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 怎样传递信息——通信技术简介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 怎样传递信息——通信技术简介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当堂检测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876年发明电话的科学家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5章 怎样传递信息——通信技术简介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是电磁波及其应用实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和声波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γ射线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比可见光快 C.胸透机所使用的电磁波的波长比雷达用的电磁波短 D.用收音机收听96.2MHz频道的广播,会听到频率为96.2MHz的声音2.2018年5月14日早间,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执行重庆一拉萨航班任务,飞机在9000多米高空自动巡航时,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但最终安全备降在成都双流机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飞行员通过紧急呼叫与地面指挥中心取得联系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B.飞机起飞过程中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从而获得升力 C.乘客系好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造成的危害 D.飞机平安着陆,在跑道滑行过程中如果外力突然消失,飞机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3.如图是甲、乙两种不同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的振幅与距离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电磁波的传播速度较快 B.甲电磁波振动的振幅较大 C.两电磁波的振动频率相同 D.甲电磁波振动的波长较长4.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众多媒体都对此进行了直播。直播时,现场记者将视频资料传送到电视台所依靠的载体是( )A.声波 B.可见光 C.无线电波 D.红外线5.在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过程中,调制器的作用是( )A.把声音转换成电流 B.把高频电流滤出去 C.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 D.把电磁波发射出去6.广播电台或广播电视台的发射天线的作用是( )A.只发射音频电流激发的电磁波 B.只发射视频电流激发的电磁波 C.只把音频电流和视频电流加载到更高频率的射频电流上,再通过天线发射 D.三种电流不经调制通过天线发射三种不同的电磁波7.2017年3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两会圆满结束,“开放的大门不关,改革的脚步不停”,这是今年全国人民两会上最强的声音,全国人民通过收听广播、观看电视了解两会的消息,倍感振奋。关于广播和电视信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广播信号是超声波 B.广播信号是次声波 C.电视信号是电磁波 D.电视信号是声波8.1876年发明电话的科学家是( )A.爱迪生 B.伏特 C.赫兹 D.贝尔9.使用WiFi上网,它传递信息用到的是( )A.超声波 B.次声波 C.无线电波 D.声呐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纤通信说明光可以携带和传递信息 B.早期的固定电话主要利用了电磁波传递信息 C.收音机接受到的广播电台的电磁波,只有音频成分,无限解调 D.微波炉加热食物跟电饭锅原理一样,利用了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二.填空题(共5小题)11.“小度在家”是百度AI首款智能视频音箱,如图所示,通过连接Wi﹣Fi和利用 以无线的方式让用户通过语音实现影音娱乐、信息查询等多功能的操作。它可以直接根据用户的语音指令来完成指定操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能量”或“信息”);显示屏上的图像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12.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说明 是可分的。