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检测14《生态类》综合大题课后强训卷 (含详解)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检测14《生态类》综合大题课后强训卷 (含详解)01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检测14《生态类》综合大题课后强训卷 (含详解)02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检测14《生态类》综合大题课后强训卷 (含详解)03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检测14《生态类》综合大题课后强训卷 (含详解)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检测14《生态类》综合大题课后强训卷 (含详解),共8页。


    (1)图甲未表示出的生态系统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调查某绿色植物的种群密度可用________法。
    (2)该森林中所有的虫________(填“是”或“不是”)一个种群,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种群的数量特征中,能够直接决定蜘蛛种群数量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种群的年龄组成分析,该熊种群在曲线cd段属于________型。在我国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包括黑熊和棕熊在内的多种大型珍稀动物栖息于此,对于保护黑熊和棕熊来说,这属于________保护。
    解析:(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缺少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2)图甲中的虫为一类生物,包含多个物种,为多个种群。(3)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够直接决定种群数量的变化。(4)图乙曲线cd段Nt+1/Nt>1,种群数量持续增加,故此阶段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种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
    答案:(1)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样方
    (2)不是 虫是一类生物,包括多个物种(合理即可)
    (3)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4)增长 就地
    2.(·泰安模拟)下图1为某生态系统部分碳循环示意图,图2所示为研究者对种群乙1跟踪调查30年绘制出的λ值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的甲~戊中能出现在能量金字塔中的有________________。碳在甲与丁之间以________的形式流动,在乙1与乙2之间以______________的形式流动。
    (2)若保持生产者的生产量不变,乙2的食物构成中,取食丙2的比例由1/4调整为1/2,则乙2获得的能量是原来的_______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3)图2中,种群乙1在15~20年间的年龄组成为______型。种群乙1在第10年的种群数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20年的种群数量。种群乙1的数量变化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分析图1可知,甲是生产者,乙1、乙2、丙1、丙2均为消费者,丁为大气中的CO2库,戊是分解者。能量金字塔中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因此甲、
    乙1、乙2、丙1、丙2能出现在能量金字塔中。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CO2形式流动;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2)据图1可知,甲是生产者,乙2取食丙2的比例没有调整之前,假设乙2获得的能量为X,则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1/4X÷10%÷10%÷10%+3/4X÷10%÷10%=325X,乙2取食丙2的比例调整后,假设乙2获得的能量为Y,则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1/2Y÷10%÷10%÷10%+1/2Y÷10%÷10%=550Y,所以乙2获得的能量是原来的325÷550=0.59倍。(3)图2中,种群乙1在10~20年间,λ小于1,种群数量越来越少,因此种群乙1在15~20年间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且在第10年的种群数量大于第20年的种群数量。种群乙1的数量变化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答案:(1)甲、乙1、乙2、丙1、丙2 CO2 含碳有机物
    (2)0.59 (3)衰退 大于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3.(高三·唐山质检)下图1所示为某农场几种生物之间的数量变化曲线(甲是生产者),图2为其中的能量流动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对应图2第二营养级的是________。
    (2)图2中流入该农场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工补充饲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间传递的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
    (3)分解者分解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遗体、残骸等有机物,释放的能量________(填“能”或“不能”)被生产者利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依据乙的气味去猎捕乙,乙依据丙的气味躲避猎捕,这说明信息传递的方向往往是________,丙和乙的这种关系说明信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图1可知,甲、乙、丙之间的食物链为甲→乙→丙,故乙处于第二营养级。(2)由于该农场补充人工饲料,为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提供能量,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故流入该农场的总能量是第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和人工饲料中的能量。第三营养级从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b2,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a2+r1,所以二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b2/(a2+r1)]×100%。(3)分解者分解有机物释放的热能不能被生物重新利用。(4)生物之间通过相互的气味识别对方,说明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答案:(1)乙 (2)第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和人工饲料中的能量 为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提供能量,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b2/(a2+r1)]×100% (3)不能 热能不能被生物重新利用(或能量不能循环利用)
    (4)双向的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表中是食物链A→B→C中,各种群一年内能量[单位:109 J/(m2·a)]的同化、利用和传递等的统计数据。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小组要估算该生态系统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常采取________法;取样的关键是____________。
    (2)图中食物网有________条食物链;在整个食物网中,猫头鹰占有________个营养级;此图缺少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种成分。
    (3)当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鸟和田鼠会另觅食地,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表可知,输入到种群A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群B呼吸消耗的能量为__________,能量从种群B到种群C的传递效率约为________。
