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民版)高考历史一轮优化探究练习Word版含解析
(人民版)高考历史一轮优化探究练习:专题六专题提升强化练(六)Word版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人民版)高考历史一轮优化探究练习:专题六专题提升强化练(六)Word版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提升强化练(六)
一、选择题
1.《氾胜之书》提出“种禾无期,因地为时”。《齐民要术》则提出播种施肥要讲“时宜”,南宋《农书·六种之宜》说“种莳之事,各有攸叙。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叙,则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种无虚日,收无虚月,一岁所资,绵绵相继。”材料本质反映了( )
A.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季节性强
B.中国农业重视“因时制宜”
C.中国古代农业是精耕细作农业
D.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
解析:“种禾无期,因地为时”没有强调农业的季节性,故A项错误;材料中“种禾无期,因地为时”“播种施肥要讲‘时宜’”“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叙”等内容都强调了“因时制宜”,但没有说明其本质,故B项错误;《氾胜之书》等各种著作对农时的记载和分析,从本质上讲服从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故C项正确;“种禾无期,因地为时”“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叙”不能体现古代农业生产力水平高低,故D项错误。
答案:C
2.美国地理学家葛德石在《中国地理基础》一书中说:“给华北平原带来灾难的同样因素也推动游牧民族越过长城,尽管南面的土地已遭受灾害,对炙热沙漠上的人来说仍是有吸引力的 。”材料的核心思想是( )
A.自然灾害导致社会动荡
B.地理之手推动民族迁徙
C.民族冲突不可避免
D.文明演进呼唤社会和谐
解析:“给华北平原带来灾难的同样因素也推动游牧民族越过长城”可知材料是灾难推动了民族的迁徙,故A项错误;据材料可得出由于地理环境的改变,促使中国人口的迁徙,故B项正确;《中国地理基础》的内容没有涉及民族冲突,故C项错误;材料的内容描述了因为环境变化不得不向好的环境迁徙,没有涉及社会和谐问题,故D项错误。
答案:B
3.下表主要总结了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的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
朝代 | 夏商周 | 秦汉 | 魏晋 | 宋元 |
称谓 | 臣、人、 众、野人 | 夫、仆 | 田客、部曲 | 佃客、庄 客、农户 |
A.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
B.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形成
C.历代赋役制度的改革
D.农民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从夏商周到宋元的称谓变化体现了中国土地制度从井田制(土地国有制)、小农经济(土地私有制)到封建土地私有制下的租佃制的发展,故A项正确;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形成并未体现夏商周、宋元的称谓,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赋役制度指的是赋税和徭役的征派,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农民的称谓的变化体现了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发展变化,并未体现农民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故D项错误。
答案:A
4.西周时期。在“工商食官”制度下,擅长经商的家庭或家族在被国家认可之后,又以国家法令的形式固定下来,世代相袭,不得改弦易辙。这反映出该制度
( )
A.推动了私营工商业发展
B.可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
C.是重农抑商政策的雏形
D.固化了当时的职业划分
解析:在西周“工商食官”制度之下的官商而非私营工商业,故A项错误;官商的经营目的是为国家和王室服务,其确保的是奴隶制国家物质生活而非财政收入,故B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涉及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商业的抑制,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世代相袭,不得改弦易辙”可知,“工商食官”政策之下固化了当时的职业划分,故D项正确。
答案:D
5.《考工记》中提到:“兵车之轮六尺有六寸,田车之轮六尺有三寸,乘车之轮六尺有六寸。六尺有六寸之轮,轵崇(车轴端)三尺有三寸也。加轸(车厢底部的横木)与轐(车厢与车轴间的木块)焉,四尺也。人长八尺,登下以为节(即方便上下车)。”这表明在当时手工业生产过程中( )
A.社会发展推动了行业内部分工
B.为满足市场需求采取定制生产
C.冶铁技术进步促进了工艺发展
D.采用标准化生产并兼顾人性化
解析:材料中没有涉及当时制车过程中的行业内部分工,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制车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制车与冶铁技术进步的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中制车有着严格的尺寸,采用标准化生产,“登下以为节(即方便上下车)”,体现出人性化的设计,故D项正确。
答案:D
6.汉武帝时期,改变了过去郡国贡赋各自为政的办法,统一派遣官吏将所要征收的贡赋,折成当地出产丰饶的土特产品收上来,一部分运往京师供应朝廷,另一部分像商贾那样运往需要这些物品的地区转手获利。这一措施( )
A.解决了封国对中央的威胁
B.体现了政府的专卖政策
C.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体现了政府的抑商政策
解析:材料中统一向郡国征收贡赋的做法不能削弱封国,因而也不能起到解决封国对中央威胁的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内容并非汉武帝时期实行的盐铁专卖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中统一向郡国征收贡赋然后出卖获取利润的做法与打击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中统一向郡国征收贡赋然后出卖获取利润的做法,与私商争利,压缩了商人的经营空间,因而体现了政府的抑商政策,故D项正确。
答案:D