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向“天问一号”发送指令使其成功进入环绕火星轨道,控制中心是利用 传递指令信号的。13.在“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战役中,科研部队针对“SARS”的早期症状研制出一种红外线测温仪。与可见光一样,红外线是一种 波。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波长约为10μm,频率约为 HZ。14.载有声音和音像信号的电磁波分别从 和 发射出去,在空间传播分别被 和 接收后将信号检出,还原成声音和图象。15.如图是无线电广播过程的简易图。话筒把播音员的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调制解调器把音频信号加载到 电流上发射到空中,收音机接收到各种电磁波并从中选出特定频率的信号。通过解调将 信号留下,通过扬声器把播音员的声音从收音机播放出来。三.解答题(共5小题)16.如图所示,为探究电磁波产生的实验。探究过程如下:(1)实验:打开收音机开关,旋至没有电台的位置,取一节电池和一根导线,拿到收音机附近。先将电池的负极向下放在锉上,再把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正极相连,导线的另一端应当 ,发现的现象是 。(2)分析论证: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导线在锉面上滑动产生的声音,经过空气传到收音机,被收音机反射而形成B.导线在锉面上滑动的声音,经过空气传到收音机,被收音机接收再放大而形成的C.导线在锉面上滑动,引起电流的迅速变化,产生电磁波,被收音机接收形成的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正确(3)实验结论是 。17.微波通信电磁波可以用来传递信息,通常用于广播、电视等通信。微波是电磁波家族中的一员,它的性质比中波和短波更接近光波。信息理论表明,作为载体的电磁波,与中波和短波相比,微波在相同的时间内可以传输更多的信息。用微波传递信息时,必须每隔50km左右就要建设一个微波中继站,如图甲所示。信号传递的距离越远,需要的中继站越多。在雪山上、大洋中,根本无法建设中继站,所以人类用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做微波通信的中继站来进行通信。如图乙所示,在地球的周围均匀地配置Ⅰ、Ⅱ、Ⅲ三颗同步通信卫星作为太空微波中继站,可使地球上任意两点间保持通信,接收地面站传来的电信号,经过处理后,再发送到另一个或几个地面站。现在通过卫星电视,某地举行体育赛事,其他地方的人几乎可以立刻看到现场的画面。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用微波传递信息时,必须每隔50km左右就要建设一个微波中继站,这是因为 (选填序号)。①多修建中继站,有利于微波产生更多的信息②微波的传播距离比中波近,只能传播50km③微波沿直线传播,不能沿地球表面绕射(2)如图丙所示,a、b分别是Ⅰ、Ⅱ两颗卫星正下方的地面站,把通信卫星假想成一个平面镜,要使地球上b处地面站接收到a处发送的信号,请仿照光路图,在图中画出平面镜及微波传播的路径和方向。(3)已知三颗通信卫星距地面的高度都是3.58×104km,任意两颗卫星之间的距离都是7.30×104km.则a处发送的微波信号传送到b处所用的时间是 s。18.如图所示的是某波的传播图象。根据图象可知:(1)波的振幅是 cm,周期是 s,频率是 Hz。(2)从0点到 点完成了一次振动。19.你会上网吗?计算机上网,在没有专用线路时可使用电话线路,但这时要增用一套调制器和解调器(俗称“猫”),这是为什么?20.电磁波让信息“飞”了起来,将我们联结在一起。下图收音机的调台面板上“FM”和“AM”为两个波段,这两个波段的 相同(选填“波长”或“波速”或“频率”),在你收听“Music88.7”中的歌曲时,有时需要旋转音量旋钮,旋转这个旋钮是调节声音的 (选填“音色”、“响度”、“音调”)。
第15章怎样传递信息——通信技术简介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是电磁波及其应用实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和声波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γ射线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比可见光快 C.胸透机所使用的电磁波的波长比雷达用的电磁波短 D.用收音机收听96.2MHz频道的广播,会听到频率为96.2MHz的声音【解答】解:A、迅速变化的电流周围产生电磁波,不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γ射线和可见光都是电磁波,它们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同,故B错误;C、由图知,雷达电磁波的频率在1010Hz左右,而透视机电磁波的频率在1016﹣1018Hz之间,说明透视机所使用的电磁波频率比雷达用的电磁波高,波长短,故C正确;D、用收音机收听96.2MHz频道的广播时,接收的是无线电波的频率,不是听到频率为96.2MHz的声音,故D错误。故选:C。