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复习训练习题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达标测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达标测试卷,共9页。
期中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 历史学家要精确掌握中华大地上远古人类发展进步的情况,下列材料中最可靠的是( )A.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B. 北京人头部复原像C. 《史记》 D. 原始人狩猎场景想象图2. “曩(音nǎng,以往,从前)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是古书里讲述我国远古人类生活情况的一段话,你觉得和下列哪一原始居民的生活最符合(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C. 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 D. 元谋人3. 《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与以上信息相关的史实是( )A. 牧野之战 B. 春秋争霸C. 国人暴动 D. 涿鹿之战4. 通过下图,我们可以发现甲骨文( )甲骨文字形举例A. 字形不具延续和传承性 B. 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C. 造字法最主要为假借 D. 文字载体多数是青铜器5. 中华姓氏源远流长,以国为氏的现象在周代较为普遍,如晋文公称晋重耳,齐昭公称齐潘等。这一现象普遍出现是源于(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6. 《尚书大传》说:“古者诸侯始受封,必有采地:百里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诸侯以二十里,五十里诸侯以十五里。其后子孙虽有罪黜,其采地不黜……”材料反映了分封制的( )A. 目的 B. 内容 C. 对象 D. 影响7. 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店主说商君制定了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人住宿,就要连坐。商鞅因此也无可奈何。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了( )A. 变法违背民意 B. 变法深入贯彻C. 变法遇到阻力 D. 变法宣告失败8. 当今的水利专家考察了整个工程的设计,都对它的科学性惊叹不已,无论是飞沙堰的功能,还是鱼嘴分水堤的修筑,设计之合理、用料之节省、效果之显著,堪称世界奇迹。这里评述的“工程”是( )A. 春秋时期的灵渠 B. 春秋时期的都江堰C. 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D. 秦朝时期的灵渠9. “春秋一霸谢幕去,战国三雄傲世立。风云际会龙虎斗,华夏进入战国期。”这首历史歌谣中的“春秋一霸谢幕去,战国三雄傲世立”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A. 赵、魏、韩三家分晋 B. 田氏代齐C. 秦赵长平之战 D. 犬戎覆灭西周10. 下图所示是孔子周游列国的邮票。孔子宣传的内容可能是(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仁者爱人,以德治国C. 以法治国,全面加强君权 D.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1. 某历史探究小组在研究成语起源时,有如下发现,这说明百家争鸣( )成语揠苗助长杞人忧天滥竽充数东施效颦来源《孟子》《列子》《韩非子》《庄子》A. 各派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B. 在当时引起了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C. 为中华民族的起源奠定了思想基础D. 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2. 某史学家说:“始皇时代……以一政府而统制方数千里之中国。”下列不属于秦始皇为“统制方数千里之中国”采取的措施的是( )A. 推行郡县制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统一文字 D. 统一度量衡13. 七年级同学排演历史剧《汉武帝》,其中有一个场景是汉武帝与朝臣议事。请你指出下列场景中有历史知识错误的一项( )A. 颁布“推恩令”B. 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C. 商讨盐铁官营D. 商议开凿灵渠14. 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纸的质量大大提高,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材料表明, 纸的广泛使用源于( )A. 政府推动 B. 原料易得 C. 易于保存 D. 节省人力15. 七年级同学的课后练习之一是要依据下面朝代更迭示意图概括时代特征。这一阶段的时代特征是( )A.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活动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5分)16.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北京人遗址),是北京人头盖骨的出土点,这里有丰富的石制品和人工用火遗迹。周口店遗址第26地点(山顶洞人遗址),位于周口店遗址内东端龙骨山山顶洞,山顶洞人创造出颇具特色的旧石器文化,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服饰品、石器、骨角器和一些有孔的兽牙、海钳壳和磨光的石珠,还发现了丰富的用火遗迹、烧骨、烧石、灰烬和紫荆木炭等。 材料二 距今约9000-6000年 ,在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兴起了原始农业。原始农业由最初的“刀耕火种” ,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归纳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共同掌握了什么技能?(4分)山顶洞人创造的“颇具特色的旧石器文化”有哪些?(4分) (2)根据材料二,说出在中国黄河和长江流域原始农业兴起的古代人类遗址的杰出代表。(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原始农业兴起的作用。(2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促进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进步的因素。(6分) 17.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新破六国。丞相绾建议置王以镇之,“始皇下其议于群臣”,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废古封国制而以……去代替。以当时其具体情况来说……推行到如何程度,不可详知。但从制度本身来说……是以地缘本位的地方政权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这是地方政权封建化的主要标志。——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 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班固《汉书》材料三 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班固《汉书》(1)据材料一,秦朝“地方政权封建化”的标志是什么?