衡。
作力的示意图,要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是平衡力的长度要相等
18.【答案】 同一条直线 同一物体
【解析】解:由图1知,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分度值是,指针所在位置是3N下面第1个小格上,故读数是;
图物体受到的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物体转动,物体不处于平衡状态;图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所示实验过程说明所探究的两个力需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图把两个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当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当从中间剪开,一个物体变成两个物体,物体开始运动,说明两个力要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故答案为:;;同一条直线;同一物体。
弹簧测力计读数时,先观察量程和分度值,然后根据指针所在位置进行读数;
平衡力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此题考查了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过程,属于基本技能的考查。
19.【答案】难于控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控制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对静止的弹簧测力计读数比较容易
【解析】解:实验中他们发现很难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的稳定性,很难读数,原因是:难于控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小明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乙所示.
使木板相对于地面运动,以木板为参照物,物体是运动的,而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是静止的,因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不变,故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
因物体静止,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摩擦力大小始终等于测力计的读数;
所以,利用该装置的优点是不需要控制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对静止的弹簧测力计读数比较容易.
故答案为:难于控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不需要控制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对静止的弹簧测力计读数比较容易.
按图甲所示的装置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应水平匀速拉动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据此分析;
从物体相对地面是静止的分析回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实验方案的评估能力及改进实验方案的能力.有一定难度.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力与运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力与运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随堂练习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力与运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力与运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作业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力与运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力与运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测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