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 下册《红楼梦》教学设计
展开《红楼梦》
【教学目标】
1.从小说发展史的角度认识《红楼梦》的地位及其伟大成就。
2.分析人物个性化语言特征,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理解“情真意切”利于融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筛选并概括文章的关键信息,理解文章主旨;结合细节分析,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方法】
问题导读、课堂激疑、比较阅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开谈不说《红楼梦》,谈尽诗书也枉然”。似乎读红楼梦是文人的专利,但是自从刘心武老师在百家讲坛开坛设讲以后,在社会上掀起了一场红学热,百姓也谈红楼了。其实在座的同学们也对红楼梦并不陌生。
二、背景资料
1.作者曹雪芹的生平与创作: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曾担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康熙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曹寅是当时的“名士”,能写诗、词、戏曲,又是有名的藏书家,著名的《全唐诗》就是由他主持刻印的。这样的家庭传统对培养曹雪芹的文艺才能起了一定的作用。曹寅病故后,康熙命曹寅的儿子曹颙(十九岁)袭职。五十三年冬因病去世。此为曹家极严重的家难,三年之间,父子双亡,而且还亏欠公款,必须变产清偿;真所谓到了家破人亡的绝境。幸好康熙仁厚,特命曹颙的堂弟曹頫出继为曹寅的儿子,承袭织造差使;同时又命两淮盐运使李陈常,代完曹颙的亏空。康熙崩逝,雍正即位,全力整饬吏治,曹頫本人少不更事(被康熙成为无知小孩),自然在被淘汰之列。雍正五年年底,曹家因亏欠公款抄家,第二年曹頫携眷回京,曹雪芹那年十三岁。从此,曹家彻底崩溃。
2.《红楼梦》一书在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及成就。
曹雪芹的《红楼梦》在继承文人独立创作的传统基础上,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官僚家庭由盛而衰的过程,歌颂了青年男女对封建伦理道德的叛逆精神和追求个性自由的美好情感,抨击了黑暗腐朽的封建统治,为封建末世唱响了一曲哀婉的悲歌。
三、文本解读
1.标题中的“猜嫌”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材料:薛宝钗之“奸”
薛宝钗的为人,早已获得贾府上下的普遍赞许,她又格外用力地取悦贾府的统治者。元春从宫里送出的灯谜本不新奇,她故意只说难猜;贾母要她点戏点菜,她就专点热闹戏文和甜烂食品;金钏被逼自杀,她为了安慰王夫人,反说金钏糊涂。
2.宝钗如何做,才能释“猜嫌”呢?
明确:满怀真切情意对待黛玉
筛选关键信息:
①望候体谅,从不苛责;② 谈论病症,提出建议;③ 推心置腹,排遣烦闷;
④赠送燕窝,解决烦难;⑤ 离开之时,答应再来。
通过对以上细节的分析,可以看出薛宝钗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宽容体贴、善解人意
3.从哪里可以看出“猜嫌”已“释”呢?
明确:
(1)情态变化:“叹”——“笑”——“忙笑”
(2)对宝钗的态度变化:感激——道歉——倾述——高兴
通过对以上细节的分析,可以看出林黛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坦率真诚
4.关键语句解析
“比如若是你说了那个,我再不轻放过你的;你竟不介意,反劝我那些话,可知我竟自误了。”
(1)“那个”指什么?“那些话”指的是什么?
明确:“那个”:行酒令时黛玉所说《牡丹亭》《西厢记》中的“良辰美景奈何天”等“艳词”。(四十回)“那些话”:“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书看也罢了,最怕见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等话。(四十二回)
(2)“我再不轻放过你的” 表现了林黛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尖刻小气
材料:周瑞家的进来笑道:“林姑娘,姨太太着我送花来与姑娘戴。”宝玉听说,先便说:“什么花?拿来给我!”一面早伸手接过来了。开匣看时,原来是两枝宫制堆纱新巧的假花。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再看了一看,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替我道谢罢!”周瑞家的听了,一声儿不言语。(第七回)
四、课堂小结
本课时我们通过筛选并概括文章的关键信息,理解文章主旨;结合细节分析,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本文细节描写主要是个性化语言描写。
【作业布置】
课外阅读《红楼梦》,探究问题:《红楼梦》的地位及其伟大成就。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红楼梦》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红楼梦》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红楼梦》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红楼梦》教案,共2页。
语文必修 下册第七单元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下册第七单元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设想,课时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