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对点训练ab卷Word版含解析
高考生物一轮对点训练:18-2 兴奋的传导与传递 a Word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对点训练:18-2 兴奋的传导与传递 a Word版含解析,共9页。
[考法综述] 本考点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主要考查兴奋的实质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及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重点理解动作电位产生的过程,刺激强度达到一定值使局部兴奋的幅度达到一个临界时,才可引起动作电位,试题难度较大。命题法1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特点及成因分析1.如图显示的是正常神经元和受到一种药物处理后的神经元膜电位变化,则此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A.阻断了部分Na+通道B.阻断了部分K+通道C.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的释放D.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酶的作用答案 A解析 用药物处理后动作电位小于正常时动作电位,可推知Na+内流减少,进一步推测该药物可能阻断了部分Na+通道,A正确。【解题法】 Na+浓度与膜电位曲线关系的分析方法(1)分析依据:动作电位是由Na+内流形成的,只有足够量的Na+内流才会引起正常动作电位的形成。(2)实例分析:如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其中b表示的是在低浓度海水中的电位变化,因为Na+内流不足,所以形成的电位差较小,不能形成正常的电位。命题法2 细胞外液中Na+、K+浓度对膜电位的影响2.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A.静息电位值减小 B.静息电位值增大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答案 D解析 产生动作电位是由于Na+内流,适当降低细胞外液中的Na+浓度,则动作电位的峰值会降低。【解题法】 细胞外液中Na+、K+浓度改变对膜电位的影响项目静息电位绝对值动作电位峰值Na+增加不变增大Na+降低不变变小K+增加变小不变K+降低增大不变分析表格可知:(1)静息电位是K+的平衡电位,就是细胞内K+向外扩散达到平衡时的膜电位。细胞外Na+浓度的改变通常不会影响到静息电位。(2)细胞外K+浓度上升,导致细胞内K+向外扩散减少,从而引起静息电位(绝对值)变小。反之,静息电位变大。(3)动作电位的峰值是Na+的平衡电位,就是细胞外Na+向细胞内扩散达到平衡时的电位。细胞外K+浓度的改变通常不会影响到动作电位的峰值。(4)细胞外Na+浓度上升,导致其向细胞内的扩散量增加,从而引起动作电位的峰值变大。反之,动作电位峰值变小。命题法3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分析3.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此种局麻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若与辣椒素同时注射会发生如图所示效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局麻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B.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C.局麻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一致,都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D.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答案 C解析 据图2可知,局麻药单独使用时,突触后膜的Na+通道未打开,阻碍Na+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A正确;由图1知,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Cl-通道打开,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B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局麻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相同,但作用机理不同,C错误;神经细胞兴奋时,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D正确。【解题法】 突触影响神经冲动传递情况的判断与分析高考中常以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作用于突触为信息载体,考查对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情况作出判断以及原因分析的能力。重点掌握以下几点:(1)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后,立即被相应酶分解而失活。(2)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的原因:若某种有毒有害物质将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性失活或占据,则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3)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作用于突触从而阻断神经冲动的传递,可能的原因有:①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阻断神经递质的合成或释放;②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使神经递质失活;③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占据,使神经递质不能和后膜上的受体结合;④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使分解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体的酶活性丧失,神经递质不能与受体结合,突触后膜不会产生电位变化,阻断信息传导。命题法4 综合分析兴奋的传导和传递4.将甲、乙两个微电流计的两极按下图所示接在功能完好的神经元(纤维)上,在a、b、c、d四个实验位点给予适宜强度的电刺激,下列有关指针偏转情况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刺激a点,甲的指针一定偏转2次B.刺激b点,甲的指针一定偏转1次C.刺激c点,乙的指针一定偏转2次D.刺激d点,乙的指针一定偏转2次答案 A解析 如果前一个神经元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则刺激a点,甲的指针只偏转1次,A错误;由于兴奋只能从前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后一个神经元,因此刺激b点,甲的指针只偏转1次,B正确;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因此,刺激c点或d点,乙的指针均会偏转2次,C、D正确。【解题法】 兴奋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1)在神经纤维上①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②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2)在神经元之间①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②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点,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表只发生一次偏转。命题法5 兴奋传导和传递特点的实验验证5.如图为支配青蛙后肢活动的反射弧模式图,假设图中各结构都有生命活性;现提供电刺激设备和电位计(电位测量仪),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及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并阐述预期结果,得出结论。(1)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①方法步骤:电刺激b处,观察______,同时测量______。②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验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①方法步骤:先刺激a处,测量________;再刺激________,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②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①肌肉的反应 c处的电位有无变化 ②肌肉发生收缩反应,c处电位发生变化 ③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2)①c(b)处的电位有无变化 c(b)处 a处的电位有无变化 ②刺激a处,c(b)处的电位有变化;再刺激c(b)处,a处的电位无变化 ③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解析 本题为验证性实验,所以预期结果和结论要求跟验证的内容相符合,即本题隐含条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充分利用材料和仪器对实验步骤的提示作用,在应用仪器的过程中自然就引出了下一步实验操作,例如:根据提供的仪器——电位测量仪,推测设计步骤中应该有电位测量。在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实验中,首先应该选择合适的刺激点,显然可以通过排除法,先排除a、c点,再选择b点。【解题法】 兴奋传导特点的实验验证(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特点的验证方法设计—电刺激图①处观察A的反应测②处电位变化结果分析A有反应,②处电位改变→双向传导A有反应,②处电位未变→单向传导(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特点的验证方法设计先电刺激①处,测③处电位变化再电刺激③处,测①处电位变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五年2018-2022高考生物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57-膜电位的变化及相关曲线、兴奋的传导和传递实验、药物对兴奋传导和传递的影响(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对点训练:22-1 种群 a Word版含解析,共6页。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对点训练:22-2 群落 a Word版含解析,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