7.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当时的长安、洛阳等地的汉人受回纥风影响,喜欢穿回纥服装,出现了“回纥衣装回纥马”的景象。这说明唐代中后期( )
A.社会生活开放多元 B.官营丝织业占主导
C.民族融合出现高潮 D.中外交流全面深入
解析:根据材料“长安、洛阳等地的汉人受回纥风影响,喜欢穿回纥服装……回纥衣装回纥马”,唐代中后期思想开放,受少数民族和境外影响,生活趋向多元,故A项正确;材料不涉及手工业的经营方式,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外文化的交流,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涉及服饰衣料的交流,故D项错误。
答案:A
8.《康熙江西志》对景德镇御窑的生产有如下记载,“工匠自洗补至入窑,必看坯胎堪否,然后盖匣封固,起火烧造。如绘画中小器,亦须细看,上下四周,有无疵缪,必体质完美,方可入窑。不然,则徒劳罔功矣。”该记载内容主要反映出( )
A.制瓷工匠工作异常辛苦,常徒劳罔功
B.景德镇瓷器工艺先进,产品精湛完美
C.瓷器烧制过程工序复杂,技术难操控
D.工匠制作瓷器时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解析:材料反映出景德镇工匠在烧制瓷器时的精心,不能反映出景德镇瓷器的烧制经常“徒劳罔功”,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景德镇烧制瓷器的艰难,不是赞美瓷器的精美,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不出烧制瓷器的技术难以操控,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烧制瓷器艰难,工匠需要十分精心,才能烧制成功,故D项正确。
答案:D
9.明代熊人霖《南荣集》曾载闽浙一带的“寮主经济”:寮主者,汀之久居各邑山中,颇有资本者,披寮蓬以待菁民之至,给所执之种,作为锄植而征其租,菁民者,汀、上杭之贫民,每年数百为群,赤手至各邑,依寮主为活,而受其值。这反映了当时( )
A.经济作物大量入市
B.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C.雇佣关系开始出现
D.农业生产关系调整
解析:题目中并未体现大量经济作物的入市,与题意无关,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明代占主导地位的是小农经济,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开始解体的时间是在鸦片战争后,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颇有资本者,披寮蓬以待菁民之至,给所执之种”“贫民,每年数百为群”“依寮主为活,而受其值”得出:在明朝出现了雇佣关系,但并非开始出现,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对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故D项正确。
答案:D
10.有学者在解释明清江南经济发展时提出“内卷化”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在小农经济的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的事实下,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个体中单个人的劳动效率一直得不到有效提高。这种“没有发展的增长”可以用来解释( )
A.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
B.精耕细作生产方式的转型
C.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迟滞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解析:“内卷化”理论是学者解释明清江南经济发展时提出的,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从隋唐时期开始,在宋代完成,其重要表现是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并不是“没有发展的增长”,故A项错误;精耕细作生产方式(小农经济)的转型指的是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也不属于“没有发展的增长”,故B项错误;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主要产生于江南地区的部分手工业行业中(如丝织业),力量弱小,发展极其缓慢,符合“没有发展的增长”,故C项正确;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并不是“没有发展的增长”,故D项错误。
答案:C
11.市镇与城不同,作为商业中心,市镇联系的对象是四周的乡民。明朝前期,农民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江南地区在原有市镇的基础上,出现了一批新兴市镇,但市镇的分布不能过于稠密,否则就会出现被迫衰退者。这说明明朝前期( )
A.政府对市镇分布进行合理规划
B.地域性商帮具有明显的排他性
C.重农抑商使市镇经济陷入停滞
D.农业对市镇发展具有双重作用
解析:材料 “但市镇的分布不能过于稠密,否则就会出现被迫衰退者”反而说明政府对市镇并没有进行合理规划,故A项错误;由于市镇分布过于稠密导致市镇的衰退,而不是由商帮排他性导致的,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市镇分布过于稠密导致市镇的衰退,而不是政策,故C项错误;通过材料“农民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江南地区在原有市镇的基础上,出现了一批新兴市镇,但市镇的分布不能过于稠密,否则就会出现被迫衰退者”可知,农业对市镇发展具有双重作用,故D项正确。
答案:D
12.嘉靖时期,唐枢在《复胡梅林论处王直》中提道:“若其私相商贩,又自来不绝,守臣不敢问,戍哨不能阻,盖因浩荡之区,势难力抑。一向蒙蔽公法,相沿数十百年。然人情安于睹记之便,内外传袭,以为生理之常。”这说明明朝的“海禁”政策( )
A.大大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B.几乎根本没有被实际执行过
C.严重阻碍了中外的经济交流
D.直接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激化
