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习题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习题课件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习题课件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习题课件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习题课件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习题课件第5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习题课件第6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习题课件第7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习题课件第8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习题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习题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磨制石器,知识点2北京人,干栏式,知识点3山顶洞人,半地穴,见习题,答案A,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点1原始农业的发展
    1. 概述: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__________和黍均发现于中国。2. 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__________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1. 距今年代:约 __________年。2. 生活地域:__________流域。3. 居住情况:房屋主要是 __________ 建筑。这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
    4. 生产工具:农业工具以__________最为典型。5. 生产情况: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 __________,会制作陶器、玉器和乐器骨哨,会雕刻技术,懂得使用天然漆。
    1. 距今年代:约__________年。2. 生活地域:__________流域。3. 居住情况:主要是住__________式圆形房屋。4. 生产状况:主要种植__________,饲养猪和狗等家畜,会狩猎捕鱼。5. 生活状况: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__________,还会简单的纺织、制衣。
    1. (易错题)农业是天下的根本。在古代,由我国先民最先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A. 粟、小麦 B. 水稻、栗C. 栗、小麦 D. 水稻、粟
    【易误警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粟”俗称“小米”,所以它的下半部分是“米”,注意不要写为“栗”。
    2. 【河北唐山月考】人类在长期的采集、狩猎生活中熟悉了动植物的习性,逐渐学会了栽培农作物和饲养动物。在我国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粟等。据此判断,我国的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很早就产生了原始农业。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不包括(  )A. 农作物种植的出现 B. 家畜饲养的出现C. 磨制石器的发展 D. 商业的出现
    3. 【2020•河北唐山期中】某遗址“距今约7 000年”“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现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该遗址是(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C. 半坡遗址 D. 河姆渡遗址
    4. (易错题)七八千年前的浙江地区,地势低洼,潮湿炽热。为了适应这样的环境,河姆渡人的做法是(  )A. 建造干栏式房屋B. 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C. 饲养猪、狗和水牛等家畜D. 制作陶器、玉器和简单乐器
    【点拨】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生活环境干燥寒冷,半地穴式房屋适应其环境需求;河姆渡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潮湿闷热,干栏式房屋便于通风防潮。两者的区别要掌握。
    【易误警示】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半坡居民居住的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河姆渡居民居住的则是干栏式建筑。
    5. 【河北衡水月考】假如你去体验我国古代半坡人的原始农耕生活,你不能体验到的是(  )A. 穿着缝制的衣服在野外用陶埙吹奏不同的音符B. 吃上用陶器盛着的煮熟的鱼肉C. 欣赏用象牙和兽骨制成艺术品D. 用骨器、角器开垦土地,从事农业生产
    6. 【河北石家庄期末】有人说:“读懂中国,必须先读懂中国传统文化;读懂中国文化,必须先触摸中国的彩陶。”下列远古居民中能够制作彩陶的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C. 河姆渡居民 D. 半坡居民
    7. 【史料实证】“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在该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遗存。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类文化遗址。上述考古发现能为“河姆渡文化”哪一表现提供直接佐证(  )A. 种植作物 B. 磨制石器C. 饲养家畜 D. 打猎捕鱼
    【点拨】材料指出河姆渡遗址有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遗存。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类文化遗址。由此可见,河姆渡居民掌握了种植水稻的技术。
    8. 【河北邢台月考】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有打磨的石器、骨器、碳化稻谷,猪和水牛等家畜的骨头,还有陶器、木制船桨和木制建筑残件等。这说明当时(  )A. 气候寒冷干燥 B. 人们过着游牧生活C. 开始出现国家 D. 原始农业已经产生
    【点拨】原始农耕文明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恰恰反映了此特征,所以说明了原始农业的产生。
    9. 【历史解释】运用比较的方法,能更清晰地了解远古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的发展与进步。下列有关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比较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他们都是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代表B. 他们都同处于新石器时代C. 他们都已经学会了饲养家畜D. 他们都会建造房屋,过上了定居的生活
    【点拨】半坡原始居民是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代表,河姆渡原始居民则生活在长江流域。
    10. 【河北保定期中】如果你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猪后,需要把猪脚剁下,你所使用的工具是(  )A. 打制石器 B. 磨制石器C. 青铜器 D. 铁斧
    11. 【河北衡水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通过1973年和1977年两次科学发掘,河姆渡遗址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类质料组成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工艺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件、捕猎的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骨骸、采集的植物果实及少量的墓葬品等文物近7 000件。 ——摘编自《文明起源:河姆渡遗址》
    材料二 在村里,无论是方形的还是圆形的房屋,多为半地穴式。半坡人要生存下去,最基本的就需要有食物。获得食物的途径有以下三种:一靠狩猎,从出土的许多石或骨的箭头来看,半坡人已学会使用弓箭;二靠捕鱼,他们已发明了渔网;三靠种植,半坡人大量使用石铲、石斧、石锄、砍伐器等生产工具,已进入到比较发达的原始农业阶段。现已发现半坡人盛粟的罐和粟腐朽后的
    遗物,证明半坡人学会了栽植粟。半坡人还制作了大批的彩陶。总的来看,这些彩陶图案,如游动的鱼,奔驰的鹿,应是他们渔猎的写照。——摘编自《史前再现:半坡遗址》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在生产生活方面有哪些不同,并进一步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
    【点拨】根据材料一出处《文明起源:河姆渡遗址》及“装饰工艺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件”,材料二出处《史前再现:半坡遗址》及“在村里,无论是方形的还是圆形的房屋,多为半地穴式”“已发现半坡人盛粟的罐和粟腐朽后的遗物,证明半坡人学会了
    【点拨】栽植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居住房屋方面,半坡居民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中,河姆渡居民居住在干栏式房屋中。在种植作物方面,半坡居民种植粟,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据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这些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南北方地理位置不同,自然环境有着明显的差异。
    【答案】居住房屋:半坡居民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中,河姆渡居民居住在干栏式房屋中。种植作物:半坡居民种植粟,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出现差异的原因:南北方地理位置不同,自然环境有着明显的差异。
    (2)据材料二说明半坡居民已过上定居生活的表现。
    【点拨】据材料二可知,半坡居民已过上定居生活的表现为:半坡人有半地穴式的房屋;半坡人进入比较发达的农业阶段;半坡人通过狩猎和捕鱼来补充食物;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等等。
    【答案】半坡居民住半地穴式的房屋;半坡人进入比较发达的农业阶段;半坡人通过狩猎和捕鱼来补充食物;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等等。(任答三点即可)

    相关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图文ppt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新石器时代,装饰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图文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原始农业的发展,学会用火,住洞穴,丛林危险,气候变化,刀耕火种,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方式,生产工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课前预习课件ppt,共3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