    解析:(1)调查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2)题图食物网中有5条食物链;在整个食物网中,猫头鹰占有第三、四、五3个营养级。食物网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缺少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两种成分。(3)当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鸟和田鼠会另觅食地,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由表可知,输入的总能量=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种群A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3.0+15.0+41.5)×109=5.95×1010[J/(m2·a)],呼吸消耗的能量=6.55×1010 J/(m2·a),所以输入到种群A的总能量为1.25×1011 J/(m2·a);种群B呼吸消耗的能量=(15.0-5)×109=1.0×1010[J/(m2·a)];能量从种群B到种群C的传递效率=2/15.0×100%≈13.3%。
    答案:(1)样方 随机取样 (2)5 3 分解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1.25×1011 J/(m2·a) 1.0×1010 J/(m2·a) 13.3%
    5.图甲表示呼伦贝尔大草原中部分食物网,图乙表示该食物网中两生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因开采过度,草原植被曾遭到破坏,引起生态环境恶化,后来通过加大对草原的保护力度,使生态系统恢复到了以前的状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加大对草原的保护力度,使该生态系统恢复到以前的状态,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稳定性。
    (2)图甲中,处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护草原需要防治蝗虫,若要调查蝗虫幼虫的种群密度,应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_。防治蝗虫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机械防治等。
    (3)若图乙表示田鼠和鹰之间的数量关系,则A和B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体现了捕食过程中的________调节。由图乙数据可知,该生态系统田鼠的环境容纳量为________。
    解析:(1)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经过一段时间,可以恢复到以前的状态,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2)由图甲可知,处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有鹰和大角猫头鹰。因蝗虫的幼虫活动能力弱,故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防治害虫的方法有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机械防治等。(3)图乙中A代表被捕食者,B代表捕食者,故A和B分别代表田鼠和鹰。食物(被捕食者)增多,会导致捕食者数量增多,捕食者增多,又会导致被捕食者减少,进而导致捕食者减少,这体现了捕食过程中的负反馈调节。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环境容纳量为N2。
    答案:(1)恢复力 (2)鹰和大角猫头鹰 样方法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 (3)田鼠和鹰 负反馈 N2
    6.(·贵阳检测)生物量是指某一调查时刻单位面积内现存生物的有机物总量。科研人员对我国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导致山体滑坡30年后,恢复群落和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物量进行了研究。
    (1)科研人员在两个群落中________选取多个样地,收获全部植物,按照________分类后,测定生物量,结果如图所示。图中代表恢复群落生物量的是________(填“S1”或“S2”)。
    (2)地震导致山体滑坡后,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还可能存在植物的种子、能发芽的地下茎或植物根系等,在这一基础上形成恢复群落的过程为________演替,伴随这一演替过程,群落的物种________逐渐增加;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具有较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提高________利用率。
    (3)恢复群落植被的总生物量只有原始林群落的________%,这是由于山体滑坡后________稳定性较低,群落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到原状。
    (4)恢复群落植被不易恢复的关键限制因子是________条件,可利用人工措施重建____________群落,帮助群落植被快速恢复。
    解析:(1)选取样地时应随机进行。伴随着地震后的演替过程,该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类型逐渐发生变化,但恢复群落含有的有机物总量仍低于未受干扰的原始林。分析柱形图,S2群落生物量普遍低于S1,所以图中代表恢复群落生物量的是S2。(2)地震导致山体滑坡后,原有植被虽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在这一基础上形成恢复群落的过程为次生演替。伴随这一演替过程,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原始林群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提高光能(资源)的利用率。(3)根据柱形图中的数据可计算得出,原始林群落的总生物量为55.0+36.2+3.8=95(g/m2),恢复群落的总生物量为10.9+6.5+1.6=19(g/m2),因此恢复群落植被的总生物量占原始林群落的比例为19/95×100%=20%,原因是山体滑坡后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较低,群落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到原状。(4)与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相比,恢复群落土壤成分变化较大,故植被不易恢复的关键限制因子是土壤条件,可利用人工措施重建土壤微生物群落,帮助群落植被快速恢复。
    答案:(1)随机 植被类型 S2 (2)次生 丰富度(或“多样性”) 光能(资源) (3)20 恢复力 (4)土壤 土壤微生物
    7.为治理养殖场粪便污水的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某地用芦苇、藻类植物、浮游动物、细菌、真菌、鱼等构建人工湿地,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如图为该湿地生态系统参与碳循环过程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丁是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图中有一处箭头是不该出现的,它是________(填序号)。
    (2)丙中A为第________营养级,B和D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___。
    (3)在该湿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假如某动物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该动物粪便中的能量为0.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0.48n,则该动物同化的能量为________。若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在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内固定的太阳能为400 kJ,则D最多可得到________kJ能量(不考虑生物从污水中有机物获得的能量)。
