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提分秘籍:专题2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教学案(含答案)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89393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生物提分秘籍:专题2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教学案(含答案)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89393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生物提分秘籍:专题2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教学案(含答案)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89393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考生物提分秘籍专题教学案(含答案)
高考生物提分秘籍:专题2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教学案(含答案)教案
展开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2.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Ⅱ)。热点题型一 自然选择学说 例1、下列叙述中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原理的是 ( )A.食蚁兽具有长舌,是因为它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而反复不断伸长的缘故B.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因为杀虫剂使害虫产生抗药能力,并在后代中不断积累C.狼和鹿通过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进行着相互选择,结果狼和鹿的奔跑速度都变快D.现在人们都生活在不同的人工环境中,因此人类的进化不再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 【答案】C【提分秘籍】“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进化的模型(1)自然选择的对象①直接对象是生物的变异性状(表现型)。②间接对象是相关的基因型。③根本对象是相关的基因。即自然选择的实质是环境对变异所对应的基因的选择,因而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2)自然选择的因素对生物的变异起选择作用的是个体所处的自然环境。(3)自然选择的动力:生存斗争。①类型:包括种内斗争、种间斗争(竞争、捕食、寄生)、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②意义:生存斗争对生物的某些个体的生存不利,但对物种的生存是有利的,并能推动生物的进化。(4)自然选择的结果:适者生存。【特别提醒】自然选择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缓慢、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不断进行,通过一代代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生物的变异被定向积累和加强,微小的有利变异得到积累而成为显著的有利变异,从而产生了适应特定环境的生物新类型。【举一反三】分析以下图解,回答相关问题。(1)图甲表示达尔文的物种形成解释模型,分析可知,其中的两个推论分别是:推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论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定向的________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达尔文论证了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并且对生物进化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的解释,但是这一学说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没有作出科学的解释、对进化原因的解释局限于________水平等。(3)某海岛上生活着一种昆虫,经调查其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如图乙中曲线所示。气候变化使该海岛开始常刮大风,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请在右图绘制出最可能的翅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曲线,并对这一现象的出现作出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达尔文的物种形成解释模型由五个事实和三个推论组成,推论1是“个体间存在着生存斗争”,推论3是“有利变异逐代积累,生物不断进化出新类型”。 (2)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进化原因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答案】(1)推论1:个体间存在着生存斗争推论3:有利变异逐代积累,生物不断进化出新类型(2)自然选择 个体(3)如右图 海岛上常刮大风,翅长和翅短的变异个体以抗风和避风的方式可以避免大风将它们刮入大海而死亡。经长期选择,海岛上的该种昆虫的基因频率分别向着翅长和翅短的方向发展,翅长和翅短的个体数均多于中等翅长的个体数热点题型二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例2、(江苏卷,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的比例B.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D.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答案】A【变式探究】(年江苏卷,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B.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答案】A【解析】种群中不同个体含有的基因可能不同,每个个体不会含有该物种的全部基因,A错误;亚洲人和澳洲人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二者婚配后可产生可育后代,不存在生殖隔离,B正确;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正确;生物进化的特点为由简单到复杂,即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D正确。【变式探究】下列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的定向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B.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地理隔离使种群间基因不能交流,必然导致生殖隔离D.共同进化就是物种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和进化【答案】B【提分秘籍】 (1)生物变异的不定向性是由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基因重组的多样性和染色体变异的不定向性所决定的。(2)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①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生物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不断完善生物的进化理论。②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遗传变异的研究已从性状水平基因水平。③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作用的研究已从个体水平种群水平。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仍是自然选择 (2014·江苏卷)8.某医院对新生儿感染的细菌进行了耐药性实验,结果显示70%的致病菌具有耐药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孕妇食用了残留抗生素的食品,导致其体内大多数细菌突变B.即使孕妇和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感染的细菌也有可能是耐药菌C.新生儿体内缺少免疫球蛋白,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药性D.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导致耐药菌形成【答案】B(2014·广东卷)3、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矩(图1),花矩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B、花矩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D、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答案】C 【解析】变异是不定向的,故A错;新物种产生的必要条件是隔离,故B错;根据题干可知,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故C正确;口器的变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D错(2014·上海卷)9.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在一个由600只长翅果蝇和400只残翅果蝇组成的种群中,若杂合子占所有个体的40%,那么隐性基因v在该种群内的基因频率为A.20% B.40%C.60% D.80%【答案】C【解析】据题意,共有果蝇1000只,vv有400只,Vv杂合子占所有个体的40%有400只,VV有200只,依据基因频率的计算方式,v的基因频率为(400×2+400×1)÷(1000×2)= 60%,所以选C.(2014·海南卷)23.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25%。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A.3:3:1 B.4:4:1 C.1:2:0 D.1:2:1【答案】B【解析】若该种群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即1/3AA、2/3Aa)可以随机交配,用配子法则下一代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4:4:1(2014·上海卷)(一)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问题。(9分)研究者对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侧不同海拔高度的358种鸣禽进行了研究,绘制了该地区鸣禽物种的演化图表(部分)及其在不同海拔分布情况的示意图(图11,图中数字编号和字母代表不同鸣禽物种的种群)。31.种群①内部个体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差异,体现的是_______多样性,该多样性的实质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样性。【答案】遗传 基因和基因型/遗传物质/DNA的脱氧核苷酸的序列【解析】生物多样性有的内容有: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种群内部生物个体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差异,就是遗传多样性,基因的差异或基因中脱氧核苷酸序列的差异是其根本原因。32.在②③④⑤四个物种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__________。【答案】②、③ 【解析】据图分析,分支越向后,亲缘关系越近,因为②、③是由最近的同一祖先进行而来的,故②③④⑤四个物种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②③;33.该研究发现,种群分布区域的扩大是喜马拉雅鸟类新物种形成的关键步骤之一,就⑥、⑦形成过程而言,种群X分布区域扩大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有利于在⑥⑦原种群之间形成地理隔离/使⑥⑦原种群之间彼此不能接触,失去交配机会34.由种群X进化成为⑥⑦两个物种的历程约为7百万年,⑥和⑦成为两个不同物种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下列关于这一进化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多选)。A.X中的个体发生了可遗传的突变B.⑥⑦中每个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C.⑥⑦一直利用相同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D.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种群X中不同的等位基因E.不同海拔高度的选择有利于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朝不同方向演化【答案】生殖隔离 A、E【解析】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就是生殖隔离,导致新物种形成的原因是一般是原有物种变异的不同,再由于生活的环境的选择不同,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使种群的基因频率朝不同方向演化而渐变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