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特训题 Word版含解析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特训:23人类遗传病 Word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特训:23人类遗传病 Word版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关于人类“21三体综合征”“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和“唇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由基因突变引发的疾病
B.患者父母不一定患有该种遗传病
C.可通过观察血细胞的形态区分三种疾病
D.都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检测是否患病
答案 B
解析 三种病的病因与检测方法比较如下: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先天性疾病是遗传病,后天性疾病不是遗传病
B.家族性疾病是遗传病,散发性疾病不是遗传病
C.遗传病发病的根本原因是遗传因素,但在不同程度上受环境因素影响
D.遗传病是经遗传因素发挥作用的传染病
答案 C
解析 大多数遗传病是先天性疾病,但有些遗传病在个体生长发育到一定年龄才表现出来,后天性疾病不一定不是遗传病;家族性疾病可能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也可能与遗传物质无关,故家族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但受环境的影响。
3.如图为某男性的一个精原细胞示意图(白化病基因为a、色盲基因为b),该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生了一个白化兼色盲的儿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男性的某些体细胞中可能含有4个染色体组
B.该夫妇所生儿子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母亲
C.该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儿子的概率是3/16
D.若再生一个女儿,患病的概率是1/16
答案 D
解析 由精原细胞的示意图可知: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基因型是AaXbY,在有丝分裂后期可以含有4个染色体组,A正确;儿子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母亲,B正确;根据题意可知母亲的基因型为AaXBXb,正常儿子的概率=不患白化病的概率×色觉正常儿子的概率=(3/4)×(1/4)=3/16,C正确;女儿患病的概率=1-(不患白化病的概率×女儿中色觉正常的概率)=1-[(3/4)×(1/2)]=5/8,D错误。
4.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可能导致患遗传病
B.人类遗传病就是指染色体变异或染色体上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C.产前羊水检查只能查出基因病,查不出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D.体内不携带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就不会患遗传病
答案 A
解析 遗传病指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病症,基因突变导致遗传物质改变,可能引起一定的性状改变;人类遗传病除染色体的变化,也可以是线粒体中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产前羊水检查可通过检查羊水中细胞内染色体形态结构,从而查出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体内不携带致病基因,但可能是染色体缺失或其他变化引起遗传病。
5.[湖南十二校联考]如图为先天性愚型的遗传图解,据图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发病原因为减数分裂异常,则患者2体内的额外染色体一定来自父亲
B.若发病原因是减数分裂异常,则患者2的父亲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发生了差错
C.若发病原因为减数分裂异常,则患者1体内的额外染色体一定来自其母亲
D.若发病原因为有丝分裂异常,则额外的染色体是由胚胎发育早期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不分离所致
答案 C
解析 A项,若发病原因是减数分裂异常,则患者2体内的额外染色体一定来自父方,是父方在减Ⅱ后期可能发生了差错导致的,A正确;B项,若发病原因为减数分裂异常,是父亲在减Ⅱ后期可能发生差错导致的,B正确;C项,患者1体内的额外染色体可能来自其母,也可能来自其父,C错误;D项,若发病原因为有丝分裂异常,则额外染色体是由胚胎发育早期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不分离所致,D正确。
6.[2016·珠海测试]如图是某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Ⅲ9的致病基因只来自Ⅱ6,其中Ⅲ7和Ⅲ8是双胞胎,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Ⅱ4带有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
C.如果Ⅲ7和Ⅲ8为异卵双生,Ⅲ7为携带者,则Ⅲ8为携带者概率为1/4
