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特训:12细胞的增殖 Word版含解析
展开一、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16·皖北十二校联考]下列有关“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生区的细胞既小且方
B.根尖的整体呈乳白色,尖端(根冠)略显淡黄
C.处于分裂前期的细胞均无核仁
D.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图像向右上方移动
答案 C
解析 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且排列紧密;洋葱根尖整体呈乳白色,尖端略显淡黄;有丝分裂前期,细胞中的核膜逐渐消失,核仁逐渐解体,处于分裂前期的部分细胞中仍有核仁;移动装片时物像与实物移动方向相反,所以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图像应向右上方移动。
2.[山东文登二模]小鼠体细胞培养过程中,发现细胞分为3种类型:甲类细胞核DNA量为4a,乙类细胞核DNA量为2a,丙类细胞核DNA量为2a~4a。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甲类细胞和乙类细胞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
B.用药物抑制细胞的DNA复制,乙类细胞比例将增加
C.乙类细胞中可能存在DNA解开双螺旋的现象
D.秋水仙素作用于丙类细胞,能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D
解析 小鼠体细胞培养过程中进行的是有丝分裂,甲类细胞核DNA量为4a,乙类细胞核DNA量为2a,它们都有同源染色体,A正确;用药物抑制细胞的DNA复制,乙类细胞比例将增加,B正确;乙类细胞核DNA量为2a,其可能存在DNA解开双螺旋的现象,准备DNA的复制,C正确;丙类细胞核DNA量为2a-4a,说明是DNA复制的时期,即有丝分裂间期,而秋水仙素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使其染色体数加倍,D错误。
3.[2016·河南郑州预测]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所有染色体上DNA分子的两条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这些细胞在第一次细胞分裂的前、中、后期,一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和染色体上被32P标记的DNA分子数分别是( )
答案 A
解析 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判断,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所有染色体上DNA分子的两条链,再将这些细胞放在不含32P的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则第一次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后期DNA数目加倍,且每个DNA分子一条链含32P,一条链不含32P,故有丝分裂前、中、后期含32P的DNA数目相等,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故后期含32P的染色体是前期、中期的2倍。故A正确。
4.
下图表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的变化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b段细胞中核糖体的活动很活跃
B.bc段的细胞可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C.处于cd段的细胞可以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D.着丝点断裂发生在de段
答案 B
解析 ab段可表示分裂间期中蛋白质的合成时期,该时期核糖体活动活跃;bc段表示DNA复制时期,不能发生基因重组;cd段可表示处于减Ⅱ前、中期的细胞,该时期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de段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由0.5变为1,是因为发生了着丝点断裂。
5.[2016·山东济南期中]科学家用含15N的硝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的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的数据如下,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在蚕豆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活动旺盛
B.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有0~2 h、19.3~21.3 h、38.6~40.6 h
C.一个细胞周期可以用0~19.3 h、19.3~38.6 h来表示
D.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为19.3 h
答案 D
解析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细胞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间期经历时间长,分裂期经历时间短。从图中可以看出,2~21.3 h、21.3~40.6 h各为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需要的时间是19.3 h,故C错误,D正确;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间期要进行DNA分子的复制,此时DNA分子双链解旋,稳定性最低,即2~19.3 h、21.3~38.6 h时,DNA分子的稳定性最低,B错误;蚕豆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高尔基体与新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线粒体为分裂过程提供能量,所以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在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活动旺盛,A错误。
6.如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a)数目、核DNA分子(b)数目的柱形统计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时期染色体还未复制,核DNA已完成了复制
B.③时期核膜、核仁重建,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
C.①→②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分子数目不变
D.②→③表示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染色体和核DNA分子数目也随之减半
答案 C
解析 图①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图②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图③可表示DNA未复制前的间期和末期。前期和中期,DNA已复制,染色体也完成了复制,但并不加倍。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形成细胞板。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现象。①→②表示由中期到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分子数目不变。
7.[2016·南京模拟]HIV(艾滋病病毒)感染T细胞可使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蛋白质CDK1失活,并使cyclinB积聚。CDK1是细胞由DNA复制后进入分裂期的主要酶,cyclinB的降解则是进入分裂期的必要条件,因而HIV的感染造成T细胞核DNA变化停滞于图示哪一阶段?( )
A.Ⅰ阶段 B.Ⅱ阶段
C.Ⅲ阶段 D.Ⅳ阶段
答案 C
解析 HIV感染T细胞可使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蛋白质CDK1失活,并使cyclinB积聚。而CDK1是细胞由DNA复制后进入分裂期的主要酶,cyclinB的降解则是进入分裂期的必要条件,因此HIV感染T细胞后细胞不能进入细胞分裂期,故DNA停滞在Ⅲ阶段。
8.[2016·郑州模拟]下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别在正常培养和药物处理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变化。推测该药物的作用是( )
A.通过抑制DNA的复制,抑制细胞分裂
B.通过促进DNA的复制,促进细胞分裂
C.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
D.通过促进着丝点的分裂,促进细胞分裂
答案 C
解析 药物处理后,DNA含量为4n的细胞数增加,说明药物处理的细胞未分裂,使DNA含量加倍,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细胞不能进行分裂。
9.若开始显微镜下观察到,载玻片上每单位面积平均有50个酵母菌,把此载玻片放在液体培养液中培养4小时后,再放到相同条件的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每单位面积平均有800个酵母菌(说明:假定酵母菌为连续的有丝分裂)。则酵母菌分裂的细胞周期是( )
A.1小时 B.2小时
C.4小时 D.无法确定
答案 A
解析 培养后,酵母菌的数目为培养前的16倍,即800/50=16。而每分裂一次数目是原来的2倍,那么分裂次数是n的话,则2n=16,算得n=4,用时4个小时,所以周期为1小时。
10.
