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年中考物理专项复习声、光、热+检测卷一

    2022年中考物理专项复习声、光、热+检测卷一第1页
    2022年中考物理专项复习声、光、热+检测卷一第2页
    2022年中考物理专项复习声、光、热+检测卷一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中考物理专项复习声、光、热+检测卷一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专项复习声、光、热+检测卷一,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综合能力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五四”青年节期间,学校举办了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为主题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歌咏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合唱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合唱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C.合唱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将音箱音量调大改变了合唱声的音色
    2. 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超声波能除去人体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B.高速公路两旁装有隔离带,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音
    C.要区分自己发出的原声和回声,距障碍物至少34米以上
    D.声音是发声体振动发出来的,只要振动,我们都能听到声音
    3. 小王在研究光的有关规律时,根据光学现象画出图中的a、b、c三幅图,根据图中所显示的现象,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
    A.光发生反射现象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C.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时,玻璃比水对光的偏折能力大
    D.光路是可逆的
    4. 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 ( )
    A.将水果放在低温冷藏柜中
    B.将新鲜的蔬菜封装在保鲜袋中
    C.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D.将新采摘的辣椒摊开晾晒在阳光下
    5. 以下描述中“变多”“变少”的过程,吸热的是 (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 小明在笔记中整理了有关光现象的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
    A.晴天,树荫下的光斑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C.矫正近视眼要佩戴凹透镜片做成的眼镜
    D.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7.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焦距为20cm
    B.物距为5cm时,可以通过移动光屏承接到清晰的像
    C.物距为15cm时,成放大的像,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
    D.物距由15cm增大到30cm的过程中,在光屏上看到的像一直是变大的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8. 考试前,“请考生进入考场”指令是播音员的声带产生的,经扬声器传出后再通过传到考生耳中,考试过程中,考场周围禁止建筑工地施工和车辆鸣笛,是从减弱噪声。
    “抖音”App是一款社交类的软件如图,“抖音”的本质是将正常录制的音频和视频通过App软件以3倍的速度快速播放而达到“短”的目的,此时声波的频率也为正常声音的3倍,则“抖音”的音调比正常声音的,声波传播速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以10倍速度快速播放“抖音”,人耳听到的声音相比正常播放时要少,这是因为。(已知人的声音频率范围60~2500Hz)
    2020年6月21日下午,昆明及多地遇到了难得一见的日偏食现象,很多小伙伴在树荫下发现了一地“小月亮”,如图所示。它的形成原因是,属于这种原因形成的现象还有:;“小月亮”的形状是由的形状决定。
    小红“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在如图实验装置中,存在的错误是;
    (2)她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水沸腾时,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内是(选填“空气”或“水蒸气”);
    (3)实验结束,他取走酒精灯和石棉网,水将(选填“能”或“不能”)继续沸腾。
    12. 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现实。人工降雨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慢慢地冰粒成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前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冰粒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总量(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不计空气阻力)
    13. 小王走向正前方的玻璃窗,想看看美丽的夜景,却发现玻璃窗里有个“自己”迎面走来,这是光的(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现象。同时她发现,房内电灯通过玻璃成的像与她本人的距离,平面镜所成的是 像。
    14.如图甲所示,将焦距f=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要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以制成(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不移动光屏的位置,将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间的适当位置处,光屏上也会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则这幅眼镜可以矫正的视力缺陷是图乙中的
    (选填“a”或“b”)。
    三、作图题(共7分)
    15.(1)(2分) 如图所示,A是烛焰上的一点,B是人眼的位置,请画出A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B点的光路图。
    (2)(2分) 请在图中画出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光路图(F为焦点)。
    (3)(3分) 如图所示,水里的光源O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水面,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P点,折射光线经过A点,请在答题卡图中先通过虚线作图找出水面处的反射点,再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8分)
    16.(8分)(1)小强同学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做了下面的实验: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了。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响铃的声音,并由此推理可以得出不能传声。将正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可以听到铃声,说明水可以。