2.2018年5月14日早间,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执行重庆一拉萨航班任务,飞机在9000多米高空自动巡航时,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但最终安全备降在成都双流机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飞行员通过紧急呼叫与地面指挥中心取得联系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B.飞机起飞过程中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从而获得升力 C.乘客系好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造成的危害 D.飞机平安着陆,在跑道滑行过程中如果外力突然消失,飞机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解答】解:A、飞机飞行过程中飞行员是通过电磁波与地面指挥人员取得联系的,故A错误;B、飞机的机翼上凸下平,飞机飞行时,在相同时间内,空气经过机翼上方的路程长,速度大,压强小;空气经过下方的路程短,速度小,压强大,从而使飞机获得向上的升力,故B正确;C、系上安全带是为了防止在飞行时惯性带来的危害,故C正确;D、飞机原来的运动状态是正在运动着,因此,在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后,飞机将沿外力消失的一瞬间的方向和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故选:A。3.如图是甲、乙两种不同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的振幅与距离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电磁波的传播速度较快 B.甲电磁波振动的振幅较大 C.两电磁波的振动频率相同 D.甲电磁波振动的波长较长【解答】解:A、甲乙都是电磁波,电磁波速是相等的,故A错误;B、由图知,两电磁波的振幅相同,故B错误;CD、甲的波长大,乙的波长小,根据波速=波长×频率,电磁波速不变,甲的频率小,故C错误,D正确。故选:D。4.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众多媒体都对此进行了直播。直播时,现场记者将视频资料传送到电视台所依靠的载体是( )A.声波 B.可见光 C.无线电波 D.红外线【解答】解:据电磁波的应用可知,直播时,现场记者将图片传送到电视台时所用的载体是电磁波,所以选项ABD错误,C正确;故选:C。5.在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过程中,调制器的作用是( )A.把声音转换成电流 B.把高频电流滤出去 C.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 D.把电磁波发射出去【解答】解:无线电广播中传播的为声音信号,首先要将声音信号通过话筒转化为音频电信号,但音频信号频率较低不利用远距离传输,故还要将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利用天线将信号发射到空中。故选:C。6.广播电台或广播电视台的发射天线的作用是( )A.只发射音频电流激发的电磁波 B.只发射视频电流激发的电磁波 C.只把音频电流和视频电流加载到更高频率的射频电流上,再通过天线发射 D.三种电流不经调制通过天线发射三种不同的电磁波【解答】解:广播电台或广播电视台的音频电流和视频电流并不是直接加载到天线上发射的,这样会传输不了多远的距离,只有将它们加载到更高频率的射频电流上,再通过天线发射才能传输更远的距离。故选:C。7.2017年3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两会圆满结束,“开放的大门不关,改革的脚步不停”,这是今年全国人民两会上最强的声音,全国人民通过收听广播、观看电视了解两会的消息,倍感振奋。关于广播和电视信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广播信号是超声波 B.广播信号是次声波 C.电视信号是电磁波 D.电视信号是声波【解答】解:广播信号和电视信号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8.1876年发明电话的科学家是( )A.爱迪生 B.伏特 C.赫兹 D.贝尔【解答】解: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贝尔的电话由话筒和听筒两部分组成,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伏特发明的伏特电池,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故D符合题意。故选:D。9.使用WiFi上网,它传递信息用到的是( )A.超声波 B.次声波 C.无线电波 D.声呐【解答】解:手机用“WiFi”上网是利用电磁波即无线电波来传递信息的,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纤通信说明光可以携带和传递信息 B.早期的固定电话主要利用了电磁波传递信息 C.收音机接受到的广播电台的电磁波,只有音频成分,无限解调 D.