解析:材料不涉及税收和政府财政收入的信息,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若其私相商贩,又自来不绝,守臣不敢问,戍哨不能阻……一向蒙蔽公法,相沿数十百年……以为生理之常”,说明明代“海禁”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官府蒙蔽公法,而且从情理认为通商是“生理之常”,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自来不绝……相沿数十百年”,说明海禁并未实际阻止中外的经济交流,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一向蒙蔽公法,相沿数十百年……以为生理之常”可知,官府与商贩私下达成某种默契,并未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故D项错误。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交换的发达,促进了货币流通量的增加。北宋除铜、铁钱外,金银也作为半流通性货币,租税的征收、官俸的发给和对外贸易都使用银两。北宋的铜钱尽管铸造的比过去多,但“钱荒”却十分严重。为此,政府规定四川等地只能用铁钱流通。由于携带不方便,10世纪末,成都出现了所谓的“交子铺”,发行纸币代替铁钱。1023年,北宋政府看到发行交子有利可图,遂正式创立“交子务”,改交子为官办,以36万贯铰钱作准备金,定期发行,限额125万余贯,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洪武元年,明政府颁行“洪武通宝”。但由于铜钱的铸造受到铜料不足的限制,而且商贾也习惯于元代的纸钞,因此铜钱的流通并不通畅。洪武八年,印造大明宝钞,禁止民间使用银子。但由于宝钞发行没有数量的限制,也没有兑换的机制,导致官府大力推行用钞作货币的同时,两浙、江西、闽广等地的百姓重钱轻钞,宝钞严重贬值,钞法难以推行。正统元年,政府“弛用银之禁”,下令南方部分不通舟楫的地方,可将赋税折算白银缴纳,至万历时期,要求各种租税都折银征收。民间白银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原来的“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的习惯也逐渐改变,人们在小额交易中也宁愿使用极为细碎的银子。
——何平《世界货币视野中明代白
银货币地位的确立及其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时期“交子”出现的原因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朝时期白银货币地位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宋、明时期货币流通的相同点。
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中“交换的发达,促进了货币流通量的增加”得出商品经济发展,根据材料一中“‘钱荒’却十分严重”得出出现“银荒”现象,根据材料一中“政府规定四川等地只能用铁钱流通,由于携带不方便,10世纪末,成都出现了所谓的‘交子铺’”得出银钱等货币流通不便,根据材料一中“北宋政府看到发行交子有利可图,遂正式创立‘交子务’,改交子为官办”得出金融业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印刷业的发展。第二小问意义,根据第一小问中是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发展,推动政府货币改革,纸币便于流通,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影响深远。
(2)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二中“洪武八年,印造大明宝钞,禁止民间使用银子”得出当时禁止民间使用白银,根据材料二中“正统元年,政府‘弛用银之禁’,下令南方部分不通舟楫的地方,可将赋税折算白银缴纳,至万历时期,要求各种租税都折银征收”得出政府承认白银成为合法的货币,并且占据主导地位。第二小问相同,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比较可知,当时同时存在多种货币,“交子”一开始在四川地区使用,而白银也是在南方流通,因此都具有地域性,并且都是由民间使用,后来得到官府的认可。
答案:(1)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北宋“钱荒”严重;铁钱等货币流通不便;发达的金融信用事业(飞钱、柜坊的影响);造纸业和印刷业的发展。
意义:推动政府货币改革;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影响深远。
(2)变化:从民间私用到合法货币,再到主导货币。
相同:多种货币并存;具有地域性;民间货币影响较大。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环保是古人很重视的问题。《管子·立政》篇中讲到富国立法有五条,其中第一条就是“山泽救(救:即防止之意)于火,草木殖成,国之富也。”《管子·地数》中记载:“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为天下王。”管子根据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不同环保要求,提出了环保“四禁”概念,其中“春禁”是:“无杀伐,无割大陵,倮大衍,伐大木,斩大山,行大火,诛大臣,收谷赋。”秦《田律》、刘向《说苑·指武》《唐律·杂律》等都规定不准乱砍滥伐和“禁烧”等法令。据清代黄本骥编纂的《历代职官表》,中国古代早期的“环保部”叫“虞”,其职责包括山、林、川、泽的保护与治理。
结合材料与所学的相关知识,评述古代人与环境的关系。(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合理)
解析:该论述题在高中教材中所涉及的并不是很多,主要结合材料进行作答;而根据材料不难推断出,材料中所流露和表达的是古代社会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然后,再结合相关材料进行逐级论证,从管仲时代起许多朝代都通过社会机构、制定相关法律文献等一系列手段来改善与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这些先例也都为我们今天的环保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答案:(示例)中国古代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古代具有丰富的环保思想。管仲认识到保护山林菹泽是国富民强的保证,将环保问题上升到称王称霸的地步,体现出“环保治国”理念。古代颁布了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法律,对污染环境者予以严惩,这既保护了环境,也保证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许多朝代都设立了初具规模的环保机构,发挥政府的职能保护环境。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日渐突出,古代在环保方面的举措,对今天仍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民版)高考历史一轮优化探究练习:专题四专题提升强化练(四)Word版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民版)高考历史一轮优化探究练习:专题十一专题提升强化练(十一)Word版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民版)高考历史一轮优化探究练习:专题十专题提升强化练(十)Word版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