图1~3依次表示某动物体细胞分裂图、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不同分裂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与DNA数目关系变化。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细胞对应于图2中的DE段、图3中的②
B.细胞分裂时期核糖体、中心体代谢活跃
C.图3中与图2 BC段对应的只有②
D.图3中引起②→③变化的原因是DNA复制
答案 C
解析 图1为有丝分裂的后期图,图2中AB段为间期,BC段为前期和中期,DE段为后期和末期。图3中①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DNA=8∶0∶8,②时期为4∶8∶8,③为4∶0∶4。图1处于图2中的DE段;核糖体和中心体在分裂间期因为染色体和中心体的复制而活跃;②到③是因为着丝点断裂之后,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对应图2中的DE段,C对。
11.[长沙模拟]下图为正常人受精卵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受精卵内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
B.a~e五个时期中a时期时间最长
C.间期复制完成后染色体数直接由46条变成92条
D.e时期细胞内染色体解旋,变成细长的染色质丝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的过程。人受精卵内有来自精子和卵细胞中各23条染色体,故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a时期表示分裂间期,这个时期的时间最长;间期复制完成后染色体数不变化,仍为46条;e时期为末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解旋形成染色质。
12.培养某动物胚胎干细胞,测量其细胞周期为G1期(DNA合成准备期)10 h、S期(DNA合成期)8 h、G2期(纺锤丝形成准备期)4 h,分裂期2 h。一个细胞DNA相对含量和细胞数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在培养液中加入DNA合成酶抑制剂培养30 h,再更换到不含DNA合成酶抑制剂的培养液中培养4 h。结果一个细胞的DNA相对含量和细胞数的关系最符合( )
答案 C
解析 正常情况下的细胞增殖,由于细胞的分裂活动和速度并非同步,有的细胞已经完成DNA复制,有的细胞正处于DNA复制准备期,所以会出现图中的情形。加了DNA合成酶抑制剂后培养30 h,全部细胞有充足的时间完成准备期(准备期只有10 h),所以再转入到不含DNA合成酶抑制剂的培养基中培养,全部的细胞都进行DNA复制,不会出现相对含量为2的细胞,但由于4 h时间太短,所以能完成DNA复制的细胞很少,DNA相对含量为4的细胞占少数。故选C。
13.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以下变化可能发生于同一时期的是( )
A.DNA分子的复制和染色体数目加倍
B.染色单体形成和细胞板的出现
C.着丝点的分裂和DNA的加倍
D.核膜的溶解和纺锤体的形成
答案 D
解析 DNA复制在间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在后期,A错;染色单体形成于间期,出现于前期,细胞板的出现在末期,B错;着丝点的分裂在后期,DNA的加倍在间期,C错;核膜的溶解在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也是在前期,D对。
14.如图是某实验小组观察1000个处于有丝分裂的分裂期的洋葱根尖细胞而绘制的统计图。据图对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
A.洋葱根尖细胞大多数处在细胞周期的分裂期
B.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相对持续时间的长短是前期>末期>中期>后期
C.在图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时期可以观察到染色体的联会现象
D.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数量和DNA含量最多的时期是后期
答案 B
解析 洋葱根尖分生组织中,处于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数目和该时期所用的时间呈正相关。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相对持续时间最长,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由题图可以看出,图中有丝分裂的分裂期细胞数目前期>末期>中期>后期,故在细胞周期中,相对持续时间的长短是前期>末期>中期>后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消失。
15.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道板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结构
B.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的过程需要解旋酶参与
C.有丝分裂中期,发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D.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短
答案 B
解析 赤道板是指与纺锤体的中轴相垂直的平面,类似地球的赤道故名赤道板,是一个假想的平面,并不存在,而细胞板是在赤道板位置上出现的细胞结构,故A项错误;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等酶的参与,故B项正确;有丝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不发生联会,减数分裂中期,发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故C错误;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长,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55分)
16.[2016·烟台模拟](19分)下面是有关细胞分裂的四个图像,甲图是某二倍体(2n=6)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显微照片。请据图作答:
(1)乙和丙是某同学根据甲图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等特点而绘制的示意图,乙和丙是否正确?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图中A、B两个细胞对应于丁图的时期分别是________(填小写字母)。