微波炉加热食物跟电饭锅原理一样,利用了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解答】解:A、光纤通信说明光可以携带和传递信息,故A符合题意;B、早期的固定电话主要利用了电流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C、收音机接受到的广播电台的电磁波,调谐器能从中选出特定频率的信号,通过解调滤去信号中含有的高频电流成分,将音频信号留下,扬声器把音频信号还原成声音,故C不符合题意;D、微波炉加热食物是利用电流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跟电饭锅原理不一样,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填空题(共5小题)11.“小度在家”是百度AI首款智能视频音箱,如图所示,通过连接Wi﹣Fi和利用 电磁波 以无线的方式让用户通过语音实现影音娱乐、信息查询等多功能的操作。它可以直接根据用户的语音指令来完成指定操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信息 (选填“能量”或“信息”);显示屏上的图像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解答】解:智能视频音箱利用电磁波与用户之间交流信息;它也可以直接根据用户的语音指令信息完成指定操作;故答案为:电磁波;信息。12.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说明 原子 是可分的。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向“天问一号”发送指令使其成功进入环绕火星轨道,控制中心是利用 电磁波 传递指令信号的。【解答】解: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所以原子是可分的。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向“天问一号”发送指令使其成功进入环绕火星轨道,控制中心是利用电磁波传递指令信号。故答案为:原子;电磁波。13.在“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战役中,科研部队针对“SARS”的早期症状研制出一种红外线测温仪。与可见光一样,红外线是一种 电磁 波。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波长约为10μm,频率约为 3×1013 HZ。【解答】解:与可见光一样,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故据c=λf知,f===3×1013Hz。故答案为:电磁;3×1013。14.载有声音和音像信号的电磁波分别从 天线 和 发射机 发射出去,在空间传播分别被 天线 和 接收机 接收后将信号检出,还原成声音和图象。【解答】解:据课本知识可知,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是这样的:载有声音和音像信号的电磁波分别从天线和发射机发射出去,在空间传播分别被天线和接收机接收后将信号检出,还原成声音和图象。故答案为:天线;发射机;天线; 接收机。15.如图是无线电广播过程的简易图。话筒把播音员的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调制解调器把音频信号加载到 高频 电流上发射到空中,收音机接收到各种电磁波并从中选出特定频率的信号。通过解调将 音频 信号留下,通过扬声器把播音员的声音从收音机播放出来。【解答】解:话筒将声信号转化为音频电信号,而后该信号经调制器后加载在高频电磁波上,然后由天线发射到空中;收音机接收装置收到空中的各种电磁波,并通过调谐器从众多的电磁波中找出特定频率的信号,通过调谐器选出音频电信号,送到扬声器即可发出声音。故答案为:高频;音频。三.解答题(共5小题)16.如图所示,为探究电磁波产生的实验。探究过程如下:(1)实验:打开收音机开关,旋至没有电台的位置,取一节电池和一根导线,拿到收音机附近。先将电池的负极向下放在锉上,再把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正极相连,导线的另一端应当 时断时续的摩擦 ,发现的现象是 收音机能产生“咔咔”或“喀喀”等杂声 。(2)分析论证: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C 。A.导线在锉面上滑动产生的声音,经过空气传到收音机,被收音机反射而形成B.导线在锉面上滑动的声音,经过空气传到收音机,被收音机接收再放大而形成的C.导线在锉面上滑动,引起电流的迅速变化,产生电磁波,被收音机接收形成的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正确(3)实验结论是 变化的电流产生电磁波 。【解答】解:(1)(2)收音机能接收电磁波,取一节旧的干电池和一根导线,靠近收音机,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用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池的正极进行时断时续的摩擦,就会产生电磁波,产生的电磁波被收音机接收,所以能产生“咔咔”或“喀喀”等杂声。(3)通过上述实验,表明变化的电流产生电磁波。故答案为:(1)时断时续的摩擦;收音机能产生“咔咔”或“喀喀”等杂声;(2)C;(3)变化的电流产生电磁波。