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下册灯笼学案
展开一、文题解读
“灯笼”点明了本文的写作对象,又是文章的行文线索。
二、作者作品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主要作品有《羽书》《难老泉》《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等。
三、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吴伯箫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略有改动。20世纪30年代中期,国内形势严峻,一方面,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其妄想吞并中国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另一方面,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决心坚定,老百姓要求抗日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写下了散文《灯笼》,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保家卫国的情怀和时代担当。
四、字词积累
1.字音:
神龛(kān) 争讼(sòng) 斡(wò)旋 怅惘(chàng wǎng) 点缀(zhuì) 羡慕(xiàn mù) 幽悄(qiǎ) 星阑(lán) 燎(liá)原 铿(kēng)然 熙(xī)熙然 马前卒(zú)
2.词义:
争讼:因争论而引起诉讼。
斡旋:调停,调解。
熙熙然:温和欢乐的样子。
静穆:安静庄严。
怅惘:惆怅迷惘;心里有事,没精打采。
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世的方法、道理和经验。
垂珠联珑:悬挂、装饰有连串珠玉宝石,形容宅第的奢华。
幽悄 :幽深寂静。
马前卒:比喻在前面奔走效力的人。
五、课文结构
开篇说“火”,为写“灯笼”做铺垫
话说灯笼:欣喜怀念
祖孙夜行:长幼情笃
主体说“灯笼” 母亲吩咐:母子情深 喜爱灯笼
乡俗还愿:慰藉路人 家国情怀
灯笼 元宵张灯:飞扬青春
族姊远嫁:岁月沧桑
纱灯描红:雅致单纯
联想献帝:历史况味
挑灯看剑:杀敌卫国
结尾说“火”——保家卫国
六、课文主旨
本文以自由的散文化笔法,抒写了作者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有孩童心性、亲人往事、乡情民俗、诗词典故等,从不同方面写了“灯笼”对于作者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表达了作者想要保家卫国的志向。
七、写作特色
1.以小见大。文中的“灯笼”是作者早年乡村生活中的微小事物,作者描写的祖父、母亲也是微末之人,记述的事件也都是细碎之事,在细小的事物中作者抒写了自己细微的情感。作者从小处写起,小中见大,由一家一村延及天下,由一时一事延及历史,由个人延及社会。最后所述国家之事、所述壮烈之情,才是作者真正的写作主旨。
2.双线并行。本文依据标题“灯笼”聚合各种材料,所有细小事件无不与“灯笼”相关,“灯笼”是明线。情感是课文的暗藏线索,作者依据情感线索安排材料次序,恰当地谋篇布局。每一次叙述都联结着情感的表达,作者对大部分段落中描写的早年乡村生活充满深情,延伸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表达激情,文末则表现出最高亢、最激越的感情。
【重点01】结合全文,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④ 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⑤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重点02】课文怎样综合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课文将描写、叙述、议论和抒情融于一体,自然而然地交错进行,创造了散文的艺术境界。
第1段开头说:“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是议论。接下来说“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是叙述。叙议结合,十分自然。
第2段叙述早年乡村“灯笼”的一个个影像,末了说:“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这是议论,既总结这一段的内容,又表明脑中相关记忆之丰满,表达一种怀念的情感。
第3段叙述祖父外出半夜回家的情景,最后说: “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这是议论,如前所述,“静穆”写出了环境氛围,“思慕”抒发了深厚的情感。
