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本:第8单元第1讲《内环境与稳态》(含详解) 练习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本:第8单元第1讲《内环境与稳态》(含详解)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本:第8单元第1讲《内环境与稳态》(含详解)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本:第8单元第1讲《内环境与稳态》(含详解)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本:第8单元第1讲《内环境与稳态》(含详解)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本:第8单元第1讲《内环境与稳态》(含详解),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内环境与稳态一、 单项选择题1. (淮阴联考)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血浆中含有能中和细菌外毒素的蛋白质B. 小肠上皮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消化液C. 血浆pH保持相对稳定与HCHP等离子有关D. 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升高会引起组织水肿2. (盐城模拟)发生在人体的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是 (  )A. 血浆蛋白的合成B. 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C. 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D. 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最终形成葡萄糖3. (镇江检测)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  )A. 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B. 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C. 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D. 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作用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4. (南京模拟)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保障。以下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环境中含有多种酶,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B. 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C. 内环境温度和渗透压的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
    D. 内环境稳态包括成分稳态和理化性质稳态5. (泰州调研)下图为人体体液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  甲、乙、丙、丁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丙中 丁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 DNA解旋酶可以存在于乙内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6. (苏州检测)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剧烈运动中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后,血浆的pH仍然能够保持稳定B. 腹泻会导致体液中的水和蛋白质的大量丢失,由此带来内环境稳态的失调C. 内环境的温度会随着外界气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D. 线粒体中产生的CO2排出人体时,经过的内环境依次是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7. (扬州中学)正常人的体温能维持在37,是因为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37,调定点改变,体温将随之改变。流感病毒侵入某人机体后,机体发热至39,持续一段时间后自动恢复正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体温由37上升至39的过程中,机体汗腺分泌减少B. 体温由37上升至39以后,体温调定点开始上升C. 体温由39降至37的过程中,机体散热大于产热
    D. 体温恢复正常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作用的结果8. (南京模拟)如下图为人体的体温与水盐调节示意图,abcd代表不同激素。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下丘脑与垂体之间既有神经联系,又有血液联系B. 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的分泌量均会有所增加C. 大量饮水后d的分泌增多,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强
    D. 体温和水盐平衡的维持都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协调作用的结果9. (姜堰模拟)如下图表示动物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激素,当某人走出房间进入寒冷环境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血液中激素①②③的含量会增加B. 骨骼肌受有关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C. 激素①②对垂体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
    D. 该图表示体温调节的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10. (泰州中学)分析如下图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 A. 肝细胞、甲、乙三部位O2浓度大小关系为乙>>肝细胞B. 乙中的葡萄糖通过甲进入肝细胞需穿过3个磷脂双分子层C. 甲、乙、丙维持稳定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D. NaHCO3与乙中产生的乳酸反应,使乙的pH稳定在7.35~7.4511. (淮阴中学)如下表所示为测得的人体组织液和血浆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成分/(mmol·L-1)Na+K+Mg2+Ca2+Cl-有机酸蛋白质1425.02.51.5103.36.016.01474.01.251.0114.07.51.0 A. 属于组织液,属于血浆B. 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的总量增多
    C. CO2中的浓度小于在中的浓度D. 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毛细血管壁上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12. (海安中学)如下图表示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感受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感受器和体温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中B. 甲的含义是汗液分泌减少,毛细血管舒张C. 如果乙表示激素的作用,则涉及的主要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D. 如果丙表示相关骨骼肌的活动,则通过战栗增加无氧呼吸的强度二、 多项选择题
    13. (盐城中学)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图甲是内环境的结构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体液中的不同成分,图乙表示体液中这几种成分相互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关系。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 A. 图甲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图乙中的ABCDB. 发生在人体中的B→C的物质交换受堵会引起组织水肿C.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K+Cl-
    D. 图甲中③④处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大小关系应该分别是<>14. (泰兴中学)如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导致渗透压降低,增多B. 从外界环境摄入的K+进入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消化系统→A→组织细胞C. 中若无机盐浓度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将减少D. 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只有三、 非选择题15. (无锡检测)下图为人体某组织的一部分,请据图回答:
