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word版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89343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word版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89343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word版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89343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word版含答案),共7页。
第二单元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致密(zhì) 两栖(qī) 骨骼(gé) 臀部(diàn)B.岛屿(yú) 褶皱(zhě) 彗星(huì) 地壳(qiào)C.劫难(jié) 撞击(tóng) 携带(xié) 潮汐(xī)D.衍射(yǎn) 二氧化硅(guī) 追溯(sù) 陨石(yǔn)2.下列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A.骨骼 蟾蜍 飘移 深渊B.驮着 汇聚 分裂 爆发C.措施 致蜜 趋势 膨胀D.携带 悲残 舒适 流逝3.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①当时的森林多生长在水陆交汇的沼泽附近,树木死后遗骸沉入水下,与空气隔绝,可以防止被氧化分解。②总之这些植物遗骸年复一年堆积在地层中,经过3亿年的化学、物理作用,最终变成了黑漆漆的煤炭。③为什么石炭纪能出这么多煤?④有些科学家猜测,石炭纪时的真菌、细菌,或许还没有能力分解树木里的木质素……⑤数百万年的稳定气候,又使一代代植物在当地周而复始地生长,大量堆积。A.⑤③①④② B.③①⑤④②C.③④①⑤② D.⑤④③①②4.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①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②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③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④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⑤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A.①②④⑤③ B.④②①③⑤ C.①②⑤③④ D.④⑤①②③5.白居易的诗歌《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非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大自然的语言》一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以下原因正确的一项是( )A.纬度的差异 B.经度的差异 C.高下的差异 D.古今的差异二、基础知识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来到大蜀山,周围的每一丝空气、每一丝绿都随着我们的笑声舞动起来,仿佛慢山遍野都洋溢着我们年少的青春气息。我们踏上一条__①__的小道,沿着蜿蜒的山路,来到了一个绿的世界。不知不觉地被这大自然__②__的气氛感染了,我们忘记了嬉戏追逐,渐渐地安静了下来。那一刻,我们明chè的心灵和周围的一切融在一起……(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气氛( )嬉戏( )明chè( )(2)选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四字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3)根据句子的意思,将“宁静”“幽静”分别填入①②两处横线上。①________②________(4)将画波浪线的两个短句合为一个长句。(要求:符合语境,不改变句子原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冬天似乎总是充满了灰白色的雾霭,天地也都缄默起来。大大小小的生灵,或休眠,或南飞。蓄积着力量,等候那春日的暖流。待万物苏xǐnɡ,鸟雀归来,空气中又迷漫起生命的活力。这算是又一个四季的轮回。(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雾霭( ) 缄默( ) 苏xǐng(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3)“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下面三个意思,文中“蓄积”的“蓄”意思应为( )A.储存,积蓄 B.留着而不去掉 C.心里藏着,暗中存有(4)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三、现代文阅读(共0分)阅读《大自然的语言》选文,完成下列各题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8.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9.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选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10.“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一句中加点的“凡是”有什么表达作用?11.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力地说明了什么?阅读《被压扁的沙子》中的节选文字,完成小题。(1)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绍夫的原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2)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3)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它们同样存在一向外扩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碳的趋势。在通常条件下,这也需要数百万年。(4)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可使这种变化加快。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到原始状态。因此,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5)斯石英可以在实验室里制造,但它们在自然界中存在吗?回答是肯定的。然而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6)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了斯石英。另外,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7)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亮深处。在这种情况下,它可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事实上,在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8)那么,你可能会说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9)亚里桑那大学的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了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岩层的年龄为6500万年,因此可以追溯到恐龙灭绝的年代。(10)他们在1989年3月1日宣布,利用测试固体物质中的原子排列的现代技术,即核磁共振和X光衍射,他们确实检测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11)①这种情况显示②那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③在6500万年以前曾有一次巨大的撞击并形成了数吨重的斯石英④这些斯石英在沉降之前曾被溅到了平流层中12.选文第(11)段各句的顺序已经打乱,其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A.①③④② B.③②①④ C.③①④② D.①④②③1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斯石英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它的形成来自于巨大的压力。B.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它会变为普通沙子,在自然状态下的反弹比较快,有的需要几十年的时间。C.“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一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D.这几段文字表现了作者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力和深入探索的精神。14.下列对选文语言特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含蓄,耐人寻味,厚重典雅,整散结合B.逻辑性强,简明精练,通俗易懂,引人入胜C.说明透彻,通俗易懂,工对整饬,古朴典雅D.热情洋溢,风趣幽默,论述条理,耐人寻味
参考答案:1.D2.B3.B4.B5.C6. (1)fēn xī 澈 (2)慢山遍野 漫山遍野 (3)①幽静 ②宁静 (4)忘记了嬉戏追逐的我们渐渐地安静了下来。7. (1) (ǎi) (jiān) (醒) (2) “迷漫” “弥漫” (3)A (4)拟人8.说明对象: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说明顺序:逻辑顺序。9.因为高下的差异会影响到物候的变化。(或答“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也对)。10.“凡是”表示范围,说明无一例外,只要是近海的地方,就一定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寒冷。这就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1.主要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一般人笼统地以为近海地区的气温比内地暖和,事实上近海地区春天比内陆反而寒冷,这是读者比较陌生的现象,举两个例子,有力地进行了说明。12.A13.B14.B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