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2(含答案)
展开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每组加点字的读音不同的一项是 ( )
A.陈醋 措施 B.搅拌 牵绊C.公侯 猴子 D.水浒传 传记
2.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不是多音字的一项是( )
A.山脉 B.心脏 C.肿胀 D.咽喉
3.下列画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B.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
C.观众也在吃喝玩耍中看戏,双方为所欲为、优哉游哉,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奇。
D.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4.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美好姿态 娴熟技能 B.江水咆哮 歌声雄浑
C.演绎故事 许下宏愿 D.准备充实 性格突出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
B.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C.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D.除夕噼里啪啦大笑着走来,又噼里啪啦大笑着离去。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北京的春节》以“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其中,详写了腊八、除夕、初一、元宵这四天人们的活动。
B.《腊八粥》通过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八儿的嘴馋。
C.《寒食》是一首讽刺诗,说明了当时朝廷的腐败,体现出了诗人对朝廷的忧心忡忡。
D.《迢迢牵牛星》借写织女有情思亲、无心织布,隔河落泪、对水兴叹,来衬托人间夫妇的团圆美满。
7.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王侯(hóu) 翡翠(fi) 蜜饯(qián) 娴熟(xián)
B.腻子(èr) 塞灌(si) 肿胀(zhng) 皎洁(jio)
C.札札(zhá) 机杼(zhù) 迢迢(tiáo) 吞噬(shì)
D.腊月(là) 间断(jiàn) 分外(fèn) 更新(gèng)
8.下列各项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栖息 除夕 糊涂 搅和 有声无力
B.通肖 寺院 彩绘 浓稠 截然不同
C.猜想 粉粹 店铺 外套 万不得已
D.空竹 鞭炮 春连 解释 两面三刀
二、填空题
9.看拼音,写汉字。
搅bàn( ) qià好( ) 碗zhǎn( ) 吞yàn ( )
jiào车( ) áo粥( ) 轻yíng( ) 浓chóu( )
10.读拼音,写词语。
jiǎo zi rán fànɡ tān fàn luò tuo
( ) ( ) ( ) ( )
bǐ cǐ hè nián rǎn ɡānɡ zhǒnɡ zhànɡ
( ) ( ) ( ) ( )
11.日积月累。
(1)“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这是唐代诗人________写的《________》,诗歌描写的是________(填中国传统节日)。
(2)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花。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民风民俗。从民族戏剧来讲,有藏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从民俗寓意来讲,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过年的时候倒贴福字,寓意_____________;器物上雕刻蝙蝠和桃子,寓意__________________。
(3)“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这句标语是用在________的,我们还可以为其写这样的广告词: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12.按要求完成句于练习。
(1)这次期中考试,全班同学普遍成绩提高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信息匹配
13.选词填空。
安静 幽静 恬静
(1)一天夜晚,我们一家人在( )的小路上散步。
(2)老师一走进教室,同学们就立刻( )了下来。
(3)月光照在盲姑娘那( )的脸上。
五、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
北京的春节(节选)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14.选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在文中横线上填一个谚语。
16.根据下面的提示,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填在横线上。
腊八粥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对腊八粥的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腊八蒜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对腊八蒜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画线句中的“农业产品展览会”指的是什么?试从修辞角度赏析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色味双美”的意思是____________。文中说明腊八蒜“色味双美”的句子是: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花灯
节日往往最能集中地表现一个民族的习俗和欢乐。西方的圣诞、复活、感恩等节日,大多带有宗教色彩,有的也留着历史的遗迹。节日在每个人的童年回忆中,必然都占有极为特殊的位置。无论多么穷的家里,圣诞节也得有挂满五色,小灯泡的小树。孩子们一夜醒来,袜子里总会有慈祥的圣诞老人送的什么礼物。圣诞凌晨,孩子们还可以到别人家门前去唱歌,讨点零花钱。
我小时候,每年就一个节一个节地盼。五月吃上樱桃和粽子了,前额还给用雄黄画个“王”字,就是为了避五毒。纽扣上戴一串花花绿绿的玩意儿,有桑葚、老虎什么的,都是用碎布缝的。当时还不知道那个节日同古代诗人屈原的关系。多么高雅的一个节日呀!七月节就该放莲花灯了。八月节怎么穷也得吃上块月饼,兴许还弄个泥捏挂彩的兔儿爷供供。九月登高吃花糕。这个节日对漂流在外的游子最是伤感,也说明中国人的一个突出的民族特点:不忘老根儿。但最盼的,还是年下,就是现在的春节。
哪国的节日也没有咱们的春节热闹。我小时候,大商家讲究“上板”(停业)一个月。平时不放假,交通没现在方便,放了假店员也回不去家。那一个月里,家在外省的累了一年,大多回去探亲了,剩下的掌柜和伙计们就关起门来使劲地敲锣打鼓。
正月里欢乐的高峰,无疑是上元佳节——也叫灯节。从初十起就热闹,一直到十五。花灯可是真正的艺术品。有圆的、方的、八角的,有谁都买得起的各色纸灯笼,也有绢的、纱的和玻璃的。有富丽堂皇的宫灯,也有仿各种动物的羊灯、狮子灯。羊灯通身糊着细白穗子,脑袋还会摇动。另外有一种官府使用的大型纸灯,名字取得别致,叫“气死风”。这种灯通身涂了桐油,糊得又特别严实,风怎么也吹不进来,所以能把风气死。
灯,是店铺最有吸引力的广告。所以一到灯节,哪里铺子多,哪里的花灯就更热闹。
60年代初的一次春节,厂甸又开市。而且正月十五,北海还举行了花灯晚会。当时我一边儿逛灯一边儿想:是呀,过去那些乌七八糟的要去掉,可像这样的季节性的游乐恢复起来,岂不大可丰富一下市民的生活。
19.找出文中的一句过渡句,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作者在文中都介绍了哪些花灯?请最少说出三种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第2自然段简要介绍了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读一读,填空。
五月,节日名为_________________,七月,节日名为_________________,八月,节日名为_________________,九月,节日名为_________________,以上的月份指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历月份。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_________________。
22.作者介绍中国人过春节的情景,为什么要先写西方人如何过圣诞节?
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C
3.C
4.D
5.A
6.D
7.C
8.A
9. 拌 恰 盏 咽 轿 熬 盈 稠
10. 饺子 燃放 摊贩 骆驼 彼此 贺年 染缸 肿胀
11. 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秋节 越剧 京剧 豫剧 福气已到 福寿双全 图书馆 有了喧哗,自己无法静心;有了打闹,别人无法凝思。
12. 这次期中考试,全班同学的成绩普遍提高了。 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
13. 幽静 安静 恬静
14.腊八这天人们的活动
15.腊七腊八,冻死寒鸦
16. 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把蒜瓣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17.指的是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画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做腊八粥的食材之丰富。
18. 颜色和味道都很好 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
19.哪国的节日也没有咱们的春节热闹。
20.宫灯、羊灯、狮子灯。
21.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阴 清明节
22.通过对比,可以更加突出我国春节的热闹气氛和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