第11段在叙述“塞外点兵” “吹角连营” “将军在挑灯看剑”以及历史上几位保家卫国将领之后,顺势发出誓言:“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这是议论,抒发情感,表明心愿。
最后一段是议论,顺承上一段的意思进一步抒情明志,强化了课文的主题,提升了思想境界。
总之,课文不论是描写、叙述、议论,还是抒情,都是自然融洽地过渡转换的,丝毫不见生硬的拼凑。
【重点03】分析并评价第11段所表现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灯笼
灯笼是一种笼状灯具。其外层多以细蔑或铁丝等制骨架,而蒙以纸或纱类等透明物,内燃灯烛。供照明、装饰或玩赏。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走马灯
古称蟠螭灯(秦汉)、仙音烛和转鹭灯(唐)、马骑灯(宋),汉族特色工艺品,亦是传统节日玩具之一,属于灯笼的一种。常见于元夕、元宵、中秋等节日。灯内点上蜡烛,烛产生的热力造成气流,令轮轴转动。轮轴上有剪纸,烛光将剪纸的影投射在屏上,图象便不断走动。因多在灯各个面上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故名走马灯。走马灯内的蜡烛需要切成小段,放入走马灯时要放正,切勿斜放。由于走马灯仿佛几个人在你追我赶,也用来比喻来往穿梭不停的事物。
根据拼音写汉字。
wò( )旋 争sòng( ) 静mù( ) 乡shēn( )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领域 洪亮 危险 张灯结彩
B.虚惊 华贵 观赏 富贵荣华
C.锵然 燎原 褪色 人情事故
D.神龛 怅惘 仿佛 斗方大字
3.选词填空。
① 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______ (焚/ 梵)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
② 假定是暖融融的春______ (霄/ 宵),西宫南内有人在趁了灯光调绿嘴鹦鹉……
4. 关于课文,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灯笼》的作者是当代散文家、教育家吴伯萧,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
B.这篇课文以“灯笼”为小的突破口,体现出作者的家国情思。文章语言平淡隽永,但蕴藏着丰富的情感,传达出那个时代的“正能量”。
C.文中主要有两种感情基调:深情,激情。对大部分段落描写早年乡村生活,充满深情;到最后延伸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塞外点兵,吹角连营,挑灯看剑,仍是“灯笼”,却是另一种景象,表达出激情豪情。
D.文中第十段写了“处境可悯”的汉献帝,以一个末代皇帝,国破家亡的惨状,激励中华儿女的抗争之心。
5.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B.眼前的一切都被浓浓的大雾笼罩着,混沌一片,扑朔迷离,什么都看不清。
C.对于作文中出现错字和病句,很多同学不以为然,认为这些问题不必太较真。
D.传统的古筝乐被分为南北两派,现一般分为九派,其曲目及演奏方法各有千秋。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中国民间,最深广的文化,莫过于“年文化”了。中国人过年,与农业关系较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实际是一种努力生活化的 理想,一种努力理想化的生活。
①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过年是非要强化不可的了
②这生活与迷人的理想混合在一起,便有了年的意味
③年在农闲时,便有大把的日子可以折腾
④一切好吃好穿好玩以及好的想法,都要放在过年上
⑤在过年的日子里,生活被理想化了,理想也被生活化了
⑥年又在四季之始,生活的热望熊熊燃起
A.②⑤④③⑥① B.⑤③④②⑥① C.③⑥①④⑤② D.①④③②⑥⑤
7.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乡间的庙会
林 莽
①在华北的农村,有一种传统的习俗,每个村子每年都有定时的庙会。相邻的村子不会同时举行,在相对的农闲时节,它们各有自己的节日。
②每逢庙会时节,村里张灯结彩,空地上用苇席搭起了戏台,台口用彩绸装饰,大红大绿的别有一番情趣。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乡村还没有电灯,几只比马灯大许多的汽灯挂在戏台上,把乡村里平淡的日子都照亮了。
③庙会一般是三两天,每家都有亲友从四面八方的村子里来,他们套了牛车或牵了毛驴儿,穿上节日里的衣裳,篮子里的饽饽是点了红点的。这种走亲家,人们称它为“上庙”。穿了新装的孩子们把村子装点得鲜活了起来。商家和小贩们也赶了来,为乡村里的节日增加了另一种氛围。庙会上有卖艺的,有卖衣服和布匹的,还有卖居家用品和各种农具的。我记忆最深的是吹糖人,还有卖芝麻糖和甘蔗的。庙会要比人们重视的春节、八月十五等传统的节日更具交往性和商业性。
