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六节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示范课ppt课件
展开学会野外观察的基本方法。
学习如何观察和识别土壤。
掌握人类如何利用土壤的做法。
1.概念:是位于地球陆地表层和浅水域底部,由 和 组成,具有一定 ,且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2.组成:由矿物质、_______、水分、空气和土壤生物等组成。
土壤水分越多越适合植物生长。
1.有机质层:一般出现在土壤表层,分为、 腐殖质层和 。2.淋溶层:因淋溶作用而使土壤物质发生迁移和损失的土层。3.淀积层:土壤 积累的地方。4.母质层和母岩层:土壤形成的 物质基础。
土壤在垂直方向上物质组成不同,但颜色相同。
土壤淀积层往往和淋溶层相伴存在。
三、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
1.成土母质:土壤形成的_________,母质的特性决定了土壤的_____,包括土壤的养分与酸碱度。2.生物:包括植物、土壤_______和土壤动物,是土壤形成和发育过程中_______的因素。3.气候(1)影响土壤的_____状况,进而影响土壤形成的_____和速度。(2)影响岩石矿物_____强度。(3)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_____起重要作用。
4.地形:对土壤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高度、_____和坡向上。5.时间:表明土壤形成发育的历史_____过程。6.人类活动通过改变某一种成土因素或各因素间的关系,来改变和控制土壤_____和_____的方向。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的影响是_____的。
热带地区土壤的厚度比温带地区薄而比寒带地区厚。
随着海拔的增加,土壤的母质风化、侵蚀强度、颗粒组成也有所不同。
人类活动如不合理利用土壤,也可能引起土壤的退化。
土壤的形成主要受单一要素影响。
合作探究 土壤的形成因素
东北地区俗称黑土地,主要原因是分布着典型的黑土,人们常说黑土地上是“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黑土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得天独厚的宝藏,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世界上仅有三块黑土平原:美洲的密西西比平原、欧洲的乌克兰平原、亚洲的东北平原。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我国东北地区土壤肥沃的原因。
答案 ①东北地区植被茂密,有机质来源丰富。②东北地区气候冷湿,微生物活动较弱,其分解作用缓慢,有利于有机质积累。
2.我国南方的湿热地区植被茂密,但发育的土壤反而有机质含量较低,比较贫瘠,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①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微生物分解作用较快,有机质积累较少。②南方地区降水较多,土壤的淋溶作用强烈。③气候湿热,植物生长迅速,把大量矿物质、有机质通过光合作用储存在植物体中。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低,比较贫瘠。
3.我国东北黑土分布区目前都存在着黑土肥力降低的现象,我们对其应该如何进行养护?
答案 可以采取休耕、轮作、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进行养护。
2.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
解析 成土因素的作用各不相同,岩石主要影响土壤的矿物成分;气候主要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理化性质;生物主要影响土壤的有机质来源,不会影响矿物养分;地形主要影响土壤的发育过程。
右图是“各种成土因素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岩石主要影响土壤的土层厚度、水热条件B.气候主要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理化性质C.生物主要影响土壤的发育程度、矿物养分D.地形主要影响土壤的质地特征、肥力特征
解析 土壤中的许多化学元素离开原来的位置,并改变原来的存在形式,在土壤上层富集是生物循环的作用。
2.土壤中的许多化学元素离开原来的位置,并改变原来的存在形式,在土壤上层富集A.是岩石的作用 B.是气候的作用C.是生物的作用 D.是地貌的作用
解析 三种土壤中红壤有机质含量最少,故a为红壤;黑土因有机质含量最高而最肥沃,且土质较疏松,空气含量较大,故b为黑土;c土壤中水分含量相对于其他两种土壤较多,故为水稻土。
下表为“我国东部地区的三种典型土壤:黑土、水稻土、红壤成分表”。读表回答3-4题。
3.表中a、b、c代表的三种土壤正确的排序组合是A.黑土、水稻土、红壤 B.红壤、黑土、水稻土C.水稻土、黑土、红壤 D.红壤、水稻土、黑土
4.表中所列土壤,哪种是经人类长期耕作改造形成的土壤A.黑土 B.水稻土C.红壤 D.都不是
解析 水稻土是人类长期种植水稻形成的肥沃土壤。
5.影响富铝土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成土母质 B.气候C.生物 D.地形
富铝土是土壤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土壤中铝硅酸盐矿物受到强烈分解,使得氧化铝、氧化铁在土壤中富集后的一类土壤的总称,在我国分布广泛,包含多种土壤类型,并具有右图所示的过渡关系。完成5-6题。
解析 读材料可知,富铝土是土壤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因此影响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候,故B正确。
6.下列土壤类型中,铁、铝相对含量最高的是A.赤红壤 B.砖红壤 C.红壤 D.黄壤
解析 气温较高的湿润地区,更易形成富铝土,再结合图示,铁、铝含量最高的是砖红壤,故选B。
7.茶树是富锰植物,茶叶中积累了大量的锰,且茶叶中近30%的锰能以 的形态溶入茶水中,因此,饮茶是人体摄取锰的重要来源。但产自不同地区的茶叶锰含量有很大差异,为此,某同学作了“土壤pH对茶叶从土壤中吸收锰元素的影响”的研究性学习。他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研究:①茶叶锰含量与叶龄的关系;②茶叶锰含量与土壤pH的关系,得到下表中的数据。据此回答(1)~(4)题。
茶叶锰含量(mg/kg)及对应土壤的pH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六节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六节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说课课件ppt,共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学前预习,互动释疑解惑,课堂达标检测,有机质,物质基础,微生物,最活跃,答案B,答案C,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授课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成土母质,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土壤的形成,时间与土壤,6人类活动,课堂探究,土壤颗粒,水热条件不同,成土母质颗粒大小不同,读图完成1~2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节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优质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节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优质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