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复习训练习题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专题复习三改革与制度创新习题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专题复习三改革与制度创新习题课件,共44页。
期末专题复习专题三 改革与制度创新主题一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改革兼并世袭土地军功统一全国孝文帝民族交融主题二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制度创新贤德家天下土地和人民调兵统治范围皇帝分封汉武帝地方1234ABCA5C6789DDAD10D11见习题12见习题1. 【事件辨识】《礼记》中记述了这样一段文字,“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这段文字中的“大道”是指( )①禅让制 ②世袭制 ③公有制 ④私有制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点拨】“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反映的是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私有制代替了公有制。因此,“大道既隐”中的“大道”即为禅让制和公有制。【答案】A2. 【人物辨识】大禹成功治理黄河,获得人民的爱戴,舜就让位于他,推举他为首领;秦二世残暴,因是秦始皇之子而高居帝位。这种即位方式的变化是从谁开始的( )A. 禹 B. 启 C. 商汤 D. 秦始皇B3. 【史料解读】“平王立,东迁于各佳邑,辟(同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诸侯)。”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逐步走向瓦解。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 )A. 分封制扩大了周的统治范围B. 周王朝统一全国的趋势增强C. 周王朝衰落,奴隶制度遭到破坏D. 社会变革,奴隶制度基本确立【点拨】据材料“平王立,东迁于各佳邑,辟(同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诸侯)”可知,反映的是东周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开始,周王朝衰落,奴隶制度遭到破坏,C符合题意。【答案】C4. 【主题概括】某同学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有:西周、王、侯、制度。他研究的主题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C. 禅让制 D. 中央集权制A5. 【原因探究】战国时期引起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 )A. 各国之间频繁的战争B. 诸侯争霸C.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遍使用D. 百家争鸣【点拨】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在春秋时期,我国出现铁制农具和牛耕;到战国时期,铁制农具使用范围扩大,牛耕进一步推广,这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个体农耕成为可能,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主持进行变法改革,促使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因此战国时期引起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铁器牛耕的普遍使用。【答案】C6. 【人物辨识】2 000多年前,秦始皇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立了一种监察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这种监察官是指( )A. 丞相 B. 刺史C. 太尉 D. 御史大夫D7. 【原因探究】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作为自己的帝号,这就是皇帝称谓的由来。秦始皇此举旨在( )A. 维护国家统一 B. 实行暴政统治C. 保障社会稳定 D. 实现君主专制【点拨】根据材料中的“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可知,“皇帝”二字的地位至高无上。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其特征就是实行君主专制制度,ABC三项与题意不符,故选D。【答案】D8. 【史料解读】汉初的封国有王、侯两级。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侯国建制与县相当,直属朝廷。由此可见,汉武帝颁布 “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针对( ) A. 王国 B. 侯国 C. 郡 D. 县 A9. 【历史解释】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 促进了民族交融B. 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C. 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D.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点拨】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所以,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共同作用是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答案】D10. 【原因探究】下表是北魏孝文帝将鲜卑族姓改为汉姓的情况据上表和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此举的目的是( )A. 加速姓氏改革,便于统治B. 方便鲜卑与汉的联系C. 弱化胡汉界限,强化等级D. 促进对汉族文化的认同【点拨】表格内容体现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将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目的是促进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促进民族交融。加速姓氏改革,便于统治不是北魏孝文帝将鲜卑族姓改为汉姓的目的,排除A;方便鲜卑与汉的联系不是北魏孝文帝将鲜卑族姓改为汉姓的目的,排除B;强化等级在改汉姓中不能体现,排除C。故D符合题意。【答案】D11. 【河北衡水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1)材料一描述的商鞅变法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其中“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与变法中的哪两条措施有关? 【点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局面的出现与商鞅变法中的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严明法度,禁止私斗有关。 【答案】时期:战国(或东周)时期。措施: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严明法度,禁止私斗。材料二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括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做出选择。——白寿彝《中国通史》 (2)北魏是我国古代哪一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阅读材料二指出,与材料一所述改革相比,北魏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答案】鲜卑族。最大问题:如何处理民族关系问题(或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点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据材料二“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括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处理民族关系问题(或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 材料三 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任城王澄传》(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3)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了哪两项重要举措?其改革在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点拨】据材料“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可知,反映了孝文帝迁都洛阳和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的举措。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答案】举措:迁都洛阳;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4)通过对历史上重要改革的探究,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点拨】本题属于开放类题目,围绕材料核心“改革”来回答即可。比如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终究会取得胜利等,言之有理即可。【答案】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终究会取得胜利等。(言之有理即可) 12. 【河北承德期末改编】探究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西周、秦朝实行怎样的行政制度?并指出这两种行政制度的主要区别。【点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西周实行分封制,秦朝实行郡县制。这两种行政制度的主要区别有分封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按地域划分的;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官位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分封的诸侯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答案】西周实行分封制;秦朝实行郡县制。主要区别: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诸侯王位世袭,拥有较大的独立性。郡县制按地域划分,郡县的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受中央直接管辖。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制的推行,削弱了地方的独立性,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材料二 偃(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2)材料二“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反映了西汉初年面临的什么问题?依据材料概括这一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点拨】“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反映了当时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依据材料中“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弱矣”可知,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结果诸侯王的封地越来越小,势力大为削弱,再也无力同中央对抗,中央集权得到加强。【答案】问题: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解决: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3)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特征。【点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郡县制以及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都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答案】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总复习历史专题三 改革与制度创新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热点链接与解读,考点速览,考试预测,突破训练,·1·,·2·,材料五,材料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课件--专题三 改革与制度创新,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统一全国,秦孝公,民族交融,改革与制度创新,巩固统治,分封制,禅让制,郡县制,“推恩令”,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提升专题三改革与制度创新习题课件新人教版,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秦孝公,统一全国,民族交融,禅让制,分封制,郡县制,见习题,答案A,答案D,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