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教案
展开《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说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2、说出组织内的气体交换过程
二、教学重点
理清肺泡内和组织内气体交换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
气体交换的原理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循环系统,请同学说说: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运输氧气和养料,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体呼吸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吸过程,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状态有关,谁能说说:在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下人体怎么吸气怎么呼气的?
问:人体通过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和舒张进行呼吸,那么人体呼吸的空气在身体的那些部位进行交换呢?这些气体是怎样在体内进行的交换呢?
今天我们学习第四节内容: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板书)
二)、自主学习
昨天给大家发了导学提纲,要求同学们根据导学提纲提前预习,大家预习了吗?
很好,下面为了大家学得更全面,更准确,给同学们5分钟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完善导学提纲,然后请同学回答导学提纲问题。
指名回答导学提纲问题。
三)、课堂精讲
1、人体呼吸时气体体积分数的变化情况。(板书:交换的气体:氧气、二氧化碳)
2、气体交换的位置:肺泡内和组织里(板书)
3、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板书)
4、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板书)
5、气体交换的结果:细胞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四)、探究实验
刚才我们通过对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量进行了对比,了解到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之所以发生这样的变化是人体内气体交换的结果,那么事实是这样吗?下面我们开展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
请大家看书58页探究内容,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按课文指导开展实验并思考:
1)为什么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2)课本实验主要不足之处是什么?(没有对照实验,不能证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比吸入气体中的含量大)
3)根据自己的改进,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好自己的探究计划表,并根据自己的设计演示该实验。(推举一个一个人回答,一个人宣读探究计划表,一个人演示实验)——完成后推选一个小组展示其实验过程
4)呼吸时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什么发生变化?(是因为人体内进行了气体交换,获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
五)、当堂练习
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对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呢?下面我们做几个练习题,检验一下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成果,请大家拿出《基础训练》,翻到第26页做第8—12题。(同组交换阅卷,一空十分)
六)、拓展延伸
在肺泡内进行气体交换是为什么是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而不是二氧化碳进入血液、氧气进入肺泡呢?在组织内进行气体交换是为什么是二氧化碳进入血液、氧气进入组织,而不是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呢?
提示:肺泡内:氧气浓度(高) 血液:氧气浓度(低)
肺泡内:二氧化碳浓度(低) 血液:二氧化碳浓度(高)
组织内:氧气浓度(低) 血液:氧气浓度(高)
组织内:二氧化碳浓度(高) 血液:二氧化碳浓度(低)
结论:人体内气体交换是以气体扩散的方式进行的。(气体交换的原理)
七)、小结全课
这节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的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并且创新了课本实验,验证了人体内确实发生了气体交换。大家学习的很好很积极,很主动,希望今后继续努力!
八)、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氧气
一、交换的气体
二氧化碳
肺泡内
二、气体交换的位置
组织细胞
三、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四、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五、气体交换的结果:细胞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六、气体交换的原理:以气体扩散的方式进行
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时间,合作探究与展示,课堂检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10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10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