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力与运动综合与测试练习题
展开第九章《力与运动》复习提优
1.在下列事例中,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 ).
A.正在圆形轨道上运动的过山车
B.腾空而起加速上升的火苛
C.减速进站的火车
D.正在匀速上升的电梯
2.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鸟受到的重力与小鸟对树枝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鸟对树枝的压力与树枝叶小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鸟受到的重力与树枝对小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鸟受到的重力与树枝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3.如图所示的“押加”是我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之一,又称为“大象拔河”.比赛中,甲、乙双方通过腿、腰、肩和颈用力拖动布带互拉,以决胜负.在僵持状态下,甲对布带的拉力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对布带的拉力;参赛队员为了获胜,在鞋底上缠绕几圈绳子,目的是为了 (填“增大”或“减小”)摩擦.
4.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其F-t和v-t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当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
5.教室里,带磁性的粉笔刷可吸在黑板上不掉下来.如图所示,关于粉笔刷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粉笔刷所受磁力与粉笔刷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粉笔刷所受磁力与黑板时粉笔.}}1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黑板对粉笔刷的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D.粉笔刷没有受到摩擦力作用
6.体重为490 N的某同学用双手握住竖直的木杆匀速上攀,他所受的摩擦力( ).
A.等于490 N,方向竖直向下
B.等于490 N,方向竖直向上
C.大于490 N,方向竖直向上
D.小于490 N,方向竖直向下
7.一长方体实心木块,随着传送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请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8.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着铁块P,其正下方的水平地面上放着一块条形磁铁Q,P和Q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P和Q的重力分别为G和3G, 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为G
B.P对Q的吸引力和Q对P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均为G
C.P对Q的吸引力和地面对Q的支持力大小分别为G和2G
D.弹簧测力计对P的拉力和Q对P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
均为2G
9.如图所示,第一次甲单独用50 N的力推墙,第二次甲推墙的力不变,乙用30 N的力向左推甲,前后两次,人均未运动,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两幅图中,墙壁都受到50 N的推力
B.乙受到地面30 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C.第二次推时,甲受到地面20 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D.第二次推时,墙壁受到80 N的推力
10.如图所示,物体A重30 N,己知物体A在水平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为物体所受重力的,不计绳重和滑轮的摩擦.则:
(1)物体B重多少牛?
(2)当用力F拉A匀速向左运动时,力F应为多大?
11.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
(1)如图所示,甲装置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一种方法,实验中通过改变砝码的
来探究二力大小的关系;通过扭转小车松手后观察小车的状态,来探究二力是否 .
(2)小明发现用图甲装置无法完成全部探究过程,又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 .把硬纸板支撑起来,不再与桌面接触的目的是 .
12.今年4月25日,浙江象山某一收费站,一辆严重超载的大货车紧急刹车停车交费时,车厢内约70吨钢筋瞬间刺穿驾驶室并将其掀翻.这是因为紧急刹车后,车虽然 ,但钢筋由于 仍然向前运动,才发生了事故.最终钢筋还是停了下来,这是在力的作用下,使钢筋的 发生了改变.
13.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假设小车无限长,其他阻力不计.若小车突然停止运动,则两小球( ).
A.若m1> m2,则一定相碰
B.若m1< m2,则一定相碰
C.不论m1和m2的大小关系如何,两球一定相碰
D.不论m1和m2的大小关系如何,两球一定不相碰
14.小宇在家观看汽车拉力赛的电视节目,发现汽车行驶速度很快.其中途经一段“S”形弯道时,如图所示.他想:现场观看的观众为了更安全,应站的位置是图中( ).
A.甲、丙 B. 甲、丁 C.乙、丙 D. 乙、丁
15.如图所示,一只钢球从圆槽的顶端滑下,若滑到最低点O点时,钢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则钢球的运动路线是( ).
A. 1 B. 2 C. 3 D. 4
16.王海同学看到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后。很容易摔倒,下面是他对这种现象的解释:(1)人的脚着地后受到地面摩擦力作用而停下来;(2)人的上身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3)人向车行驶的方向摔倒;(4)从行驶的车上跳下的人原来与车共同处于运动状态.解释这个现象的合理顺序是( ).
