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上册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对光的作用。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准备】
透镜一组、光具座、光源、老花镜、近视镜、饮料瓶(无色透明、表面没有波纹、去底去瓶口上部)、香、火柴、实物投影仪、激光演示器、手电筒。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师:冰镜能够取火吗?
生:用冰做成一个凸透镜,对着阳光,就可以烧着干草。
师:这位同学真聪明,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知道这种方法的吗?
生:从书上看到的。
师: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希望大家向这位同学学习,请同学们看投影:
在严寒的原野,探险者们丢失了打火机,怎样生火取暖呢?博士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方法。他们砍下一块冰,先用斧头把它削平,然后用小刀精修。最后用手把它磨光,做成了一块水晶般透明的透镜。博士拿着这块冰迎着阳光,把太阳光聚集在棉絮上,很快棉絮就燃起了火苗。
师: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生:博士冰磨成凸透镜的样子,来取火。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透镜,同学们想了解有关透镜的哪些问题?
[生甲]什么叫透镜?
[生乙]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镜片一样吗?若不一样,它们由什么透镜组成?
[生丙]透镜对光有什么作用?
[师]看来同学们对透镜很有兴趣,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要想得出答案,我们就要通过探究和实验来获得。
二、进行新课教学。
[认识透镜]
[师]在我们的桌子上都有一盒透镜,它们的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同学们认真观察,不要用手摸,看有什么不同,能分几类,找出它们的特征。
[生]学生们在仔细观察、讨论,并进行比较。
[师]通过观察和讨论,概括出它们的特征。
[生甲]透镜有两面往里凹的,也有往外凸的。
[生乙]透镜可以分为两类。
[生丙]一类是两面往外凸,也就是中间厚边缘薄。
[生丁]另一类是两面往里凹,也就是中间薄,边缘厚。
[生戊]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cnvex lens)。
[生己]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cncave lens)。
[师]通过大家的观察、讨论和概括,我们认识了凸透镜和凹透镜。
(一)什么叫凸透镜?什么叫凹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cnvex lens),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cncave lens)。(板书)
[师]凸透镜和凹透镜生活中常用到,我们桌子上放着帮助人们矫正视力,保护眼睛的近视眼镜的镜片和远视眼镜的镜片,看看它们是什么透镜(lens)?
[生甲]远视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生乙]近视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师]学生们判断得很对,看投影,看看它们中哪些是凸透镜;哪些是凹透镜?
[生甲]图中甲是凸透镜。
[生乙]图中是凹透镜的是乙图。
[师]观察课本图4-5-4
[师]同学们现在从透镜盒中拿出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观察有什么变化?
[生甲]有亮点。
[师]亮点是怎么形成的?
[生甲]“亮点”亮说明它的光进入我们眼睛中的多。
[生乙]太阳光通过凸透镜都聚到亮点上。
[师]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有哪些不同呢?
[生丙]凹透镜不能使光会聚。
[生丁]凸透镜能使太阳光会聚。
[生戊]凹透镜不能使太阳光会聚。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这些现象说明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有不同的作用。但是由于我们观察不到光的传播路径,所以为了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我们来设计一个实验。
[观察:透镜对光的作用]
做法一:把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让光源正对照过去,移动光屏,有亮点。再换凹透镜重做,将怎么移动光屏都没亮点。
做法二:将无色透明饮料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瓶中放置点燃的香头,在上面要放凸透镜或凹透镜,这就形成一个“烟室”,用手电筒对准透镜照射,适当调节手电筒和透镜的距离,观察透镜对光的作用,看到通过凸透镜的光相互靠拢,通过凹透镜的光相互远离。
做法三:用激光演示器将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到经过凸透镜的光相互靠拢,经过凹透镜的光相互远离。
[师]同学们刚才设计的方法都很好,也可行,我们来拍手表示祝贺。
(二)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板书)
[师]射到地面的太阳光是相互平行的,叫做平行光,看投影,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fcas),用“F”字母表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fcal length)。用“f”字母表示。(课本图4-5-6所示)凹透镜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发散,它没实焦点,但通过凹透镜的光反向延长也可以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凹透镜的虚焦点。
三、知识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
1.我们认识了凸透镜和凹透镜,而且知道了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2.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焦点上。
3.凸透镜能产生平行光,但是,凹透镜却能使平行光发散。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物理情景进行猜想,引入新课。
观察现象:我们通过金鱼缸的侧壁来观察缸中游动的小金鱼,会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观察后会回答:由于金鱼缸和水组成了一个放大镜,所以看到的小金鱼比实际的放大了。
提出问题:隔着放大镜看物体,物体总是放大的吗?
学生实验,观察现象后回答:不是。物体有时会放大,有时又会变小,像还会由正立变倒立。
观察课本图4-5-7,放大镜是一个凸透镜,小明一直认为,用放大镜把书上的字放大后都是正立的。但小聪告诉他,放大镜还能使书上的字倒立呢!她还演示给小明看,看到了如图4-5-7的情况。
启发学生猜想:凸透镜所成的像可能与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那么凸透镜能够成像,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和规律呢?我们这节课就用实验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实验探究。
(一)课题板书: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同学们用桌上准备好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
实验准备:
1.测定凸透镜的焦距f并做好记录。
方法:平行光聚焦法,小手电筒代替平行光源。
2.指导学生将实验器材按如图所示摆放。
要求:将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
调整凸透镜、蜡烛、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提出问题,进行探讨:
如何使物体所成的像呈现于光屏上?
学生思考会回答:调整物体,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
4.实验过程中应记录哪些现象和数据。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像的大小,倒立或正立,像的虚、实。
实验要求:
(1)态度认真,一丝不苟。
(2)光屏上的像一定要明亮,清晰。
(3)多次进行测量,仔细观察,做好记录进行实验。
5.学生每2人一组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探究:
(1)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测出物距和像距u(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2)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间,即2f>u>f,重复以上操作,进行观察和测量。
(3)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f,在屏上还能得到蜡烛的像吗?怎样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物距,估测出像距。
(4)按上述计划操作,把数据和观察结果填入下表中。
透镜焦距f=_____cm
(5)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学生启发和引导。
三、交流评估。
(一)各小组送交自己的实验记录结果,进行投影展示,表述发现的现象和规律。
(二)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开展评估,各述己见。
四、归纳和总结。
(一)通过本节课同学们的探究,我们得到如下规律:投影展示:
1.u>f时成实像,u<f成虚像,焦点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2.u>2f时成缩小实像,u<2f时成放大实像,二倍焦距点是成放大实像与缩小虚像的分界点。
3.成实像时,当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物距增大时,像距变小,像变小。
4.成实像时,像与物在凸透镜异侧,成虚像时,像与物在凸透镜同侧。
5.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显示在光屏上,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不显示在光屏上。
五、课后延展。
(一)商家制作的泡有人参或海马的酒瓶为什么设计成较圆的凸形?
(二)照相时,使用的长焦镜头有什么作用?
(三)取两只老花镜片(凸透镜),一只手握住一个通过镜片看前面的物体,你会有什么新的发现?物距与焦距关系
物距
u/cm
像的性质
像距
u/cm
实虚
大小
正倒
u>2f
u>2f
2f>u>f
2f>u>f
u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教科版八年级上册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设计,共2页。
2021学年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