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第二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学设计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一部分,也是本单元教学的前奏和基础,它与后面的大气热力状况、大气运动以及许多天气、气候气象知识都有直接联系,如:臭氧对紫外线的吸收,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等。考虑到需要开发较多的思维能力和地理分析能力,既顾及了知识的整体性,又考虑了知识的层次性,为了让学生下一步了解和学习大气打下基础,要在原有课文的知识基础上适当延伸知识和联系实际,本节课教学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后面几节课的教学。
(1)理解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主要层次的主要特点。
(2)培养学生读图、阅读和概括能力;运用因果分析法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3)理解大气的存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尤其是对流层和平流层、电离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树立人类与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观念和意识。
培养学生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大气组成及垂直分层特点的思维方式和地理实践能力。
1.大气主要成分对环境生命活动的影响;大气各层的特点和人类活动与各层大气的关系
2.大气各层的气温垂直变化原因,大气运动方向和天气变化状况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因果联系。
课前导学案,自制PPT。
文字
四、说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 | 教学内容 | 设计意图及理论依据 |
导入新课
展示图表
边填表格边回答
学生思考讨 论
承转过渡
多媒体展示
师生讨论
师生共同总结
学生思考
归纳小结:
总结
作业
板书设计 | 在第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宇宙环境,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是一个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因为它有生命。地球有别于其他行星没有的条件是什么呢(适宜的温度、有液态水和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原始海洋)那也就是说如果缺少其中任一条件,地球上就不会有生命存在了?(是的!)那么好,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 多媒体展示《大气的组成及作用》表格。 设问: 1、回忆初中化学内容,大气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2、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各有什么作用? 3.除了氮和氧,干洁空气中还有哪些气体呢?各有何作用?知识拓展:氮有何工业用途呢?氧在物理化学中作用起什么呢? 4、二氧化碳和臭氧等有何作用?提问:过多的紫外线会伤害动植物,那么,要是紫外线全部被臭氧吸收是否合适?为什么? 5、空气中的水汽和固体杂质又有什么作用?知识拓展:A、由于成云致雨而导致水汽的三相互相转变化,对大气和地面温度会产生什么影响呢?B、对太阳辐射两者起什么作用呢? 6、以上大气成分是否固定不变呢。(出示部分资料:30年以来二氧化碳变化和氯氟烃每年产量) 大气组成的这种变化,会产生什么影响? 非洲最高的山峰乞力马扎罗山,地处赤道附近,山顶却终年积雪呢?(生:这是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减,乞力马扎罗山海拔接近6000米,因此,山顶气温很低,终年积雪。)那么布在地球外围 2000~3000千米的大气层中,在这厚厚的大气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是不是一直递减呢? 多媒体《大气的垂直分层》图。 师生共同识别:(1)图中的横坐标、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其中的曲线又表示什么?从下而上一共分为几层? 设问:(2)曲线有什么变化规律?成什么形状呢? (3)各层气温变化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有关对流层几个问题: A、在不同纬度,对流层高度是否一样?为什么? B.对流层的气温如何随高度而变化?原因是什么? C.对流层中,大气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D.对流层大气与人类有何关系? 以上各要素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想一想。 总结:对流层大气内在的因果联系:大气组成空气的温度变化(上冷下热或上热下冷)大气的运动(垂直运动或水平运动)天气的变化(云雨复杂多变或晴朗) 各层 设问:平流层气温变化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么有这些不同? 用对流层相同因果联系,说明平流层的内在各要素联系。 设问:A、高层大气气温变化有什么特点?与人类活动有什么关系呢? 知识拓展:B、该层有什么天文现象呢?其原因是什么呢。 C、人造地球卫星的分布高度多在几百公里,从大气状况来说这样有什么好处? 投影展示 归纳:可见不同成分(二氧化碳、水汽、臭氧等)对太阳辐射及其转化而成的地面辐射的选择性吸收,从而揭示该层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进而揭示该层大气的运动特点与天气变化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密切关系。 人们是这样比喻地球上的大气的:(1)大气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2)大气是地球的空调器;(3)大气是地球生命呼吸所需氧气的源泉;(4)大气是风云变幻的大舞台。可见,大气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有着重要的影响;大气的垂直分层则是地球大气的主要特征,其中,对流层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层次;目前,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对大气的成分影响越来越明显,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 最后完成课堂二题活动练习 板书设计:表格式和图解式两种。 如下表: |
这样引课过渡自然,不仅复习旧知识而且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学生认定目标,学习有方向。
从课文中自我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运用旧知识的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知识拓宽: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分折创新能力。
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想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树立人类与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观念和意识。
从乞力马扎罗山积雪过渡到大气层中气温随高度怎么样变化,让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未知的知识,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参与意识。
运用图像加强直观教学,培养读图的方法和步骤;使学生从图上自我获取知识能力.
用因果分析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触类旁通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简单的总结性,理顺知识的因果关系,把这节课推向高潮,效果良好。
利用简洁的语言,对教材内容进行总结,化繁为简,巩固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符合教学巩固性原则。 |
一、大气的组成及作用:
| 作 用 | 人类活动的影响 | |||
低
层
大
气 |
干 洁 空 气
| 主要成份 | 氮 | 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份、肥料 |
|
氧 | 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氧化反应 |
| |||
微 量 气 体 | CO2 |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 化石燃料的使用、植被的破坏→CO2增多→全球性气候变暖 | ||
O3 | 吸收紫外线,使地面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少量的紫外线还有杀菌的作用。 | 氟氯烃→臭氧含量减少,形成“空洞” →发生皮肤病甚至皮肤癌。 | |||
水汽 |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保温作用、吸收 |
| |||
固体杂质 |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反射、散射作用 |
|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大气分层 | 高度(Km) | 气温变化 | 原因 | 气流运动特征 | 天气特征 | 与人类的关系 |
对流层 | 9-18 | 递减 | 地面为主要直接热源或靠对流层水汽、二氧化碳吸收 | 对流运动显著 | 天气复杂多变 | 影响人类一系列的生产生活活动 |
平流层 | 50-55 | 递增 | 靠臭氧层吸收紫外线增温 | 以平流运动为主 | 天气晴朗、能见度好 | 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利于高空飞行 |
高层大气 | 2000-3000 | 先递减,后递增 | - | - | - | 无线电短波通讯 |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一等奖教案: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一等奖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导入,新课讲解,课堂总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大气的组成及作用,大气的垂直分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