A.(1)(2)(3)(4) B. (2)(3)(4)(1) C. (3)(4)(1)(2) D. (4)(1)(2)(3)
17.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所揭示的物理原理或规律与对应的技术应用或现象不正确的是( ).
18.小吴、小王和小杨在一艘速度为v的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海轮上玩抛球游戏.小吴以速度v将球竖直上抛,小王以速度v将球竖直下抛,小杨以速度v将球垂直于海轮航行方向水平抛出.若球落地时,落地点均在船上,且不计任何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吴抛出的球落地点距离抛出点的正下方最远
B.小杨抛出的球落地点距离抛出点的正下方最远
C.他们三个抛出的球落地点均在抛出点的正下方
D.只有小杨抛出的球落地点在抛出点的正下方
19.小刚同学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脚被石块绊了一下,身子向前跌倒(如图甲所示),过了一会不小心脚踩到一块西瓜皮,身子向后摔倒(如图乙所示).对这两种情景,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二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B.二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C.前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后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D.前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后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20.如图所示,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中,每次都让小车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开始滑下,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1)小车每次滑行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 .
(2)若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3s后停止.位置如上图所示.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m/ s.
(3)小车在铺有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是因为 .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一切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它将 .
21.如图所示,在光滑桌面上平放一张纸,纸上压一个物体(如盛了水的茶杯),这个物体靠近桌子的边缘.猛力迅速水平抽纸,看看物体是否还能停在原处.实验试试看,并说明理由.
22.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让小车以相同速度分别滑上三种“路面”,记下小车停下的位置,测出小车在水平“路面”上运动的路程,并记入下表.
(1)想让小车以相同速度滑上“路面”.需控制小车从斜面上 由静止滑下;
(2)通过比较 组数据,可以判断出小车在木板上受到的阻力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棉布上受到的阻力;
(3)如果有一种“路面”材料比玻璃更光滑,则小车运动的路程将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玻璃“路面”上运动的路程;
(4)设想小车在绝对光滑的水平“路面”上运动.即不受阻力作用,小车将 .
23.汽车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发生的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车.研究发现,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做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做反应距离;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做制动距离.如图所示.
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1)利用上表数据,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 s.(保留两位小数)
(2)由这个测试可见, 是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
(3)请在图中画出从司机看到情况开始计时。到汽车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运动的υ- t图像.(不需准确描点)
24.甲同学骑自行车带乙同学(如图所示)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自行车行驶时,乙要从车上下来,乙同学知道如果直接跳下来,他可能会摔跤.
(1)试解释这是为什么?
(2)凭你的经验,你认为怎样下车比较好.
25.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小车,其支架的杆子上固定一铁球,关于杆子给铁球的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沿杆子
B.垂直于杆子
C.竖直向上
D.沿杆子与竖直方向之间的某一方向
26.风洞实验室中可以产生方向水平、速度大小可调节的风,用来研究处在流动气体中物体的受力情况.将一个套有木球的细直杆放入风洞实验室,球受到的重力为G.球在杆上运动时,球与杆之间的滑动摩擦力跟它们之间的压力成正比,比例系数是k.如图甲所示,将杆沿平行风速的方向固定,调节风速的大小,使球恰能沿杆匀速运动.再将杆沿竖直方向固定,如图乙所示,将球从杆的上端由静止释放,保持球下滑过程中所受风力与杆处于水平方向时受到的风力大小相同,则球下滑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
27. 如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滑轮到P,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以及P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轻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P向右做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 ).
