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苏教版第二节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苏教版第二节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节主要讲述食物的消化过程,通过学生实验:了解口腔对淀粉的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作用,通过分析与讨论:了解胃对蛋白质的消化作用,通过演示实验:了解胆汁对脂肪的消化作用,最后,总结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概述食物的消化过程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体合作能力、思维能力。
(2)通过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向学生渗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三大营养物质(淀粉、脂肪、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教学难点:对探究实验的过程的理解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课堂展示小游戏拿卡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复习复述消化道的组成。游戏结束导入新课提出疑问“为什么有的人干吃不胖,有的人却喝凉水都长肉”?带着这样的说法走入我们今天的课堂内容看我们能否解决这个疑问(这样做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加深印象)
讲授新知
食物的消化:物理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胃肠的蠕动等。
化学消化:在消化酶的作用下,食物逐步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酶: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有机物,也称为生物催化剂。(在一定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PH下)
演示探究实验:食物在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
【学生活动】 让学生咀嚼馒头,尝尝味道。由馒头变甜这一现象引导学生看完实验操作之后进行各小组同时讨论:
(1)、为什么是放在37度的温水中?
(2)、在馒头消化的过程中,牙齿、舌、唾液各起怎样的作用?
(3)、细嚼慢咽和狼吞虎咽哪种进食方法更好?为什么?
【教师活动】教师深入到学生的活动中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合作共同归纳出结论。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实验现象,对学生的结论做出合理评价。
【学生活动】各小组展示实验结果,同时进行交流,得出结论。
4.【学生活动】学生自学食物在胃中的消化和食物在小肠中的消化,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通过观察,小组讨论总结胃液和胆汁的作用,说出胃液对蛋白质有消化作用,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
【板书】三大类营养物质的消化
(1)淀粉的消化过程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2)脂肪的消化过程
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脂肪酸
(3)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蛋白质 多肽 氨基酸
巩固新知:
【学生活动】根据表中内容讨论
1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液有哪些?它们主要在哪里进行的?
2有肝病的人为什么少吃油腻食物?
3有些药物常用胶囊包裹起来,有什么好处?
课堂小结:
学生分小组讨论派代表总结本节课收获,老师加以引导
【教师活动】消化就是把一些不能吸收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能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大分子物质被分解成被人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9章 人的食物来自环境第二节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教案,共2页。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