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第九章 力与运动综合与测试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第九章 力与运动综合与测试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6-2017学年下学期初二物理第九章提优测试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如图所示,秋千荡到最低点时,如果受到的力全部消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如图所示的装置,物块M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左右两端用细线连接着两个相同的吊盘.小聪用它做实验时发现:当在左盘中放100 g的砝码、右盘中放200 g的砝码时,物块M可以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盘中的原有砝码都不变,使物块M最终可以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方案是(滑轮的摩擦不计)( )A.在左盘中再加100 g砝码 B.在左盘中再加200 g砝码 C.在左盘中再加100 g砝码,在右盘中再加100 g砝码 D.在左盘中再加200 g砝码,在右盘中再加100 g砝码(2016·镇江)如图所示,四旋翼无人机下方用细线悬挂一个重物,不考虑空气阻力.则无人机在空中( )A.悬停时,重物受到的重力与它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加速上升时,细线对重物的拉力大于重物所受的重力C.匀速下降时,重物所受的重力大于细线对重物的拉力D.水平匀速飞行时,悬挂重物的细线会偏离竖直方向如图甲所示,物块甲重30 N,被50N的水平压力F甲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如图乙所示,物块乙重60 N,在40 N的水平拉力F乙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则物块甲受到的摩擦力和物块乙受到的摩擦力分别是( ) A. =30N,=60N B. =30N,=40N C. =50N,=60N D. =50N,=40N小吴、小王和小杨在一艘以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海轮上玩抛球游戏.小吴以速度将球竖直上抛,小王以速度将球竖直下抛,小杨以速度将球垂直于海轮航行方向水平抛出.若球落地时,落地点均在船上,且不计任何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吴抛出的球落地点距离抛出点的正下方最远 B.小杨抛出的球落地点距离抛出点的正下方最远 C.他们三个抛出的球落地点均在抛出点的正下方 D.只有小杨抛出的球落地点在抛出点的正下方踢毽子是一项有益的体育活动.毽子踢出后先竖直上升又竖直下落的过程中,均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若毽子上升和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合力大小分别为F1、F2,则F1、F2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F1>F2 B. F1< F2 C. F1=F2 D.无法确定( 2016·自贡)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叠放着甲、乙两个木块,甲木块用一根细绳拴在左边固定的竖直板上,现用F=15N的力把木块乙从右端匀速地抽出,则关于甲、乙两木块所受摩擦力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为零,乙受向右的15 N的力 B.甲和乙都受向右15N的力 C.甲和乙都受向左15 N的力 D.甲和乙均受力15N,甲受向右的力,乙受向左的力有两个鸡蛋,一生一熟,让它们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以同样的速度同时开始转动( ) A.生鸡蛋很快停止转动,熟鸡蛋转了一会儿才停止转动 B.熟鸡蛋很快停止转动,生鸡蛋转了一会儿才停止转动 C.两个鸡蛋都很快停止转动 D.两个鸡蛋都转了一会儿,然后同时停止转动如图所示是一种游戏,叫蹦极.游戏者将一根有弹性的绳子一端系在身上,另一端固定在高处的O点,从高处跳下.图中A点是弹性绳自然下垂时的位置,C点是游戏者所到达的最低点的位置,B点是游戏者最终静止时的位置,不计空气阻力,则在游戏者从O点到C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从O点到B点游戏者的速度一直在增加B.从O点到B点游戏者受到的合力不变C.若游戏者在通过B点时,变成不受力的物体,他将保持静止D.游戏者到C点时,速度为0,受平衡力( 2015·苏州)小明得到一个玩具吹镖(由一个细长筒和金属镖头组成),想试着用它去射地上的目标.他把重为G的小镖头以一定速度正对着目标A点吹出,如图所示.忽略镖头运动时所受的空气阻力,下列关于镖头能否射中A点的预测中.正确的是( ) A.一定能够射中A点 B.一定射在A点左侧 C.一定射在A点右侧 D.控制速度大小,以上都有可能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弹簧下端固定在地面上,有一物体从弹簧的正上方落下,和弹簧接触后( )A.立即停止运动B.立即开始做减速运动C.可能做匀速运动D.当弹力大小等于物体重力大小时,物体速度最大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力F的作用,且运动过程中力F始终保持不变,则小球的运动轨迹(用虚线表示)不可能的是(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2016·淮安)用下列方法制作如图所示的“喷气火箭”:①将气球吹大,并用夹子把口封紧;②从一根吸管上剪取一小段,用胶带把它固定在气球上;③将一根细绳穿过吸管,并水平拉直,作为“喷气火箭”运动的轨道,把封口的夹子松开,气球就会向 (填“左”或“右”)运动,使气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如图所示,在玻璃杯内装满米,将竹筷竖直插入米中,然后用竹筷将玻璃杯沿竖直方向慢慢提起,使玻璃杯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玻璃杯与米的总质量是0. 8 kg,则玻璃杯与米受到的总重力是 N,与总重力相平衡的力是 力.(g取10 N/kg )一辆卡车空载时行驶速度为25 m/s,满载货物时行驶速度为20 m/s,满载货物时车的惯性比空载时 (填“大”或“小”).2012年8月,“好奇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表面,人类探索火星又迈进了一步.火星车着陆器在进入火星大气后减速下降.在减速直线下降过程中,只受到阻力F1和火星引力F2的作用,此时F1 (填“>”“<”或“=”) F2.(2016·重庆)如图所示,在15 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木板A在水平地面匀速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物体B相对于地面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则B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 (填“左”或“右”),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N.粗糙程度相同的木板OAB,其中AB部分沿水平放置,小球从O点由静止释放后滚下,先经过A点,最后停在B点处.(1)小球从A点到B点做 运动,原因是 . (2)在O、A、B三个点的位置上,速度最大的位置是 点.(3)小球在从A到B运动的过程中,假设重力突然消失,物体将( ) A.立即停止运动 B.向右沿水平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 C.