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十二章 第三节 人体感知信息(7)(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89572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人体感知信息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人体感知信息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设计思路,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环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十二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三节 感知信息第1课时 眼与视觉一、教学目标1.概述感觉和感觉器官的含义;描述眼球的结构以及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说出视觉的形成过程及近视的成因和矫正方法,知道近视眼的预防方法。 2.尝试观察瞳孔的大小变化情况,并做出解释。3.体会眼睛对于认识世界的重要性,自觉培养用眼卫生习惯,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同时关爱和帮助有视觉障碍的人。二、设计思路 本节教学采用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以猜成语游戏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体验、表演、动手操作等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自主获取知识,在做科学中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和观察判断、实践创新等多种能力。同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使抽象知识直观化,形象化、生动化,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多更广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眼球的结构与功能;视觉的形成与近视的矫正原理。 2.教学难点:视觉的形成及近视的成因。四、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激趣引题1. 猜成语游戏:出示一些成语的图片,请同学来猜成语。2.引言:眼睛是人的视觉器官。据统计,人体从外界获取的信息有80%以上来自眼睛。因此,眼睛对于人体来说非常重要。我们每位同学都有一双美丽的眼睛,但是,你知道这双美丽的眼睛内部是什么样的?你又是怎样通过眼睛观察到外界事物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这节课我们就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来解释有眼无珠、视而不见、目光短浅这三个与眼睛有段的成语。学生猜成语 兴奋,倾听,跃跃欲试 创设情景,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眼睛的重要性,从而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二)指导探究1.眼球的结构和功能(有眼无珠)(1)观察同学的眼睛,找出眼睛的特点 眼睑、睫毛、泪器、眼肌等结构都是眼睛的一些附属结构,眼睛的最主要部分是眼球。那么眼球由哪几部分结构构成,每一部分又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呢?(2)探究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①观察眼球的结构模型 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由外向内,由前向后。观察时注意结合书中的插图。 ②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了解眼球各组成部分的功能。③播放眼球的结构和功能视频④反馈点拨 对照眼球课件,检测学生自主探究效果,并引导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点。(3)出示眼球、照相机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比较、思考:眼球和装有胶卷的照相机在结构上有哪些相似的地方?你知道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什么吗?2.视觉的形成(视而不见)相机成像的原理和眼球成像的原理是一样的。那么眼球到底是怎样形成物像的?视觉又是如何形成的呢?(1)指导学生对照眼球的结构模型,思考光线进入眼球的路径。提问:我们的视觉最终是在哪里形成的?(2)引导学生观察动画课件,总结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成像→视神经→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形成视觉。(3)出示猫的瞳孔调节图片:猫能通过调节瞳孔的大小使自己在明处和暗处都能看清物体思考:人的瞳孔也能这样吗?瞳孔的调节由眼的哪一部分控制?讨论:1.为什么无论较近还是较远的物体,正常人都能看清?2.当一个人从低头看书到抬头望向远方时,他的晶状体曲度如何变化?3.看近处物体时,眼球处于疲劳状态还是放松状态?3.近视的成因(目光短浅)请患近视的同学谈看物体的特点、感受。那么近视眼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如何进行矫治呢?演示动画课件,引导学生分析近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4.预防近视引导学生谈怎样预防近视? 强调预防为主,课间适当休息自己的眼睛,认真做好眼保健操,让我们每一人都能拥有一双美丽明亮的眼睛。 同桌相互观察,得出眼睛有眼睑、睫毛,眼球,肌肉等。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观察模型,拆卸组装;阅读课本,讨论交流,观察思考,理解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思考,得出: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相当于胶卷。 观察、思考、分析,得出光线进入眼球的路径,理解视觉的形成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思考,讨论,得出瞳孔变化的原因。 讨论、思考,得出结论 谈近视给自己生活和学习带来的不便。观察课件掌握近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谈要做到“三要”、“四不看”。 使学生亲身体验,激发探究欲望。 使学生自己获得感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动手、观察、阅读等多种能力。 培养知识迁移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突破教学的第一个难点。 走进生活,亲身体验,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使学生认识到保护视力的重要性,激发学习近视成因的兴趣,顺利突破教学的第二个难点。进一步体会眼睛对于认识世界的重要性, (三)课堂延伸1.请学生课后体验盲道,感同身受盲人生活的不便,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能尊重和帮助盲人。 倾听,思考感受盲人的痛苦,培养学生爱护盲人的情感。使学习活动由课堂延伸到课外。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人体感知信息教案,共4页。
这是一份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人体感知信息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方法,课前准备,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人体感知信息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