A.4μmg B. 3μmg C. 2μmg D. μmg
28. 为了保证飞机在起降过程中的安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起飞时前轮先离开地面,降落时前轮先接触地面
B.起飞时前轮先离开地面,降落时后轮先接触地面
C.起飞时前轮先离开地面,降落时前、后轮同时接触地面
D.起飞时前、后轮同时离开地面,降落时前、后轮同时接触地面
29. 物体下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速度和横截面积有关,已探究出在横截面积不变时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为探究空气阻力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取质量相同.半径分别为r、2r和3r的甲、乙、丙三个小球,让它们从不同高度分别竖直落下,并以砖墙为背景,当进入砖墙的区域时,用照相机通过每隔相等
时间曝光一次的方法记录小球的运动过程,如
图所示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图.
(1)在图示运动过程中,甲、乙、丙三个小球的
速度之比是 .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阻力相同时,小球的速
度与半径的关系是 .
(3)实验结论是:在速度不变时,小球受到的空气
阻力 .
30. 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纵制动器来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做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做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刹车,到车停下来,汽车又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下面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请回答:
(1)利用上表数据,通过计算求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多少秒?
(2)分析上表数据可知,汽车制动距离与行驶速度有什么关系?
(3)为了提醒司机朋友在雨雪天气里注意行车安全,在高速公路旁边设置了“雨雪路滑,减速慢行”的警示牌,请简要说明这句话的物理道理.
参考答案
1.D
2.C
3.等于 增大
4.3 5
5.C
6.B
7.如图所示
8.C
9.D
10.(1)如图所示
f=0. 2GA.
FA =GB.
因为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FA =f.
即GB =f=0. 2GA=0.2X30 N=6 N.
(2)当用力F拉A匀速向左运动时(如图所示),
F=FA +f.
又FA =f
所以F=2f=2X 6 N=12 N.
11.(1)个数 在同一条直线上
(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12.停下来 惯性 运动状态
13.D 14.C 15.B 16.D 17.A 18.B 19.A
20. (1)速度 (2)0. 21 (3)摩擦力最大
(4)做匀速直线运动
21.迅速水平抽纸,纸片被抽出,由于物体具有惯性,将保持原有静止状态不变,故仍停留在原处.
22.(1)同一高度 (2)1.2 小于 (3)大于
(4)做匀速直线运动
23. (1)067 (2)车速 (3}如图所示
24.(1)自行车行驶时,人与车有共同速度,当人直接从车上跳下来,着地时脚的速度为零,由于惯性,人的上身保持与车行驶时相同的速度,所以会向前倾倒,可能摔跤.
(2)下车时用力向前推自行车(或停下自行车后,再下车).
25. C.【解析】这个习题很好地考查了力与运动状态的关系.因为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分析小球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又已知小球受到重力的作用,通过二力平衡的条件可得,一定有一个力和小球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故可以得出杆对球的施力方向为竖直向上.
26. k2G 【解析】甲图中,球对杆的压力N甲=G,则球受到的摩擦力介f甲=kN甲=kG,由于小球处于匀速运动状态,故小球受到的风力与摩擦力相等,即F甲= f甲= kG;对于乙图,根据题意,风力F乙=F甲=kG,小球受到杆的压力与受到的风力相等,即N乙=F乙=kG,从而f乙=kN乙= k·kG= k2G.
27.A 28.B
29. (1)6:3:2
(2)成反比(或速度与半径的乘积不变)
(3)与横截面积成正比
30.(1)司机的反应时间t等于反应距离s与汽车行驶速度v的比值,即t=s/v,需要注意式中物理量都必须用国际单位,因此,需要把第一行中的速度单位转化为m/s,然后计算五种情况下反应时间t,再取平均值,计算结果都在0.6~0. 7 s之间.
(2)分析题中所给数据表可知,汽车的行驶速度越大制动距离越大.具体计算可知,当速度增加为原来的2倍时,制动距离约增加为原来的4倍.
(3)雨雪天,道路较滑,汽车所受的刹车阻力较小.在相同车速的情况下,汽车所受的刹车阻力越小,汽车的运动状态越不易改变,汽车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就越长,因此汽车就越难停下来,所以为安全起见要减速慢行.
初中第九章 力与运动综合与测试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第九章 力与运动综合与测试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力与运动综合与测试精练: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力与运动综合与测试精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力与运动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力与运动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