D.如果Ⅲ7和Ⅲ8为同卵双生,Ⅲ7为携带者,则Ⅲ8和Ⅲ9婚配,后代患病概率为1/2
答案 D
解析 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判断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根据“Ⅲ9的致病基因只来自Ⅱ6”可知,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遗传病,A项错误,由于交叉遗传的特点,Ⅱ4带有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00%,B项错误;如果Ⅲ7和Ⅲ8为异卵双生,Ⅲ7为携带者,则Ⅱ4一定是携带者,则Ⅲ8为携带者的概率为1/2,C项错误;如果Ⅲ7和Ⅲ8为同卵双生,Ⅲ7为携带者,则Ⅲ8也是携带者,Ⅲ8和Ⅲ9婚配,后代患病概率为1/2,D项正确。
7.已知控制某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人类X、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图甲表示某家系中该遗传病的发病情况,则Ⅰ1的有关基因组成应是乙图中的( )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根据分析该病为显性遗传病,控制某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人类X、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可知健康的男性Ⅱ2的基因型为XaYa,则其患病的父亲Ⅰ1的基因型为XAYa,而人类的X染色体比Y染色体大,所以B图符合题意。
8.[2016·安徽“江南十校”联考]某致病基因b与其正常基因B中的某一特定序列,经限制酶A切割后产生的片段如图1 (bp表示碱基对),据此可进行基因诊断;图2为某家庭有关该病的遗传系谱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2中Ⅱ-1的基因型为bb,其致病基因来自双亲
B.图2中Ⅰ-2基因诊断会出现142bp、99bp、43bp三个片段
C.图1中限制酶A的作用结果能体现酶的专一性特点
D.对家庭成员进行基因诊断还可用DNA分子杂交技术
答案 A
解析 该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1的基因型为bb,推断双亲为Bb;也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病,XⅡ-1的基因型为XbY,则其致病基因来自母亲XBXb,A错;Ⅱ-2的基因型可能为Bb,B基因被限制酶A切割出现99bp、43bp两个片断,b基因被限制酶A切割出现142bp片断,B正确;限制酶A能识别B基因的特定脱氧核苷酸系列并进行切割,不能识别b基因进行切割,体现限制酶的专一性,C正确;可以用b基因作为基因探针,与DNA样品进行杂交,根据是否出现杂交带判断是否携带患病基因,D正确。
9.如图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病因示意图,这种疾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对这一图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的直接病因是患者肝细胞膜上的脂质受体缺失
B.患者的消化道无法将脂质吸收到血液中
C.该病患者细胞内可能有脂质受体基因
D.该病的根本原因是遗传信息发生了改变
答案 B
解析 图中显示,正常人肝细胞膜上有脂质受体,而患者的肝细胞膜上没有脂质受体,说明该病的直接病因是患者肝细胞膜上脂质受体缺失;图中信息并没有显示患者的消化道无法将脂质吸收到血液中;患者的细胞内可能有脂质受体基因,只是该基因没有正常表达;该病是显性遗传病,患者患病是由于正常的隐性基因突变成了显性基因,遗传信息发生了改变。
1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10000人)的遗传病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代代相传,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较低。下表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万人中表现情况统计表(甲、乙病均由核基因控制)。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要了解甲病和乙病的发病率,应对患甲病的家庭进行调查并进行系谱分析
B.根据统计表,甲病最可能是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
C.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因为调查显示乙病中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D.若要快速检测正常人群中的个体是否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可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实现
答案 A
解析 要了解甲病和乙病的发病率,应该在该地区人群进行调查,A错;甲病发病率较高,男女发病率相当,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正确;调查显示乙病中男患者多于女患者,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C正确;要快速检测正常人群中的个体是否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可以将乙病基因作为基因探针,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如果有患病基因,则会与基因探针形成杂交带,D正确。