④在乡村的那几年,我和大人们赶过几次庙会。一早起就等着来接的车了。在乡间的土路上,木轮的大车上铺了苇席和棉被,女人和孩子们摇晃在上面,听着木轴发出的吱呀声和车把式悦耳的吆喝声。车把式们抱了结着红缨子的鞭子,有的跟车走在路边上,有的坐在车辕上。拉车的牲口也在脑门上结了红缨络。人们相互应答着,这是一年一度的乡村里的节日,它点缀着质朴而平和的乡村生活。
⑤五岁那年家乡的庙会在我记忆里留下了终生难忘的两件事:一是自己买了第一本书,另一件是第一次看了“鬼戏”。
⑥那是一本薄薄的小人书,一毛二分钱。书中讲的是战国时的故事,书名叫《一鼓作气》。我被封面上的战旗和战车吸引,天天拿着从庙会上买的木刀木枪,编撰着从戏台上看来的故事。那是我的第一本书,我把它保存了许多年。
⑦庙会上最吸引人的是唱戏了,河北梆子那嘹亮的唱腔和急促的伴奏声划过夜空,老远就能听见了。无论春夏秋冬,台下总是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人。孩子们为了看得清楚,很早就用条凳占上了地方。开场锣鼓响过三遍,戏才真的开始了。往往开头总是一两段折子戏,然后才是正戏。最吸引孩子们的不是戏的内容,而是那些奇异的戏剧服饰,武将的靠背旗和长长的雉鸡翎,花旦的凤冠,还有丑角的花脸。许多戏的内容都已经忘光了,唯有一场鬼戏至今还深深地印在脑海中。那戏的名字叫《狮子楼》,讲的是《水浒传》中的故事。戏台上的汽灯都调得很暗,台上用酒点上了几簇鬼火,那蓝色的火焰后面不时地闪出武大郎青色的脸。我至今还记得,因为恐怖我紧紧抓住了大人的手,那几簇蓝色的火焰跳动得几乎让灵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⑧乡村的生活在孩子们的心中是平静的,它那明媚的阳光、土地与炊烟般的质朴让孩子们无所牵挂。白天和夜晚把孩子们的心截然地分开,那是不同的两个世界,在我们的想象中,夜将神秘的事物掩盖起来,那些黑暗中大地的絮语,那些闪动的遥远的星星,使我们总是充满了幻想。
⑨不知为什么,在乡村的记忆中,我总有一股无名的哀伤,即使在高亢的戏剧的唱腔中,我也能听到它的存在。它幽幽地飘荡在大地上,或许,这就是华北原野上的“燕赵悲歌”,它神秘地在人们心中无尽地盘桓,已有几千年。
(1)本文写的是乡间庙会,简要说出全文围绕“庙会”行文的思路。(每空须有“庙会”二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对“路上”景象的描写生动形象,富有情趣,试举一例进行分析。
(3)从文中看,庙会以哪些主要内容“点缀”着“质朴而平和的乡村生活”?你怎样理解作者今天对“庙会”的认识?(不超过150个字)
斡 讼 穆 绅
C
3. ①焚 ②宵
4.D
5. D
6.C
7.(1)介绍乡间庙会 回忆儿时赶庙会的经历 由庙会引发的思考
(2)女人和孩子们在大车上“摇晃”,而且是听着“悦耳的吆喝声”“摇晃”。这样,不仅写出了他们因路不平坐不稳而“摇晃”的情形,又写出了他们去赶庙会时的愉悦心情。
(3)主要内容:走亲家、做买卖、看戏。认识示例:①作者今天对庙会的认识比儿时对庙会的认识更加深刻,作者为多少年来农民生活的贫乏而感到哀伤。②表现了作者对农民生活状态的关注与同情。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认知“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
2.体会“以小见大”的写法,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分析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3.体会作者对灯笼的情感,领会并学习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1.重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认知“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
2.难点:体会“以小见大”的写法,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分析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灯笼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灯笼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超市,基础过关,学习研讨,拓展提升,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核舟记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核舟记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文题解读,作者作品,背景链接,字词积累,课文结构,课文主旨,写作特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灯笼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灯笼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