    (1) 指出图中所指部位名称:a表示    ,a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填字母)    ;c表示    ;d表示    (2) 以上bcd共同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称为    (3) c液与b液相比,c液中含量较高的成分是    (4) 日常生活中,如果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过咸,会导致内环境的渗透压    ,但机体能够通过体液调节和    调节,使内环境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 1. B 解析 能中和细菌外毒素(抗原)的蛋白质是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浆中,A正确;小肠上皮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消化液不属于内环境成分,B错误;HCHP等离子的缓冲物质参与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C正确;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升高会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从而引起组织水肿,D正确。2. C 解析 血浆蛋白的合成发生在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产生乳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淀粉的消化是在消化道中;抗原抗体反应可以发生在血浆、组织液等内环境中。3. C 解析 内环境的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组织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而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4. A 解析 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在细胞内,A错误;内环境发生变化后,机体自身会通过调节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来维持自身内环境的稳态,B正确;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和渗透压调节中枢,C正确;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D正确。5. D 解析 体液可以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称做内环境,其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从图中分析可知,甲、乙、丙、丁依次为淋巴、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出来后可以存在于突触间隙,突触间隙的液体属于丙组织液;血浆中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DNA解旋酶是胞内酶,存在于乙细胞内液中。6. A 解析 因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人体剧烈运动中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后,血浆的pH仍然能够保持稳定,A正确;腹泻会引起水和无机盐的大量流失,B错误;人体内环境的温度不会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C错误;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7. B 解析 体温由37升至39的过程中,说明体内产热大于散热,所以机体汗腺分泌减少,A正确;体温由37上升至39以后,体温不再上升,说明体温调定点变为39而不再升高,B错误;体温下降过程中,机体散热大于产热,C正确;体温恢复正常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作用的结果,D正确。8. C 解析 下丘脑中有神经细胞与垂体联系,且能靠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通过血液循环系统与垂体联系,A正确;根据产生激素的器官和激素作用的靶器官可判断,abc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寒冷刺激时,abc的分泌量均会有所增加,以增强代谢、增加产热,B正确;大量饮水后,抗利尿激素(d)的分泌量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C错误;体温和水盐平衡的维持,离不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作用,D正确。9. C 解析 图中~分别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刚进入寒冷环境时,激素分泌增加促进的含量增加,从而使的含量增加,A正确;骨骼肌发生不自主战栗,增加产热,是神经系统调节的结果,B正确;激素①②对垂体的作用效应分别为促进和抑制,C错误;图中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并且图中激素参与体温的调节,因此该图表示体温调节的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D正确。10. D 解析 血浆pH的相对稳定,除了血浆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外,还与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作用密切相关,NaHCO3与血浆中的乳酸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分解产生CO2和水,CO2增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CO2排出体外,因此仅靠NaHCO3与血浆中产生的乳酸反应,不能使乙的pH稳定在7.35~7.45,D错误。11. A 解析 由表可知,中蛋白质的含量远高于中的,据此可确定为血浆、为组织液,A错误;中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的总量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CO2在组织液中的浓度高于血浆中的,这是组织液中CO2扩散进入血浆的动力,C正确;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正确。12. C 解析 感受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感受器主要在皮肤,体温调节中枢主要在下丘脑中,A错误;毛细血管舒张会增加散热量,B错误;寒冷环境中,通过下丘脑等神经系统的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均增加,以增加产热量,C正确;骨骼肌产热主要通过有氧呼吸过程,D错误。13. ABC 解析 图甲中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淋巴、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图乙中C是血浆、A是组织液、B是淋巴、D是细胞内液,A→B受堵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Cl-14. AB 解析 图中是血浆,是组织液,是淋巴。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组织水肿,的渗透压降低,从而导致了中水分增多,A正确;来自食物中的K+经消化系统的吸收进入循环系统,再通过循环系统的运输至组织液,再进入组织细胞中,B正确;血浆中无机盐浓度过高将导致渗透压增高,从而导致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C错误;淋巴细胞不仅在淋巴中存在,在血浆中也有,D错误。15. (1) 组织细胞 b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2) 内环境(细胞外液) (3) 蛋白质 (4) 升高 神经解析  (1) 分析题图,a为组织细胞,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即图中的b;c为毛细血管中的液体,表示血浆;d为毛细淋巴管中液体,表示淋巴。(2) 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该环境称为内环境。(3) 血浆与组织液相比,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高。(4) 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导致内环境渗透压升高,通过水平衡的调节,可以使机体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水平衡的调节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  

    相关试卷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本:第9单元第1讲《神经调节》(含详解):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本:第9单元第1讲《神经调节》(含详解),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本:第8单元第2讲《免疫调节》(含详解):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本:第8单元第2讲《免疫调节》(含详解),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本:第6单元第1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含详解):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本:第6单元第1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含详解),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