17.微波通信电磁波可以用来传递信息,通常用于广播、电视等通信。微波是电磁波家族中的一员,它的性质比中波和短波更接近光波。信息理论表明,作为载体的电磁波,与中波和短波相比,微波在相同的时间内可以传输更多的信息。用微波传递信息时,必须每隔50km左右就要建设一个微波中继站,如图甲所示。信号传递的距离越远,需要的中继站越多。在雪山上、大洋中,根本无法建设中继站,所以人类用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做微波通信的中继站来进行通信。如图乙所示,在地球的周围均匀地配置Ⅰ、Ⅱ、Ⅲ三颗同步通信卫星作为太空微波中继站,可使地球上任意两点间保持通信,接收地面站传来的电信号,经过处理后,再发送到另一个或几个地面站。现在通过卫星电视,某地举行体育赛事,其他地方的人几乎可以立刻看到现场的画面。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用微波传递信息时,必须每隔50km左右就要建设一个微波中继站,这是因为 ③ (选填序号)。①多修建中继站,有利于微波产生更多的信息②微波的传播距离比中波近,只能传播50km③微波沿直线传播,不能沿地球表面绕射(2)如图丙所示,a、b分别是Ⅰ、Ⅱ两颗卫星正下方的地面站,把通信卫星假想成一个平面镜,要使地球上b处地面站接收到a处发送的信号,请仿照光路图,在图中画出平面镜及微波传播的路径和方向。(3)已知三颗通信卫星距地面的高度都是3.58×104km,任意两颗卫星之间的距离都是7.30×104km.则a处发送的微波信号传送到b处所用的时间是 0.482 s。【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微波的性质比中波和短波更接近光波,其传播路径更接近沿直线传播,不能沿地球表面绕射,所以,用微波传递信息时,必须每隔50km左右就要建设一个微波中继站;(2)由题意可知,分别连接a和Ⅰ、Ⅰ和Ⅱ、Ⅱ和b,做出∠aⅠⅡI和∠ⅠⅡb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的位置,然后分别过Ⅰ、Ⅱ做出法线对应的垂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微波从a点发出然后到达b点,如下图所示:(3)a处发送的微波信号传送到b处时微波通过的路程:s=3.58×104km×2+7.30×104km=1.446×105km,微波传播的速度等于光速,即v=3.0×105km/s,由v=可得,a处发送的微波信号传送到b处所用的时间:t===0.482s。故答案为:(1)③;(2)如上图所示;(3)0.482。18.如图所示的是某波的传播图象。根据图象可知:(1)波的振幅是 2 cm,周期是 0.8 s,频率是 1.25 Hz。(2)从0点到 D 点完成了一次振动。【解答】解:(1)由图可知:波的振幅是2cm,周期是0.8s,频率是==1.25Hz。(2)振子完成一次振动是指从原来状态开始再回到初始状态。故答案为:(1)2;0.8;1.25Hz;(2)D。19.你会上网吗?计算机上网,在没有专用线路时可使用电话线路,但这时要增用一套调制器和解调器(俗称“猫”),这是为什么?【解答】答:打电话时,在电话线路中传送的是一种由声音信号变换而来的电信号,是模拟电信号。模拟电信号的频率变化被限制在能进行正常通信的很窄的范围之内。对于上网的计算机来说,在线路中来回传输的都是数字电信号。数字电信号比起模拟电信号来,频率范围要宽得多。如果数字信号在电话线上传输,会使信号发生畸变而失真,所以需要调制器和解调器。调制器能把数字电信号极宽的频率范围变成模拟电信号相同的频率范围,解调器的作用是将频率范围变窄了的数字电信号变回原来的模样。有了调制解调器,一条电话线上就既能打电话,又能上网了。20.电磁波让信息“飞”了起来,将我们联结在一起。下图收音机的调台面板上“FM”和“AM”为两个波段,这两个波段的 波速 相同(选填“波长”或“波速”或“频率”),在你收听“Music88.7”中的歌曲时,有时需要旋转音量旋钮,旋转这个旋钮是调节声音的 响度 (选填“音色”、“响度”、“音调”)。【解答】解: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定值,保持不变,所以收音机的调台面板上“FM”和“AM”为两个波段,这两个波段的频率不同、波长不同、波速相同;调节录音机的音量旋钮,它能改变声音的大小,即改变了声音的响度。故答案为:波速;响度。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1/11/1 14:19:30;用户:科学账号;邮箱:yjpxxx15@xyh.com;学号:30479247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九年级全册一 电磁波当堂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能力提升,探究创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十五章 怎样传递信息——通信技术简介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巩固练习,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 怎样传递信息——通信技术简介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波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