11.对图1中Ⅰ-4号个体进行基因检测,将含有该遗传病基因或正常基因的相关DNA片段各自用电泳法分离。正常基因显示一个条带,患病基因显示为另一个不同的条带,结果如图2。下列有关分析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图2中的编号c对应系谱图中的4号个体
B.条带2的DNA片段含有该遗传病致病基因
C.8号个体的基因型与3号个体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
D.9号个体与该遗传病携带者结婚,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4
答案 D
解析 由图4号为患者,其父母1和2号正常,可判断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果是伴X隐性遗传病,4号是患者XaXa,其父亲1号应该XaY患病,而实际没有,所以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结合图2 abcd中abd都具有条带1和2,c只有条带2,图1中123号正常,4号患病,可知4号对应的应该是c,只有条带2,且条带2 DNA片段有致病基因,所以AB正确;根据图1可知,设正常基因为A,致病基因为a,那么1号和2号的基因型均为Aa,4号为aa,从7号(aa)可以推知5号和6号的基因型均为Aa,那么8号可能有的基因型为AA(1/3)或Aa(2/3),3号基因型为Aa,8号个体的基因型与3号个体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9号可能有的基因型为AA(1/3)或Aa(2/3),与一个携带者(Aa)结婚,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4×2/3=1/6。
12.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在大脑中高度表达的蛋白质CDKL5是神经元树突发育和形态发生所必需的。如果位于X染色体上的CDKL5基因发生突变,则儿童患有智障,这种疾病称为“雷特综合症(Rett syndrme)”。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雷特综合症属于单基因遗传病,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
B.CDKL5异常很可能引起神经发育异常和功能障碍
C.CDKL5是神经递质
D.CDKL5基因发生突变可影响神经元细胞间的兴奋传递
答案 C
解析 雷特综合症是由X染色体上的CDKL5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属于单基因遗传病,而伴X染色体遗传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A项正确;蛋白质CDKL5是神经元树突发育和形态发生所必需的,故CDKL5异常很可能影响神经元细胞间的兴奋传递,从而引起神经发育异常和功能障碍,B、D项正确;蛋白质CDKL5与树突发育有关,而神经递质是由轴突分泌的,C项错误。
13.下面是某家族中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甲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Ⅱ-4是杂合子
C.Ⅱ-2不含有甲病基因
D.若Ⅲ-4与Ⅲ-6结婚,后代中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1/4
答案 D
解析 Ⅱ-4×Ⅱ-5→Ⅲ-7,可推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4×Ⅱ-5→Ⅲ-6,可推知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由Ⅱ-4×Ⅱ-5→Ⅲ-7和Ⅱ-4×Ⅱ-5→Ⅲ-6可知Ⅱ-4既携带甲病致病基因,也携带乙病致病基因,B正确。Ⅱ-2不患甲病且其不含有甲病致病基因,C正确。就甲病分析:Ⅲ-4与Ⅲ-6婚配后代患甲病的概率=1/2,不患甲病概率=1/2;乙病分析:Ⅲ-4与Ⅲ-6婚配子代患乙病的概率=1/2,不患乙病概率=1/2;综合分析Ⅲ-4与Ⅲ-6婚配子代只患一种病的概率=1/2×1/2+1/2×1/2=1/2,D错误。
14.[2016·山东日照高三模拟]下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甲病基因用A或a表示,乙病基因用E或e表示,其中有一种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男性人群中隐性基因a占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个体2的基因型是EeXAXa
B.个体7为甲病患者的可能性是1/600
C.个体5的基因型是aaXEXe
D.个体4与2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3
答案 D
解析 根据1号与2号正常,其女儿5号患有甲病,可以判断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乙病为伴X遗传。根据1号与2号正常,其儿子6号患有乙病,可进一步判断乙病为隐性遗传病。个体1、2的基因型分别为AaXEY、AaXEXe,个体5的基因型是aaXEXe或aaXEXE,个体4的基因型是A_XEX-,与2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1/2)=1/3;男性人群中隐性基因a占1%,则A的基因频率为99%,人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99%)2,Aa的基因型频率为2×99/10000,3号的基因型为AA或Aa,其中Aa的可能性为2/101,4号为Aa的可能性为2/3,则个体7为甲病患者的可能性是(2/101)×(2/3)×(1/4)=1/303。
