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4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展开一、教材分析
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初步规律,是为以后几节课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
起始能力的预估:八年级的学生学习本节课之前,刚接触物理中的光学内容,他们的大部分知识来自于自己对周围光现象的观察,对周围世界的一些现象纯粹是感性的认识,部分认识的不够全面,思维具有明显的形象性,理性思维欠缺。学生接收新事物比较快,但主要还是靠简单的识记,而不是靠理解。在情感方面的自居作用、模范趋向和自我意识有较快的发展,学习动机多倾向于兴趣型,情绪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勤奋与自卑的矛盾,意志比较薄弱、抗诱惑能力差,需要更多外控性的激发、辅助和教导。
学习风格分析:初中生受外界影响较大,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又不尽相同,老师应该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学生对周围的一切都很敏感,老师应该合理运用各种资源,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来感受新事物,使得课堂生动活泼。初中生对周围的光学现象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主要是知识掌握得不够;不知道如何研究物理问题,是因为刚接触物理,没有前期的准备,这种能力,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
光的折射现象在大自然中非常普遍,所以大自然是同学们学习的最重要的资源;课堂上教师会准备器材为学生演示实验,或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所以学习本节课内容,学生们有着很好的条件。学生意志力不够坚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室应使课堂充满趣味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否则学生容易走神。教师要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竞争,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动力。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和折射角;
2、知道光的折射规律及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3、能够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2、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
(3)情感与态度:
1、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通过对日常光现象的分析,破除迷信,热爱科学,进行唯物主义教育。
四、 难点和重点
(1)重点:光的折射规律;光路可逆。
(2)难点: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
五、教具:烧杯(24个)、筷子(12个)、玻璃砖(12个)激光笔(12个)
六、教学策略:
先行组织者策、启发式教学策略、发现式教学策略、“逐级归纳”策略
七、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玻璃
空气
空气
玻璃
教学反思:
1、通过日常现象、设疑、媒体多方位的激发引导 ,较好地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究问题的求知欲望。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2、通过探究活动,媒体的辅助教学等手段,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通过分析、归纳综合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一方面使学生基本掌握了所要学的知识,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学习方法、学习能力。
4、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生既体会到了知识的作用,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又培养和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日常光现象的分析,破除迷信,热爱科学,进行唯物主义教育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一要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综合等思维方法、思维能力;三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和唯物主义教育。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折射断筷 杯底变浅
教师组织学生自己实验。
提出问题:观察到的现象?
引入;想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我们就学习这节课“光的折射”
分组做实验
分析实验,思考
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此内容的兴趣。
认识光的折射
光沿直线传播是指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提问: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情况又会怎样呢?
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
设计实验:激光笔 玻璃砖
教师要求:
介绍:界面,具体使用激光笔的入射方法。
学生画出光路图
学生自己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并提问:当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入射到另外种介质时会不会发生折射现象?
强调概念: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到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画出光路图:
教师介绍各部分名称:
入射光线
折射光线
入射角
折射角
学生动手分组实验、画光路图
培养学生实验的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
探究光的折射的特点和规律
(逐级归纳策略)
提问:回忆光的反射定律:
由实验可知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同时发生,反射现象中规律用光的反射定律说明,那么折射现象中有什么规律呢?
下面我们来做实验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
要求:在原图上过入射点O作法线
改变入射角再做2条入射光线,用激光笔沿着2条入射光线入射对应画出2条折射光线。
提问: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2、提问: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否也具有可逆性?
学生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学生总结
3、提问: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怎样?折射角入射角多少度?
学生总结:以上有实验总结的光的折射规律。
教师总结概括:
三线共面、法线居中、空气角大、垂直不变、光路可逆
学生动手实验回答问题,总结规律
思考、讨论、总结出以下几点:①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②入射角大于折射角;③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
学生用激光笔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入射,观察现象。总结规律:
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学生实验总结
光线垂直入射界面上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入射角=00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角小于 入射角
光从另一种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 入射角
光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总结规律,并且引导学生得出比较完善的结论。
通过实验,媒体的运用,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地思考,从而使他们认识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再分析归纳得出光的折射规律。
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
(发现法,启发法相结合)
解释筷子变弯的原因,杯底加水后变浅原因。
请学生运用光的折射知识思考画图分析回答,想要用鱼叉顺利叉到鱼时有什么技巧?
从水里看岸上的景物:
总结:不论是从岸上看水下的景物,还是在水里看岸上的景物,看到的都是被抬高的虚像(虚像在物的上方)
解释海市蜃楼
教师总结光的折射条件:、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
2、光在同种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
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观看、思考、听讲;
学生思考、画图、分析、回答;
学生阅读课本自己解释海市蜃楼的形成
学生总节
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让学生体会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通过一些例子的分析,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释简单的日常现象,从而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亦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巩固应用知识
小试牛刀,练习强化:
让学生画折射光路图:
①
P
Q
N/
N
空气
水
P
Q
N/
N
②
空气
玻璃
2在湖边看平静湖水中的“鱼在云中游”,
则( )
A.“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
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
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鱼”和“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鱼”和“云”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学生思考、分析、画图、回答。
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并让学生在应用中掌握知识、深化知识。
物理八年级上册4 光的折射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4 光的折射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光的折射,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寻找身边的折射现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教科版4 光的折射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物理教科版4 光的折射教案设计,共11页。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4 光的折射教案: 这是一份教科版八年级上册4 光的折射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设计思想, 学习任务分析,学习者分析,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