向右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D.向右沿水平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当它持续受到一个沿水平向右的力的作用时,它将 ,撤去此力后,它的速度将 .风洞实验室中可以产生方向水平、速度大小可调节的风,用来研究处在流动气体中物体的受力情况.将一个套有木球的细直杆放入风洞实验室,球受到的重力为G.球在杆上运动时,球与杆之间的滑动摩摔力跟它们之间的压力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如图甲所示,将杆沿平行风速的方向固定,调节风速的大小,使球恰能沿杆匀速运动.再将杆沿竖直方向固定,如图乙所示,将球从杆的上端由静止释放,保持球下滑过程中所受风力与杆处于水平方向时受到的风力大小相同,则球下滑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三、解答题(共44分)(2分)(2016·聊城)如图甲所示,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的太阳能汽车受到两对平衡力的作用,请在图乙上画出汽车受力的示意图.( 6分)( 2016·南平)如图所示,老王骑车上班途中,前方停在路边的轿车司机突然打开车门,老王刹车不及撞上车门受伤.请你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请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 8分)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1)将卡片上的两根线跨放在支架的滑轮上,并在两个线端分别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当卡片平衡时,从钩码质量看,卡片两边所受的拉力 .(2)为观察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可用手将卡片 ,释放时观察其是否保持平衡.(3)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 .(4)该实验在选择卡片时,选用较轻卡片的目的是 .( 6分)理想实验是物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伽利略曾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如图所示(图中两个料面底部均用一小段光滑圆弧连接),下列是该实验中的一些事实和推论. A.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B.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能达到原来的高度 C.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D.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1)在上述A、B、C、D四个步骤中,属于可靠性事实的有 ,属于理想化推论的有 . (2)上述理想实验的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是 . (3)该理想实验 (填“是”或“否”)直接证明了牛顿第一定律.( 6分)(2015·株洲)物体下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速度和横截面积有关,已探究出在横截面积不变时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为探究空气阻力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取质量相同,半径分别为r 、2r和3 r的甲、乙、丙三个小球,让它们从不同高度分别竖直落下,并以砖墙为背景,当进入砖墙的区域时,用照相机通过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方法记录小球的运动过程,如图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图. (1)在图示运动过程中,甲、乙、丙三个小球的速度之比是 .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阻力相同时,小球的速度与半径的关系是 . (3)实验结论:在速度不变时,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 .(16分)在一次太空知识讲座中,老师让同学们做一个实验: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一个重物,分别使重物处于静止和匀速下降状态,再让其加速下降,同学们发现,重物在静止和匀速下降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就等于重物所受的重力;而加速下降时,却看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明显减小,好像重物的重力突然间减小了. 老师解释说:“这在物理学上称为失重现象,失重就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实际所受重力的现象.如当人们乘电梯加速下降时,人对电梯地面的压力就小于人受到的重力”.小勇在老师指导下到电梯内做失重实验,如图甲所示.他将一个体重秤放在电梯水平地面上,然后站上秤台,如图乙所示.在电梯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他记录下体重秤在不同时间段的示数及对应的时间,描绘出了体重秤的示数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丙所示.已知小勇的实际质量为60 kg , g取10 N/kg.( 1)求电梯静止时,小勇对秤台的压力;(2)若电梯在10s内下降的距离为18 m,求电梯这段运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3)根据图丙分析,小勇在哪段时间内处于失重状态?求此时他对秤台的压力;(4)若下降过程中体重秤的示数为零,即说明他对体重秤的压力为零,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完全失重.如果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为F合=mɑ,其中ɑ称为加速度,单位为N/kg.请计算小勇完全失重时加速度ɑ的大小. 参考答案1. B 2. B 3. B 4. B 5. B 6. A 7. D 8. A9. A 10. C 11. D 12. D13. 右 空气 运动状态 14. 8 摩擦15. 大 16. > 17. 右 1218. (1)减速 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2)A (3)C19. 向右做加速直线运动 不变20. k2G21.如图所示22. 老王骑车上班途中,即人和车都是处于运动状态,当前方停在路边的轿车司机突然打开车门,老王虽能刹车,即车轮可能运动停止,而车身和人由于惯性仍然向前运动,所以使得老王撞上车门受伤.为了减少上述的危害,我们在骑自行车或驾驶汽车时,一定要减速慢行、注意力集中等.23. (1)大小相等(2)旋转一定角度(3)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4)减小卡片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24.(1)D BC(2)DABC(3)否25. (1)6:3:2 (2)成反比(3)不变26. (1)600 N (2)1.8 m/s (3)0~t1阶段 450 N (4)10 N/k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力与运动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力与运动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力与运动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