(2分)它的推行有何历史作用?(3分) (2)材料二中这段话是谁说的?(1分)这个建议的实行解决了西汉王朝面临的什么严重问题?(3分) (3)材料三反映了这位皇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什么措施?(4分)这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3分) (4)据上述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共同作用。(4分) 18. (17分)“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后来很多人仍然用这个词表现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和论争风气。探究以下材料,走进百家争鸣。材料一 他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政治上主张 “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材料二 他有很多思想主张,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 材料三 他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材料四 两千多年前,中华大地上曾有一批百科全书式的渊博学者。他们以巨大的热情和无畏的勇气,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试图创造一个美好的理想社会。他们倡导发起的这段学术争鸣,是人类文化史上的里程碑。从此,中国开始进入一个自觉的理性时代,中华文明的思想文化长河开始奔流不息,流淌至今。那理性的光辉一直照耀着中国大地,成为后代中华文明、思想、智慧的基础和源泉。(1)指出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哪一派别的什么思想。(10分) (2)据材料四,归纳“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7分)
答案一、1. A 点拨:考古发掘是研究远古人类的第一手资料,是研究远古人类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没有经过人为加工,最能真切地反映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是考古发掘的实物史料。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史记》和原始人狩猎场景想象图是第二手资料,经过了人为加工,不是最可靠的。故选A。2. C3. B 点拨:本题考查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理解。根据材料“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尊王攘夷”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齐桓公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并通过改革增强国力,称霸中原。故选B。4. B 点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故B正确;甲骨文字形具有延续和传承性,排除A;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甲骨文中40%都是象形字,排除C;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排除D。故选B。5. B 点拨:根据“晋文公称晋重耳,齐昭公称齐潘”可知,他们的姓氏源自诸侯国晋和齐,这与西周的分封制有关。故选B。6. B 点拨:“古者诸侯始受封,必有采地”“其后子孙虽有罪黜,其采地不黜”反映了周天子把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采地世代相传,这属于分封制的内容,故B符合题意。7. B 点拨:分析题干可知,旅店店主不敢收留商鞅,是因为商鞅变法的法令规定,说明了商鞅变法的措施得到了深入贯彻。8. C 9. A 10. B11. D 点拨:成语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表格可以看出,我们现在所用的成语很多来自于百家争鸣时期,说明百家争鸣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2. B 13. D 14. B15. C 点拨:本题考查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时间轴是从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到220年东汉灭亡,这一阶段是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期。故选C。二、16. (1)技能:会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火。“颇具特色的旧石器文化”:会缝制衣服;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有爱美意识。(答出两点即可)(2)代表: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作用: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3)铁器与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杰出人物的推动;变法运动的推行。(答出三点即可)17. (1)标志:实行郡县制。 历史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春秋战国以来地方与中央对抗的历史隐患,巩固了秦朝的统治,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2)主父偃。 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实力过大,严重威胁到中央统治。(3)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影响: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4)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18. (1)道家:道法自然、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儒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为政以德。法家:以法治国。(2)是人类文化史上的里程碑;是中华文明思想文化长河的源头;是后代中华文明、思想、智慧的基础和源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汝阳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卷,共7页。
这是一份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Unit6重难知识点复习讲义-2023-2024学年四年级英语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PEP版docx、Unit6重难知识点复习讲义-2023-2024学年四年级英语上册单元速记·巧练人教PEP版mp3mp3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达标测试卷(A卷)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本题4题,共6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