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同步+提优)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
展开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共4页。
【例1】小提琴声是通过琴弓与琴弦的摩擦使琴弦振动 (如图所示),琴弦将振动传递给木质的琴码和琴箱,再使琴箱内的空气振动,最终传递到听者耳中的.这一振动的传递过程说明 和 都能传声.
【解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琴弦将振动传递给木质的琴码和琴箱,再使琴箱内的空气振动,说明固体能够传声;琴声传递到听者耳中这个过程中说明固体、气体都能传声.
【注意】 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物体振动了,但不一定能听到声音;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答案】 固体 气体
【例2】 我国“嫦娥工程”在2012年实施落月探测.已知月球上没有空气,在月球上你认为下列情况可能的是 ( )
A.能听到月球车行驶发出的声音
B.如果陨石撞在月球上有足够大的冲击力,能听到撞击的声音
C.在月球上,如果宇航员相距得非常近,是可以直接对话的
D.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相距很近也要借助无线电话才能交谈
【解析】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宇航员在太空舱内可以直接对话,但在舱外,月球表面由于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我们听不到任何声音.宇航员也只能借助无线电设备进行对话.
【答案】 D
【点拨】 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是解题的关键.
【例3】下列现象中表明固体能够传声的是 ( )
A.敲锣打鼓,就能听到声音
B.耳朵听到收音机播放出来的声音
C.耳朵贴在铁轨上能听到远处的火车声
D.水中的鱼听到脚步声逃走
【解析】 选项A说明固体的振动可以发声,在这里固体是声源;选项B说明空气可以传声。传声介质是气体;选项C中传声介质是固体;而选项D中主要是说明液体可以传声.
【答案】 C
类型二 声音的特性——响度、音调、音色
关于声音的三个特性,解题时经常会混淆,首先要从定义上去理解,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而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其次是从影响因素上去辨别,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而音调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发声方式决定.
【例l】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奏C调“3(mi)”和“1(du)”这两个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音色一定不同
B.音调一定不同
C.响度一定不同
D.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同
【解析】 同一架钢琴上弹奏C调的“3(mi)”和“1(du)”这两个音时,琴弦振动的频率是不同的,所以音调是不同的.故选B.
【例2】手机通信靠电磁波传送.现将一只手机悬挂在密封的玻璃罩内,拨通手机发现手机发出铃声和闪烁的光;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发现铃声逐渐变弱直至消失而闪烁的光依然存在;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发现铃声逐渐变强并仍然有闪烁的光.根据上述现象得到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声音、电磁波均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
B.声音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而电磁波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而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空气
D.声音、电磁波均需要空气才能传播
【解析】 (1) 将一只手机悬挂在密封的玻璃罩内,拨通手机发现手机发出铃声和闪烁的光,说明声音和电磁波都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故 A、B错误;(2) 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发现铃声逐渐变弱直至消失而闪烁的光依然存在,说明空气介质在减少时,声音变小到消失,充分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真空不能传播声音;而闪烁的光依然存在,说明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空气,在真空中仍然能够传递给手机,使手机发光.故D错误.
【答案】 C
【点拨】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需要同学们仔细分析,不要混淆.
类型三 噪声的控制
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能区分从物理学角度和环保角度看什么是噪声,其次是知道减弱噪声的主要途径:控制噪声声源、阻断噪声传播和在人耳处减弱.
【例1】 噪声是由发声体的 产生的.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 (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 减弱噪声.
【解析】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当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就是噪声;“禁呜喇叭”是控制噪声的产生,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答案】 无规则振动声源处
【例2】 中考前夕,为了不打扰小明学习,姥姥看电视时调小了音量,这是在 减弱噪声的.调小音量也是为了减小声音的 .
【解析】 把电视音量调小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防止影响小明学习;调小音量时,喇叭的振幅变小,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变小.
【答案】 声源处响度
【例3】 为了缓解交通压力,许多大中城市都修建了轻轨.我们看到,紧邻居民的地方大都安装了密闭的玻璃屏,如图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防止下雨时淋湿列车
B.控制速度
C.阻断噪声的传播
D.美化环境
【解析】 玻璃屏可以让列车产生的噪声在传播的过程中被反射、吸收,达到减弱噪声的目的.故选C.
【答案】 C
类型四 超声波和次声波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我们看到蝴蝶翅膀振动时,却听不到因翅膀振动而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 (选填“低于”或“高于”) 20 Hz.这种听不到的声波有很强的破坏性,在“5·12”汶川大地震时,600多公里之外的贵阳也有不少市民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就与这种声波有关,我们将这种声波称为 声波.
【答案】 低于 次
【例1】 声波既传递“信息”,也传递“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
A.用超声波碎石 B.用声呐探海深
C.利用B超做体检 D.利用回声定位
【解析】 用超声波碎石是利用超声波具有能量;声呐是利用超声波的定向性好,利用回声定位获取海洋深度信息的,说明声波能够传递信息;B超是利用超声波能够成像,获取体内的信息;利用回声定位可以获取信息.故选A.
【答案】 A
【例2】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 ( )
A.大象的“声音”交流
B.蝙蝠的“回声”定位
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
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解析】 大象交流用的“语言”属于次声波,所以排除A;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就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距离甚至物体的种类,所以B选项正确;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属于声波能传递能量,所以排除C;人站在天坛中央说话,发出的声音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内,不属于超声波,所以D选项也可以排除.故选B.
【答案】 B
【例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B.超声波是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的
C.气体只能传声,不能发声
D.强大的次声波能破坏建筑物
【解析】 声音的传播速度和介质有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只有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 m/s,选项A是错误的;超声波和次声波属于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选项B是错误的;气体既能发声也能作传声的介质,选项C是错误的.
【答案】 D
【分析】 本题是易错题,易错选A,主要是因为对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这个数据用得多,记得牢,先入为主,而不理解声音的传播速度是取决于介质的,介质不同,声音的传播速度也不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寄生蝇一般听到寄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