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 区域特征(19)(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289583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区域特征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区域特征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九章 青藏地区 第一节 区域特征 本课题目 授课教师 学 科 班 级 教学目标优化地理图像教学,初中地理教师要发挥地理教科书的地理图像作用,能从图像中获取地理知识。教师在授课时心理要有数,哪个图表反应哪些理信息,应该怎样引导学生看地理图像图表,这都是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应该具有的教学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成果体现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播放青藏地区的风光图片若干,问:请你谈谈对青藏地区的印象?下面就让我们模拟一次雪域高原之旅,旅行之前,熟悉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位置、地形、河流、气候等)二、教学过程(展示教学目标)承转: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相关内容,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祖国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景观,下面同学们阅读教材第85页内容,并结合图9.3“青藏地区的地形”思考一下问题:1.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2.青藏高原的地形及显著的地形特征。3.青藏地区的气候和气候特征。4.太阳辐射强度。5.突出的自然特征。一、世界屋脊学生读教材图文资料,自学、探讨并回答:1.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南至国界。(展示青藏地区的地形图)要求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三座山脉。2. 地形:地形以高原为主。在高原上分布着一系列的山脉,山脉之间是宽广的谷地和盆地。课件依次展示柴达木盆地、藏南谷地和湟水谷地。(学生在教材图中圈画主要地形区)概括青藏地区显著的地形特征:远看是山,近看是川。3. 气候(展示全国气候图)读图发现,青藏地区主要气候类型是高原山地气候。(展示高原山地气候的直方图)读图可总结出气候特点: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全年降水较少。4. 太阳辐射: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有著名的日光城——拉萨。5. 显著自然特征:海拔高,气温低,气候寒冷,可概括为“高寒”。(承转)了解了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特征,下面就让我们开始旅游吧。出行时间:暑期出行方式:乘火车(青藏铁路)携带必备品:选择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携带物品。(提问)说说你准备的物品和原因?(学生)物品:主要有棉衣、墨镜、太阳帽、防晒霜、氧气袋等。原因:棉衣:因昼夜温差大,可以御寒。墨镜、太阳帽、防晒霜:防紫外线。因海拔高,太阳辐射强烈。氧气袋:海拔高,空气稀薄,容易缺氧。(概括)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必需物品,沿着青藏铁路线去欣赏沿途的风景吧。(提供“青藏铁路沿线景点分布图”)。二、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提问)请读教材88页有关图文资料,思考如下问题:1、青藏地区的农业以什么为主?2、畜牧业分布的两大牧区和主要的畜种?3、两大河谷农业区及主要农作物?(学生自学并回答,教师概括补充)1. 青藏地区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出示中国四大牧区图)学生读图找出我国四大牧区,并指出:位于本地区有两大牧区,分别是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且这两个牧区分布着高寒牧场,属于高寒牧区。主要畜种有牦牛、藏绵羊和臧山羊等。(读图)引导学生读“牦牛”的图片,观察其生理特征,并分析原因。学生:牦牛体矮身健,主要适应青藏地区高寒、缺氧、低气压的自然环境。(读图)引导学生读图找出青藏地区的两大农业区——藏南谷地和湟水谷地。(拓展提升)1、河谷农业分布的原因?2、从光照和温差来分析发展河谷农业的优势?(合作探究)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主要妖因素是热量不足。而农业分布在河谷地带的原因:(1)地势较低,气温较高;(2)地形平坦,土质肥沃;(3)紧靠河流,水源充足。(归纳)正是因为上述原因,所以青藏地区喜温凉的农作物(如青稞、豌豆和小麦等)可以很好的在这里生长,且产量极高。(承转)在旅行的过程中,要注意感受西藏地区的民俗风情(主要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考虑)(学生)自学回答1. 衣——藏袍:主要适应当地温差大的气候特点(引导学生阅读教材86页阅读教材“藏袍”)。2. 食——酥油茶、青稞酒、糌粑以及牛羊肉等。(因农业以畜牧业为主)。3. 住——牧区的牛毛帐篷(便于拆卸、搬运和安装)、农区和城镇的平顶碉房(就地取材,防寒保温)。4. 行——传统交通工具是牦牛和藏马(课堂小结)(课堂检测) 动人的画面,震撼的场景,多媒体营造探究情景,,在思考中进入新的学习领域,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产生了学习的动机。 通过分组探究,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教师引导下自主的思考,学会了区域地理环境位置、范围及地形的描述方法,以及读图分析地形特征的能力。1.培养地图的空间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读图、析图,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读图概括分析能力。4.提高学生阅读文字材料和图形的能力,养成学习地理学科的独特方法和习惯。 通过阅读相关图表材料,训练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并说明地势高对气候资源各方面的影响。最终理解地形在青藏地区独特环境形成中的主导作用。1.训练和培养学生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必须具有的读图描述能力、说明地理事物形成原因的空间联想、分析能力。2.分组探究可充分调动学生表现欲,强化集体荣誉感3.最终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特征的综合分析法。 培养学生即时巩固、当堂达标的意识。 贴近生活,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联系实际,结合生活,学以致用。 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反思地理图像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在地理研究和学习内容的呈现、方法的使用、成果的展示等方面无所不在。“图像化探究学习”,针对地理学科的突出特色,以地理图像为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载体,比以概念为中介的逻辑思维方法更具鲜明生动和形象直观的特点,不仅提高了学习地理的效率,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一节 区域特征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策略,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一节 区域特征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一节 区域特征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