15.某女患有某种单基因遗传病,下表是与该女有关的部分亲属患病情况的调查结果。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该女的母亲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
C.该女与正常男子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为1/4
D.其妹妹和舅舅家表弟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
答案 C
解析 从表格分析得知,父母患病而妹妹正常,说明该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母亲一定是杂合子,其舅舅家表弟和妹妹正常,基因型一定相同,而该女与正常男子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2/3×1/2×1/2=1/6。
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55分)
16.(17分)某两岁男孩(Ⅳ5)患黏多糖贮积症,骨骼畸形,智力低下,其父母非近亲结婚。经调查,该家庭遗传系谱图如下。
(1)根据已知信息判断,该病最可能为________染色体上________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Ⅳ5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第Ⅱ代中的________号个体。
(3)测定有关基因中,父亲、母亲和患者相应的碱基序列分别为:
父亲:……TGGACTTTCAGGTAT……
母亲:……TGGACTTTCAGGTAT……
患者:……TGGACTTAGGTATGA……
可以看出,产生此遗传病致病基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是由于DNA碱基对的________造成的。
(4)黏多糖贮积病是一种高致病性、高致死性的遗传病。其致病机理是水解黏多糖的酶缺失,导致黏多糖沉积于细胞内的________中,进而影响多种组织细胞的正常功能。
(5)为减少黏多糖贮积症的发生,该家族第Ⅳ代中的________(填写序号)应注意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进行产前诊断时可以抽取羊水,检测胎儿脱落上皮细胞的________。
答案 (1)X 隐性 (2)3 (3)基因突变 缺失 (4)溶酶体 (5)2、4、6 致病基因(或相关酶的活性)
解析 (1)由Ⅲ1×Ⅲ2→Ⅳ1可推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整个家族中每代只有男性患病,所以致病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2)Ⅳ5的致病基因Xa来自Ⅲ3(Ⅲ4正常),Ⅲ3的Xa来自Ⅱ3(Ⅱ2正常)。
(3)分析父亲、母亲、患者的碱基序列,可知,该病是由于碱基TC的缺失导致的,属于基因突变。
(4)水解黏多糖的酶缺失,导致黏多糖沉积于细胞内的溶酶体中。
(5)Ⅳ1是患者,他的致病基因来自Ⅲ2,Ⅲ2可能会把致病基因传给Ⅳ2;Ⅳ5是患者,他的致病基因来自Ⅲ3,Ⅲ3可能会把致病基因传给Ⅳ4;Ⅲ7是患者,他的致病基因Ⅱ3,Ⅱ3可能会通过Ⅲ5把患者基因传递给Ⅳ6,故Ⅳ代中的2、4、6应注意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可以抽取羊水,检测胎儿脱落上皮细胞的致病基因。
17.[湖南怀化二模](21分)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或唐氏综合症,患者智能低下、体格发育迟缓、面容特殊,是人类染色体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发生率约1/700,母亲年龄愈大,后代本病的发病率愈高。人21号染色体上特有的短串联重复序列(一段核苷酸序列)可作为遗传标记对21三体综合征做出快速的基因诊断(遗传标记可理解为等位基因,三条染色体共有三个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现有一21三体综合征患儿,其遗传标记的基因型记为NNn,其父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nn,母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Nn。
(1)若该21三体综合征患儿为男孩,其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从变异类型分析,此变异属于________。出现此情况是双亲中________的第21号染色体在减数第________次分裂中未正常分离,其减数分裂过程如图,在图所示细胞中,不正常的细胞有________。
(2)21三体综合征、镰刀型细胞贫血症都能用光学显微镜检出,检测材料分别是人体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21三体综合征患者很常见,而20、19、18等染色体三体综合征却很少见,你认为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发现,21三体综合征男性患者多不育,女性患者可产生后代,早期干预基本能正常生活,问某女性21三体综合征患者(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NNn,减数分裂时三条染色体两条配对,一条成单)减数分裂理论上可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与正常个体婚配,后代患三体综合征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基于很高的患病比例,所以要做好产前诊断。
答案 (1)45+XY 染色体数目变异 母亲 二 DE