    (2)小虎利用如图丙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当入射角变大时,光线OF(选填“远离”或“靠近”)ON。以ON为轴线,将纸板B向后折,在纸板B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F,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实验中,能从各个方向观察到反射光线,应该选择(选填“粗糙”或“光滑”)的纸板。
    17.(4分)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
    设计和进行实验:
    (1)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要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原因是玻璃板能成像,而且(只填字母代号)。
    A.透过玻璃板可以看见后面的蜡烛
    B.玻璃板比平面镜成像更清晰
    C.蜡烛经玻璃板可成实像
    D.玻璃板只透光不反射光
    (2)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需要选用两根外形(选填“相同”或“不同”)的蜡烛。
    (3)除图中提供的器材外,实验中还用到一种测量距离的工具,它是。
    (4)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放有蜡烛(选填“A”或“B”)的一侧观察。
    18.(6分)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图甲中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如图乙,线段AB为凸透镜成像的物距倒数和像距倒数的关系,则凸透镜焦距为cm。
    (3)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不改变图甲中蜡烛和透镜位置:
    ①若将凸透镜换成焦距相同镜面较小的凸透镜,再次实验,光屏上所成的像与原来的相比(选填“变小”“变暗”或“变不完整”)了。
    ②若将凸透镜换成镜面大小相同、焦距稍小的凸透镜,再次实验,则需将光屏(选填“向左”或“向右”)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光屏上所成的像与原来的相比(选填“变大”或“变小”)了。
    五、计算题(共13分)
    19.(6分)蝙蝠发出的超声波,碰到昆虫后会反射回来从蝙蝠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回声的时间间隔为0.04s。求昆虫离蝙蝠多远?(超声波传播的速度按340m/s计算)
    20.(7分)长度为200m的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在从山崖驶向大桥的过程中,如图所示;火车头距离桥头200m处鸣笛,鸣笛10s后,火车头到达桥头,此时车头的司机听到来自山崖的回声;听到回声30s后,车尾驶过桥尾。
    (1)计算火车的速度;
    (2)鸣笛时,火车车头到山崖的距离。
    六、综合能力题(共20分)
    21.(7分) 小智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对某种物质加热,他每隔相同的时间就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丙是他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
    (1)在组装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时,应先调节(选填“A”“B”或“C”)器材。
    (2)实验时所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的。实验中某时刻的温度如图甲所示,则该物质此时的温度是℃。
    (3)由图丙的图像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在BC段,物质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4)由图丙的图像可知,该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液态时的比热容。
    22.(6分)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
    (1)让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B上可看到光线沿OF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光线EO和OF的轨迹,则EO与垂直镜面的直线ON的夹角i是(选填“入射角”或“反射角”)。
    (2)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分析数据可得:反射角(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变大时,光线OF(选填“远离”或“靠近”)直线ON。
    (3)以直线ON为轴线。把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B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F,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选填“同一”或“不同”)平面内。
    (4)实验中,从教室各个方向都能观察到粗糙纸板表面反射的光线,这种反射属于(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23.(7分)阅读短文,问答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
    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超声波加湿器(如图)在干燥的冬季比较常用,它的工作原理是把超声波通入水罐
    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成“白雾”,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就可以增加室内空气湿度。声呐被称为潜艇的“耳目”,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超声波,超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此外利用声呐装置还可以测绘海底的地形。
    (1)一般情况下,超声波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2)超声波能够引起“剧烈的振动”,是因为超声波频率高,具有较高的,水破碎成“白雾”的过程是否属于物态变化?(选填“是”或“否”),加湿器放出的水雾会适当地降低室内温度,是因为水雾进入空气后,会发生(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个过程要(选填“吸热”或“放热”)。
    (3)宇航员无法利用声呐测绘月球表面的地形,是;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某潜艇的声呐从向鱼群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到回声所用时间为2s,则鱼群距潜艇的距离约为m序号
    ∠i
    ∠r
    1
    30°
    30°
    2
    45°
    45°
    3
    50°
    50°

    相关试卷

    初二物理同步练习声、光、热专题复习:

    这是一份初二物理同步练习声、光、热专题复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下列措施中使蒸发减慢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中考物理总复习单元检测一运动声物态变化光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物理总复习单元检测一运动声物态变化光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中考物理各题型专项复习讲义热、声、力简单题:

    这是一份2023中考物理各题型专项复习讲义热、声、力简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雨后晴朗的月夜,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