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2022学年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检测卷(含答案)

    2021-2022学年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检测卷(含答案)第1页
    2021-2022学年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检测卷(含答案)第2页
    2021-2022学年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检测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章 声现象 检测卷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    1我们欣赏音乐时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        A.音色不同        B.音调不同       C.响度不同       D.传播速度不同2.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是(        A.声音的音调      B.声音的响度      C.声音的频率     D.传播声音的物质3.下列做法用来改变音调的是(     A.老师用扩音器讲课B.摩托车上装消音器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D.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速公路边的隔音板可以阻断噪声传播   B.声波不能传递能量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5.下列各图(图1-1)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图1-1    6下列现象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A.利用声吶探测鱼群B.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C.医生通过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D.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    7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B.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8.星光中学有一个l50m×70m大小的操场,广播室在操场两端架起两个音箱S1S2(如图1-2),吴老师绕场一周试听了一番,在甲、乙、丙、丁四处(它们分别是各边的中点),觉得有两处声音含混不清,则这两处是(  )A.乙和丁     B.甲和乙     C.丙和丁     D.甲和丙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18分)9.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声现象.例如:笑树能发出笑声是因为果实的外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使其      发声广场音乐喷泉的优美旋律是通过      传入我们耳中的.10.如图1-3所示是用一根吸管做的笛子,在吸管上有五个孔,其中一个是吹孔.嘴对着吹孔吹,由于吸管内空气柱发生__________产生笛声.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___.           11.将钢锯条以图1-4所示方式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锯条由于_________________而发出声音.改变钢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再次拨动,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_会改变(填响度音调).      三、解答题(第1213题各15分,第1420分,共50分)12.小明做真空罩闹铃实验,如图1-5所示: 1)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在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变__________________ 2)再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又会听到铃声逐渐变__________________ 3)推理过程: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___________ ;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了. 4)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实验用到的研究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1-6所示,小明和小红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 m间的通话,这表明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                                  . 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4)如果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填不能). 14.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图1-7的装置,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他们将发声的闹钟置于纸筒A内,将充当反射面的材料置于O处,通过纸筒B倾听反射的铃声强弱. 1)保持纸筒A和纸筒B的位置________不变,只改变充当反射面的材料,让同一位同学倾听反射声音的强弱.实验结果如下表.反射材料大理石玻璃板木板棉布毛巾海绵反射声音的强弱最强较强几乎听不到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_______有关.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其它条件相同时,海绵吸音效果最好(或其它条件相同时,大理石反射效果好)(写出一条即可).2)实验结果表明,玻璃板和木板反射声音的强弱无法分辨,有同学认为可能是人耳对声音强弱的分辨能力不够造成的.对此,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或方法__________用灵敏仪器替代人耳测量反射声音的大小(写出一条即可).
        3)如果利用声音的反射现象,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选择表中的_______大理石作为反射面效果最好. 
    答案 一、1.A    点拨:本题考查乐音的特性.我们能分辨出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不是由于它们所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不同,而是由于它们所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2.D   点拨:影响声音传播速度大小的因素有传声介质的种类和温度.声音传播速度的大小与声音响度、音调、音色都没有关系.3.D    点拨:音调是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用扩音器讲课,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安装消音器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用不同的力敲击音叉,可以改变音叉的振动幅度,改变声音的响度;瓶中水的高度不同,敲击时瓶子的振动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调不同.4.A    点拨:高速公路边的隔音板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声波可以传递能量;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响度大;如果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物体即使振动我们也不会听到声音.5.D   点拨:图A中,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溅起水花,这个现象表明发声体在振动.图 B中,声音的响度和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故加大力度敲击音叉,音叉振动的振幅增大,故响度变大.图C中,尺子振动越快听到声音音调越高,说明音调和振动的快慢即频率有关.图D中,当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时,传声介质越来越少,所以传声效果越来越不好,实验过程中听到铃声越来越小,设想空气全部抽净时,就不传声了,也就听不到声音了,证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6.B    点拨:.选项A利用声音探测鱼群,获得的是信息;选项B振动击碎结石,传递的是能量,故符合题意;选项C,胎儿的发育情况,获得的是信息;选项D,是否有障碍物或昆虫也是获得信息.    7.A   点拨:声音产生的原因是物体的振动,所以B中物体不振动就发声是错误的;声音的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而音色是判断不同发声体的依据,所以D中闻其声而知其人是由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8D   点拨:由图可见,乙和丁距离两个声源一样远,声音同时到达,不会产生干扰,会听起来比较洪亮;而甲和丙两处则不同,距离两个声源的远近明显不同,两个声源传来的声音相互干扰,导致听不清楚.    二、9.振动;空气10.振动;音调    点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嘴对着吹孔吹时,引起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笛声.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还跟发声体的长度、粗细、松紧程度有关.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是通过改变发声体的长度,改变声音的音调。11.振动;音调   点拨: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会使锯条的发声频率不同,因此其音调不同,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三、12.(1)小    2)大    3)小    4)真空不能传声(或声音传播需要介质)(5)科学推理法   点拨:(1)在抽气的过程中,玻璃罩内的空气减少,所以传播声音的介质减少,因此听到声音将会减小.(2)再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由于传播声音的介质增多,因此听到声音将会变大.(3)由于介质(空气)逐渐减少,故声音逐渐减小.如果完全没有空气了,将会听不到声音.(4)在研究声音的传播实验中,真实的实验是随着罩内空气的不断抽出,听到铃声越来越弱,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如果罩内被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于是形成结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5)由于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因此实验采用了科学推理法.13      14.(1)不变;有关;其他条件相同时,海绵吸音效果最好(或其他条件相同时,大理石反射效果最好)(2)用灵敏仪器替代人耳测量反射声音的强弱 3)大理石点拨:本题不是要求学生直接运用课本上的知识,而是给定材料根据材料信息得出结论,并现场运用这些结论.(1)保持纸筒A和纸筒B的位置不变,只改变充当反射面的材料,让同一位同学倾听反射声音的强弱,是为了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由实验表格知,材料不同,反射效果不同,所以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有关.由实验表格知,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海绵的吸音效果最好,大理石反射效果最好.(2)人的听觉不能准确测量声音的大小,可以采用比较灵敏的仪器测量反射声音的大小.(3)因为相同条件下,大理石的反射效果最好,可以利用大理石作为反射面.     

    相关试卷

    2021学年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精练: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精练,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寄生蝇一般听到寄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