(2)正在分裂的细胞 血液(或红细胞)
(3)其它染色体三体可能会造成严重疾病使个体在胚胎时期就流产死亡
(4)N∶NN∶Nn∶n=2∶1∶2∶1 1/2
解析 (1)该患儿是21三体综合征的男孩,是常染色体多了1条,应是45+XY,该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因为其父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nn,母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Nn,该患儿是NNn,应是母亲减数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未移向两极,产生了NN的卵细胞,在图中B较大产生的卵细胞D和第二极体E是不正常的。
(2)21三体综合征要想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需要用正在分裂的细胞,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应用红细胞观察。
(3)21三体综合征患者很常见,而20、19、18等染色体三体综合征却很少见,可能原因是其他染色体三体可能会造成严重疾病使个体在胚胎时期就流产死亡。
(4)某女性基因型为NNn的21三体综合征患者,可以产生N∶NN∶Nn∶n =2∶1∶2∶1的配子,由配子可知该女子与正常个体婚配,后代患三体综合征的比例为1/2。
18.[2016·陕西西工大附中](17分)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是由正常的血红蛋白基因(HbA)突变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HbS)引起的。在非洲某地区,出生婴儿有4%的人是该病患者(会在成年之前死亡),有32%的人是携带者,不发病但血液中有部分红细胞是镰刀型。
(1)下图是该地区的一个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家族的系谱图。
据系谱图可知,HbS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Ⅱ-6的基因型是________,已知Ⅱ-7也来自非洲同地区,那么Ⅱ-6和Ⅱ-7再生一个孩子,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概率是________。
(2)Ⅱ-6和Ⅱ-7已经怀孕,若孩子尚未出生,可以采用________方法诊断是否患病。若孩子已出生,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________________,即可诊断其是否患病。
(3)下图是正常人和患者血红蛋白基因的部分片段。
该基因突变是由于正常血红蛋白基因中的________碱基对发生了________,这种变化会导致血红蛋白中1个氨基酸的变化。HbA基因突变为HbS基因后,恰好丢失了一个MstⅡ限制酶切割位点。用MstⅡ限制酶切割胎儿DNA,然后用凝胶电泳分离酶切产物片段,片段越大,在凝胶上离加样孔越近。用荧光标记的CTGACTCCT序列与分离产物杂交,荧光出现的位置可能有图所示三种结果。若出现________结果,则说明胎儿患病;若出现________结果,则说明胎儿是携带者。
答案 (1)常 HbAHbA或HbAHbS 1/18
(2)羊水检查(基因诊断) 红细胞形态
(3)T//A 改变 B C
解析 (1)Ⅰ-1和Ⅰ-2都不患病,生下Ⅱ-4患病,为隐性遗传病。假设HbS位于X染色体,则Ⅱ-4患病,其父亲Ⅰ-2一定患病,图谱没有,HbS位于常染色体。Ⅰ-1和Ⅰ-2基因型都是HbAHbS,则其子女为:1HbAHbA∶2HbAHbS∶1HbSHbS,Ⅱ-6的基因型是HbAHbA或HbAHbS。Ⅱ-6和Ⅱ-7再生一个孩子,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Ⅱ-6和Ⅱ-7基因型都必须是HbAHbS。Ⅱ-6是HbAHbS概率为2/3,Ⅱ-7是HbAHbS概率为(32%)/(1-4%)=1/3,Ⅱ-6和Ⅱ-7再生一个孩子,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概率是:2/3×1/3×1/4= 1/18。
(2)Ⅱ-6和Ⅱ-7已经怀孕,若孩子尚未出生,可以采用羊水检查(基因诊断)方法诊断是否患病。该病红细胞形态异常,可用显微镜观察判断。
(3)据图分析,该基因突变是由于正常血红蛋白基因中的T//A碱基对发生了改变,导致血红蛋白中1个氨基酸的变化。因为HbA(正常)基因有MstⅡ限制酶切割位点,其酶切产物片段最小,HbS(患病)基因丢失了一个MstⅡ限制酶切割位点,其酶切产物片段最大。A杂交带离样孔最远,说明酶切产物片段最小,A样品基因型为HbAHbA(正常纯合子)。B杂交带离样孔最近,酶切产物片段最大,为HbS(患病)基因,B样品基因型为HbSHbS(患者)。C样品杂交带1条近,1条远,样品基因型为HbAHbS(携带者)。
遗传病
21三体综合征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唇裂
病因
染色体数目变异
基因突变
多基因遗传病
检测方法
光学显微镜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
基因检测;光学显微镜观察红细胞形态
基因检测
父母是否患病
不患病
不确定
不确定
家系成员
父亲
母亲
妹妹
外祖父
外祖母
舅舅
舅母
舅舅家表弟
患病
√
√
√
正常
√
√
√
√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特训:43胚胎工程 Word版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特训:39酶的应用 Word版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特训:29免疫调节 Word版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