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九年级化学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其中1-4小题,每小题1分,5-10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自然现象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火山喷发 B.雾凇(冰花)
C.龙卷风 D.海市蜃楼
2.下列关于常见盐的用途,错误的是
A.食盐用作调味品 B.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
C.碳酸钙用作补钙剂 D.纯碱用于除水垢
3.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推理,可以建立起对微观粒子的认识。下列对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水银温度计的汞柱升高或降低——汞分子间有间隔
C.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化学变化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又结合成新的分子
4.分类可以方便大家更有序的研究物质,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石油,煤,氢气——化石燃料
B.纯碱,烧碱,熟石灰——碱
C.干冰,葡萄糖,蛋白质——有机物
D.盐酸,生理盐水,白酒——溶液
5.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认识中,错误的是
A.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反应后溶液中的粒子只有Na+和Cl-
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生成H2O
6.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编号 | 物质 | 杂质 | 试剂 | 除杂操作方法 |
A | CuO | C(木炭) | 足量稀盐酸 | 过滤、洗涤、干燥 |
B | CaCl2溶液 | HCl | 过量CaCO3粉末 | 过滤 |
C | CO2 | CO | O2 | 点燃 |
D | NaNO3溶液 | NaCl | 过量AgNO3溶液 | 过滤 |
7.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会出现的是
A.①变红,③不变红 B.④变红,③不变红
C.①比④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8.为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四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实验①、②,能验证金属活动性:Fe>Cu
B.通过实验①、②、③,能验证金属活动性:Fe>Cu>Ag
C.实验④中X为Cu,Y为FeSO4溶液,能验证金属活动性:Fe>Cu
D.实验④中X为Cu,Y为AgNO3溶液,能验证金属活动性:Cu>Ag
9.下列图象与描述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①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
B. ②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 ③等质量的Mg、Zn分别与相同浓度的足量稀硫酸反应
D. ④将60℃接近饱和硝酸钾溶液降温至10℃
10.某化学小组参观制碱厂后,绘制了该厂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图如图。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流程图I是依次向粗盐水中加入Ca(OH)2和Na2CO3,二者加入的顺序可以颠倒
B.过滤I得到的沉淀成分有Mg(OH)2和CaCO3
C.通入NH3的主要作用是形成碱性溶液,有利于CO2的吸收
D.碳酸氢钠首先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原因是其溶解度较小
二、填空与简答(共17分)
11.(4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镁离子______________。
(2)锌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__________。
(3)两个过氧化氢分子__________。
(4)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其表面有一层致密的__________。
12.(6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2021年全国经济工作重点任务之一。
(1)碳达峰、碳中和与低碳生活中的“碳”指的是同一物质,该物质是_______。(填名称)
(2)大气中CO2的产生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属于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3)“碳捕捉与封存”是我国的一项先进技术,每年可从燃煤发电厂“捕捉”约1600万吨二氧化碳并对其进行压缩封存,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氧化碳气体可压缩原因为__________。
(4)碳减排:使用氢能源汽车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单质硼(B)可与物质X反应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B(OH)3中B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5)“碳中和”主要是指抵消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大力植树造林 B.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C.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
13.(6分)中国化学家为推动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在国际上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1)晋代葛洪著有《抱朴子》,其中谈到“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在化学萌芽时期,就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有了研究。其中涉及到了反应HgS+O2═Hg+SO2,氧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是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之一)。
(2)现代社会,航空发动机叶片是影响飞机动力的关键,中国自主设计的世界上首个一体成型钛铝合金涡轮叶片一经问世,便被世界各大航空公司疯狂追逐。钛几乎和所有的金属、陶瓷反应,研究人员发现氧化钇不与钛反应,可以用作制备钛铝合金的容器。在氧化钇中,钇(元素符号:Y)的化合价为+3价,请写出氧化钇的化学式______。
(3)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着“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是湿法冶金的先驱,把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会得到铜,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
(4)我国近代化学家侯德榜创立的侯氏制碱法,对化肥和制碱工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将制碱厂、合成氨厂、石灰厂联合起来,降低成本,极大提高了利用率。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t2℃时,Na2C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②t1℃时,Na2CO3的溶解度是36g,现把50gNa2CO3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_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0.1%)
③Na2CO3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Cl杂质,想要提纯Na2CO3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14.(1分)如图表示济宁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 选填序号)
①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硫等元素,煤是清洁燃料
②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
③家用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
④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
⑤家用燃料更新为天然气,是因为天然气是可再生的能源
⑥从化学角度分析燃料经历上述变化历程的优势在于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实验与探究(共11分)
15.(5分)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
(2)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想制取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填字母序号)。
(3)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4)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
16.(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深度学习。请你参与其中,按要求回答问题和开展探究。
做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烧杯内的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加入一定量后,发现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猜 想】猜想一CaCl2; 猜想二:______; 猜想三;CaCl2和HCl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不同的实验方案,证明猜想三是成立的。请帮他们填写有关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方案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一 |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 ______ |
二 | 将一颗生锈铁钉放入另一支试管中,取一定量烧杯中的溶液加入其中 | ______ |
三 | 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第三支试管中,加入______ | 产生气泡 |
【反思与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
四、分析与计算(共6分)
17.(2分)青少年过多摄入蛋糕里的人造奶油会产生一种影响身体发育的反式脂肪酸,其化学式C18H34O2。请计算:
(1)该反式脂肪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
(2)该反式脂肪酸的化学式量为______________。
18.(4分)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出MgCl2、KCl两种物质的混合物,为了测定其中KCl的质量分数,现进行如下测定:取混合物样品19g,向其中加入100g水,完全溶解后,滴加K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K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计算:
(1)混合物样品中KCl的质量分数。
(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4小题,每小题1分,5-10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A | D | B | D | C | B | C | B | C | A |
二、填空与简答(共17分)
11.(1)2Mg2+ (2)ZnSO4 (3)2H2O2 (4)A12O3
12.(1)二氧化碳 (2)不可再生 (3)分子间有间隔 (4) H2O +3价 (5)C
13.(1)降低 (2)Y2O3 (3) (4) 大于 26.5% 降温结晶
14.①⑤
三、实验与探究(共11分)
15.(1)分液漏斗 (2) BFE
(3)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熄灭说明已集满 (4)A
16. CaCl2和Ca(OH)2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锌粒 反应物是否过量
四、分析与计算(共6分)
17.(1)9:17:1 (2)282
18.(1)50%
(2)解:设氯化镁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为y,
MgCl2+2KOH=Mg(OH)2↓+2KCl
95 58 149
x 5.8g y
x=9.5g,
y=14.9g,
混合物样品中KCl的质量分数为 ×100%=50%,
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0%,
答:(1)混合物样品中KCl的质量分数为50%,(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模拟测试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模拟测试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识别图像是学习化学的必备能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科学探究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试题: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实验与探究,分析与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