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声1 认识声现象教案及反思
展开《3.1认识声现象》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认识声现象》是教科版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人们本身就生活在有声的世界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在知识认知上难度并不高。教材从声的产生、声的传播、人的听声能力三个方面入手,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和学生动手活动,尤其是声音传播的形式声波,教材通过类比法有效的突破难点,让学生全面了解声现象。本章教材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信息意识、研究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声音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熟悉的自然现象,学习难度并不高。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对物理探究问题的提出还不能完全自主完成,所以通过大量而简单的实验活动过程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规律,从而找到学习物理的方法,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必须依靠介质,声音具有能量。
(3)、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同种介质中声速还与温度有关。
(4)、了解人耳的听声范围。
2、过程与方法:
(1)、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学生参与一些有关声现象的小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通过实验探究获得科学结论的过程。
(2)、让学生参与实验探究,初步学习实验探究的方法,体会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勇于实践。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交流和合作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难点:认识声波。
五、教学方法:观察法、转换法、推理法、类比法、讨论法
六、教学用具:气球、橡皮筋、音叉、小锤、铁架台、乒乓球、桌面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行为 | 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情景设置,引入新课 | 引导学生完成“气球小游 戏” | 学生动手完成使气球发声的各种方法;学生交流 自己的方法 | 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 课。 |
学习“学习目标” | 出示“学习目标导航” | 学生依据“学习目标导航”迅速浏览教材内容 | 引导学生快速了解本节 知识体系。 |
课
堂
探
究
过
程 | 依据“问题导向1:声音 是如何产生的”,引导学生完成活动①、活动②、活动③ | 活动①:用手指按压住自 己的喉咙,然后用力说“我是好人,我是大大的好人”,感受说话时和不说话时声带有什么变化。 完成学生交流。 | 激发学生兴趣;学生通过触觉感受发声物体的振动。 |
活动②:两人一组,一人拉紧橡皮筋,另一人拨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发声 和不发声时的现象有何不同。完成学生交流。 | 培养学生动手和观察能 力;学生通过视觉感受发声物体的振动。 | ||
活动③:将音叉的振动放大。学生设计解决方法。 | 培养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向学生渗透物理研究方法“转换法”。 | ||
课
堂
探
究
过
程 | 依据“问题导向2:声 音的传播需要什么?”,引导学生完成活动①、活动② | 活动(1) :认真观看“真 空铃”视频回答以下问题:①、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什么? ②、真空能否传声? ,完成学生交流 | 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 通过视频明白声音传播介质。 |
活动(2):一名学生在桌 子的一端敲击桌面,另一名学生在桌子的另一端用一只耳朵紧贴桌面,用手紧捂住另一只耳朵,另一端的学生感受桌面能否传声。完成学生交流。 |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动手能力;通过活动学生获 知固体能够传声的结论。 | ||
依据“问题导向3:声的 传播速度与那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完成因素分析。 | 活动:观察表中数据,分 析得出结论,完成学生交流。 | 培养学生分析表格数据 并通过数据获得物理规律的能力。 | |
依据“问题导向4: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怎样的形式传播的呢?”引导学生 完成对声波的认识。 | 活动:观看视频并通过和 水波的比较认识声波的形成。 | 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 向学生渗透物理研究方 法“类比法” | |
依据“问题导向5:人耳 能够听到所有物体发出的声音吗?”引导学生对人和不同动物的听声范围的认识。 | 活动:观察图片中的信息,交流人的听声范围和不同动物的听声范围。 | 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和图片信息分析能力。 | |
依据“问题导向6:这 个视频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声音可以传播能量。 | 活动:观看视频,分析视频信息。 |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 | |
小结 | 引导学生总结交流本节 知识点。 | 学生交流 | 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建立知识体系。 |
随堂练习 | 出示训练题 | 学生解决训练题 |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评价设计:
小组合作(积极A)(参与B)(不参与C)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个人 评价 | 同学评价 | 教师 评价 |
分工 |
|
|
|
|
|
|
合作 |
|
|
|
|
|
|
态度 |
|
|
|
|
|
|
交流 |
|
|
|
|
|
|
积极 |
|
|
|
|
|
|
总计 |
|
|
|
|
|
|
课堂教学小组评价表
整个课堂教学中还应注意采用鼓励、表扬、幽默诙谐的语言及时调整学生情绪变动:对于回答问题十分积极,且达成度高的学生应给予有力的表扬;对于回答问题积极,但达成度并不理想的学生要及时给予鼓励,防止出现萎靡情绪;对于回答问题不积极的学生要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加以引导,使其能够不断尝试着回答问题。
十、教学反思:
“问题为导向”始终贯穿于整个课堂,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目的性很强,学习目标的达成度高,是本节课的亮点之一。
活动设置丰富多彩,学生在新知识的整个学习认知过程中都充满兴趣,积极投身于问题探究,所有结论都是学生通过分组实验自主解决,通篇体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人文理念是又一亮点。
物理是实验型学科,通过学习不仅要学生学到新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多重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还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畏艰辛的探索精神。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1 认识声现象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1 认识声现象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声1 认识声现象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声1 认识声现象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新课,声音是如,声的传播,声速,人的发声,课堂小结,巩固练习,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1 认识声现象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教科版八年级上册1 认识声现象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师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