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试题:15.5《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含详解)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290029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试题:15.5《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含详解)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290029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试题:15.5《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含详解)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290029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试题:15.5《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含详解)
展开一、选择题
1.[长沙模拟]经济区域一体化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深刻影响20世纪以来全球经济版图,欧盟被认为是当今一体化程度最高者,但在应对欧债危机问题上,它却没有进行内部财政转移支付的法律依据和民意基础。这说明( )
A.欧盟缺少应对经济发展困境的能力
B.欧盟政治一体化滞后于经济一体化
C.欧盟各成员国间经济水平存在差异
D.欧洲央行的统一货币政策存在缺陷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欧盟被认为是当今一体化程度最高者……它却没有进行内部财政转移支付的法律依据和民意基础”可知,欧盟缺少法律和民意支持以应对经济困境,这说明欧盟的政治一体化滞后于经济一体化,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C、D两项与材料无关。
2.[江西赣州联考]据统计,若以国民生产总值为100,下列国家或区域集团组织的国民生产总值在1960年后的变化如下表
| 欧洲共同体国家 | 美国 | 经互会国家 | 亚太地区国家 |
1960年 | 20 | 53 | 11 | 13 |
1982年 | 52 | 40 | 13 | 23 |
据上表可以推知,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初( )
A.世界经济格局明显向多极化发展
B.东西方经济的相互依存程度加强
C.亚太地区尚未吸收科技革命成果
D.新兴工业国兴起缩小了南北差距
答案 A
解析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1960年美国一家独大,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表中其他国家和区域组织,而1982年欧共体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超过美国,亚太地区国家同美国的差距在缩小,说明美国经济霸主地位遭到冲击,世界经济格局明显向多极化发展,故A项正确;由于两极格局的存在,东西方经济的相互依存程度并不强,故B项错误;二战后亚太地区某些国家吸收了科技革命成果,故C项错误;战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南北差距在逐渐扩大,故D项错误。
3.[河南洛阳模拟]法国总统戴高乐认为,“超国家机构”可以解决一些技术性问题,它“没有政治上的权力和效能”,“只有国家才是有权命令并有权要求服从的实体”。这反映出欧洲一体化( )
A.遭到重要国家的反对
B.面临主权让渡难题
C.缺少政治方面的约束
D.阻碍国家权力实施
答案 B
解析 欧共体的权力是各成员国授予的,材料反映戴高乐认为欧共体不必拥有政治权力,实际上就是不愿赋予该组织的权力,故答案为B项。材料反映戴高乐并非反对欧洲一体化进程,而是对这一组织应该拥有什么样的权力存在不同认识,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权力的约束问题,排除C项;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4.[湖南师大附中月考]下表为墨西哥出口商品构成(单位%)。据表格信息可知墨西哥( )
年份 商品 | 1990 | 1995 | 1996 | 1997 | 1998 | 1999 |
农业原材料 | 1.6 | 1.4 | 1.2 | 1.0 | 0.8 | 0.6 |
食品 | 11.6 | 7.7 | 6.4 | 6.2 | 6.2 | 5.4 |
燃料 | 37.6 | 10.3 | 12.0 | 10.0 | 5.9 | 7.1 |
制成品 | 43.5 | 77.7 | 78.3 | 80.8 | 85.2 | 85.2 |
矿产品及金属 | 5.7 | 2.9 | 2.0 | 1.9 | 1.8 | 1.5 |
——《国际统计年鉴2002~2003》
A.产品结构趋向合理 B.贸易收支趋向平衡
C.出口贸易战略调整 D.贸易市场不断扩大
答案 C
解析 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之后,区内贸易增长很快。墨西哥逐渐调整出口贸易的战略,加大制成品的出口,减少初级产品的出口,因此C项最为合理。
5.[成都九校联考]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第三天就签署了退出亚太多边自由贸易协定TPP行政命令,被解读为贸易保护主义。此前泰国、韩国和加拿大也做过类似的事情。这反映的是( )
A.区域化合作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
B.发达国家主导世界范围财富分配
C.区域化合作是把双刃剑
D.发达国家失信于发展中国家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美国退出亚太多边自由贸易协定”“泰国、韩国和加拿大也做过类似的事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贸易保护主义现象说明区域化合作在发展的过程中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推动全球生产力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为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国际竞争,造成贫富悬殊,南北差距等一系列问题,故A项错误,C项正确。B项与材料的主旨不符;材料也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失信于发达国家,D项排除。
6.[安徽黄山期末]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资本主义国家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速大大超过国际贸易的增速。从1980年到1989年,国际贸易总额由19966亿美元增加到30165亿美元,增长了51.1%。而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由481亿美元增加到1903亿美元,增长了3倍。对外直接投资的高速增长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西方国家资本国际化加速发展
B.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
C.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提升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资本主义国家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速大大超过国际贸易的增速”表明西方国家资本国际化加速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中只有“资本主义国家”,并没有完整反映世界经济全球化,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发展中国家,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是在20世纪初,与材料中“20世纪80年代后”不符,故D项错误。
7.[河南八市测评]二战以来,联合国及其相关组织机构所确定的规范、原则、制度已经日益成为衡量世界各国政府以及国际行为主体的政策与行为的合法性依据。其主要原因在于( )
A.联合国是影响力最大的国际组织
B.经济全球化促进国际关系制度化
C.世界经济形成多极化的国际格局
D.国际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答案 B
解析 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联系紧密,交往日益频繁,需要统一的规范、原则、制度,故答案为B项。A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与政治、经济的多极化无关,排除C、D两项。
8.英国学者吉登斯认为:“全球化是影响我们生活的主导性现象,我们不仅要把全球化理解为世界经济的激烈竞争,更把它理解成生活方式的转变,单纯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待全球化现象是一个错误。”材料意在说明全球化( )
A.是一个心理认同的过程 B.使世界各民族文化趋同
C.应该全方位地进行交流 D.必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全球化不仅是经济全球化,而应该全方位地进行交流,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
9.近年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一种趋势。
材料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针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利用材料中克林顿和卡斯特罗的观点,以“正确看待世界经济全球化”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要求:①必须包括以下关键词:“潮流”“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对策”;②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120字左右。
答案 (示例)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一种潮流,是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张。在这一过程中,发达国家处于主导地位,占据优势;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的对策应该是积极应对,趋利避害,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解析 材料体现了人们对经济全球化的不同看法,注意全面、客观地分析其理由,并指出中国应如何正确对待全球化。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练28《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练28《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30《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含详解):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30《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含详解),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作业25《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含详解):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作业25《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含详解),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