(3)图丁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观察到的生长点细胞中,大多数细胞处于________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丁图对应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变化,则CD段对应的时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丙图细胞所代表的动物基因型为AaBb,则该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正确,分裂方式不对,因为甲图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而乙图表示的是减数分裂;细胞形态不对,甲图是植物细胞,而丙图表示的是动物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对
(2)c、d
(3)DNA复制(或染色体复制) 着丝点分裂
(4)间 间期的时间最长
(5)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6)AB,ab或Ab,aB
解析 (1)甲图为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图像,其中任何一个细胞的分裂都符合有丝分裂的特点;乙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像,所以不正确;丙图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图像,且染色体数目和甲图细胞中不符,应为6条。
(2)A、B两个细胞分别为有丝分裂中期和后期的图像,A细胞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DNA分子,B细胞每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因此应分别对应丁图的c、d。
(3)图丁中的AB段是细胞分裂间期的S期,属于DNA合成时期;CD段是每条染色体DNA减半的时期,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使一条染色体变成了两条染色体。
(4)由于细胞分裂间期远远长于细胞分裂期,因此观察时大多数细胞处于间期。
(5)CD段发生了着丝点的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这一行为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6)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实际只能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要注意仔细区分。
17.(21分)下图中甲表示洋葱根尖的不同区域;乙表示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变化;丙呈现的是细胞分裂过程中一种物质的形态变化。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分裂的细胞集中在哪一区域?[ ]________。该区域的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
(2)研究表明细胞的呼吸速率在各时期是不同的,c阶段后期耗氧量最多,这与分裂期需要大量的________相适应。
(3)乙图表明细胞分裂过程中核糖体功能较活跃的时期是________(填字母),这表明在该时期进行了大量的________的合成。
(4)丙图呈现了一种物质形态变化过程,该过程的物质变化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形态变化可描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观察有丝分裂实验时,我们发现即使操作正确,也难以看到很多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③ 分生区 线粒体 (2)ATP(能量)
(3)a、c 蛋白质
(4)染色体复制(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5)分裂间期时间远远长于分裂期时间
解析 ①是成熟区,②是伸长区,③是分生区,④是根冠。根细胞没有叶绿体,细胞器中只有线粒体产生ATP;细胞呼吸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核糖体合成蛋白质需要mRNA为模板,故a、c时期较活跃;①→②表示染色体复制,②→③表示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分裂间期时间远远长于分裂期时间,故视野中主要看到的是分裂间期的细胞。
18.(15分)如图所示是玉米根尖某部位细胞在增殖过程中,经秋水仙素处理之前及以后的细胞内核DNA含量变化曲线图。回答以下问题:
(1)洋葱根尖某部位细胞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b段核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的比为________。
(3)确切地说,秋水仙素在图中________点之后开始发挥作用。
(4)图中所示的时间段内,如玉米根尖该部位细胞均发生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则h点对应时刻的细胞数是a点对应时刻细胞数的________倍。
(5)请在下面的坐标内绘制出ch段细胞内染色体(质)数与核DNA分子数比值的变化曲线图。
答案 (1)分生区细胞
(2)2∶1或1∶1
(3)d
(4)4
(5)如图
解析 (1)根尖部位具有增殖能力的为分生区细胞。
(2)图中a~b段包括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前期和中期核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之比为2∶1,后期核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之比为1∶1。
(3)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而纺锤体在前期形成。
(4)图中DNA复制了三次但细胞只分裂了两次,故h点对应时刻的细胞数是a点对应时刻细胞数的4倍。
(5)从DNA复制结束到着丝点断裂之前,核DNA分子数是染色体(质)数的两倍,即染色体(质)数与核DNA分子数的比值为1和0.5,图见答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特训:43胚胎工程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特训:43胚胎工程 Word版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特训:39酶的应用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特训:39酶的应用 Word版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特训:29免疫调节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特训:29免疫调节 Word版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