    解析:(1)丁在该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分解者,由于生产者是自养生物,一般不利用有机物,因此图中箭头①是不该出现的。(2)丙中A为初级消费者,位于图中食物链的第二营养级,B和D都以A为食,而D也以B为食,因此B和D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和捕食。(3)假如某动物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其中粪便中的能量为0.36n,摄入量减去粪便中的能量就是该动物同化的能量,即n-0.36n=0.64n。若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在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内固定的太阳能为400 kJ,不考虑生物从污水中有机物获得的能量,按最短的食物链和最高能量传递效率计算,D最多可得到能量是400×20%×20%=16(kJ)。
    答案:(1)分解者 ① (2)二 竞争和捕食
    (3)0.64n 16
    8.研究人员对某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对该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植物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得到如下统计数据:
    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取样的关键除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________。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着________关系,可能是导致甲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2)上述研究小组对该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进行了综合调查,绘制了部分食物网如图所示。图中食物网中一共包括食物链________条;能够固定太阳能的生物是________,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________。假设由于某种原因E生物全部迁到别处,则B生物的数量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基本不变”)。
    (3)由于鼠害日益严重,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植被遭受极大的破坏,这种现象说明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较弱。当人们意识到保护草原的重要性后,控制住鼠害,恢复了植被,该草原生态系统的这种演替属于________演替,在这种演替过程中,人类发挥了巨大作用,说明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____进行。
    解析:(1)对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可使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取样时,要考虑样方的大小、数量,做到随机取样。表中甲、乙种群都是植物,从表中的数据变化可知,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着“你死我活”式的竞争关系。(2)由图可知:A、B应是生产者,能固定太阳能,该食物网中共有A→G→H、A→F→G→H、A→E→F→G→H、A→E→D→C、B→C、B→D→C、B→E→D→C、B→E→F→G→H,共8条食物链;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有C、D、F、G、H。E全部迁走后,C、D仍可捕食B且捕食B的量可能会增大,故B的数量基本保持不变。(3)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弱,恢复力稳定性较强。被破坏的草原植被再恢复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答案:(1)样方法 随机取样 竞争 (2)8 A和B C、D、F、G、H 基本不变 (3)抵抗力 次生 速度和方向
    9.我国西部资源开采过度,草原植被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由此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现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西部开发中面临的最紧迫、最艰巨的任务。如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1)优良牧草与杂草、毒草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借助________。当草色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体现了__________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除图中所示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_______,这样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无机环境中的碳主要以______________形式进入该群落。在该食物网中若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则鹰每增加a kJ能量,至少需要草提供能量________ kJ。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________调节是该调节能力的基础。
    (4)调查发现,某山区乱砍滥伐,植被覆盖面积大幅下降,同时当地居民甲状腺肿大发病率明显升高,原因可能是水土流失致土壤中的________元素缺乏,当地居民摄入该元素量不足,致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优良牧草与杂草、毒草均属于生产者,三者之间主要表现为竞争关系。当草色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体现了信息传递能够调整生态系统物种间的关系。(2)图中食物网所示生物类群仅含有生产者和消费者,除图中所示生物类群外,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分解者,这样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无机环境中的碳主要以二氧化碳形式进入该群落;在该食物网中若能量传递效率按10%和最短的食物链计算,则鹰每增加a kJ能量,至少需要草提供能量为a÷10%÷10%=100a(kJ)。(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负反馈调节是该调节能力的基础。(4)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元素。若调查发现,某山区乱砍滥伐,植被覆盖面积大幅下降,同时当地居民甲状腺肿大发病率明显升高,原因可能是水土流失致土壤中的碘元素缺乏,当地居民摄入该元素量不足,致使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甲状腺肿大。
    答案:(1)竞争 信息传递 (2)分解者 二氧化碳 100a (3)负反馈 (4)碘 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甲状腺肿大种群
    输入的总能量
    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呼吸消耗
    传递给分解者
    传递给下一营养级
    未被利用的能量
    A
    65.5
    3.0
    15.0
    41.5
    B
    15.0
    5
    0.5
    2.5
    C
    2
    0.6
    1.4
    微量
    (不计)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五年
    第八年
    甲种群
    4 490
    4 120
    67
    10
    乙种群
    0
    120
    3 210
    4 500
    相关试卷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检测20《胚胎工程与生态工程》课后强训卷 (含详解):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检测20《胚胎工程与生态工程》课后强训卷 (含详解),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以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检测17《破解实验大题》课后强训卷 (含详解):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检测17《破解实验大题》课后强训卷 (含详解),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检测16《发掘经典实验》课后强训卷 (含详解):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检测16《发掘经典实验》课后强训卷 (含详解),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检测14《生态类》综合大题课后强训卷 (含详解)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