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3节 沉淀溶解平衡学案
展开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
明课程标准
扣核心素养
1.认识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2.了解沉淀的生成、溶解与转化。
3.能综合运用离子反应、化学平衡原理,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有关电解质溶液的实际问题。
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知道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及其影响因素,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知道溶度积的意义,建立根据溶度积和离子积的大小关系判断反应进行方向的思维模型。
3.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学会用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原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设计实验探究方案,进行沉淀转化等实验探究。
1.在盛有少量难溶的PbI2黄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约3 mL蒸馏水,充分振荡后静置。
2.待上层液体变澄清后,即得到PbI2饱和溶液,向其中滴加几滴0.1 mol·L-1 KI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问题探讨]
1.你预测一下将观察到什么现象?你能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吗?
提示:产生黄色沉淀。因为存在平衡:PbI2(s)Pb2+(aq)+2I-(aq),当加入KI溶液时,c(I-)浓度增大,平衡左移,故产生黄色的PbI2沉淀。
2.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外界因素有哪些?
提示:温度、离子浓度。
3.请你用Ksp与Q之间的关系,解释你的预测。
提示:Ksp=c平(Pb2+)·c(I-),滴加KI浓溶液,I-的浓度增大,Q>Ksp,平衡向左移动,产生PbI2固体。
1.沉淀溶解平衡
(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沉淀溶解成离子的速率等于离子重新结合成沉淀的速率,固体的质量和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2)表示方法
PbI2沉淀溶解平衡可表示为PbI2(s)Pb2+(aq)+2I-(aq)。
(3)特征
—动态平衡,溶解速率和沉淀速率不等于0
|
—溶解速率和沉淀速率相等
|
—平衡状态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保持不变
|
—当改变外界条件时,溶解平衡发生移动
(4)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平衡移动方向
Ksp变化
温
度
升高温度
向吸热方向移动,多数为溶解方向
多数增大
降低温度
向放热方向移动,多数为生成沉淀方向
多数减小
浓
度
加水
向溶解方向移动
不变
加入相同离子
向生成沉淀方向移动
不变
加入与体系中离子发生反应的离子
向溶解方向移动
不变
2.溶度积
(1)定义:沉淀溶解平衡的平衡常数叫作溶度积常数或溶度积,通常用Ksp表示。
(2)表达式:当难溶强电解质AmBn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时,建立沉淀溶解平衡:AmBn(s)mAn+(aq)+nBm-(aq),其溶度积的表达式为Ksp=c(An+)·c(Bm-)。
(3)影响因素: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沉淀的量无关。
(4)意义:Ksp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程度。通常,对于相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如AgCl、AgBr和AgI),Ksp越大,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程度就越高。
(5)溶度积(Ksp)的应用
①利用Ksp比较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的大小:相同温度下,同种类型的难溶电解质,Ksp越大,溶解程度就越高。
②利用Ksp判断沉淀的溶解与生成:难溶电解质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幂的乘积(浓度商)为Q。通过比较Ksp和Q的相对大小,可以判断难溶电解质在给定条件下能否溶解。
Q与Ksp关系
溶液性质
有无沉淀析出
Q>Ksp
过饱和
有沉淀析出
Q=Ksp
饱和
沉淀溶解平衡
Q<Ksp
不饱和
无沉淀析出
③由Ksp计算溶液中某离子的浓度:Ksp是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达到饱和后各离子浓度的关系,在某难溶电解质的溶液中,若已知其中一种离子的浓度,就可以根据Ksp计算另一种离子的浓度。
[名师点拨]
(1)对于同类型物质,例如A2B、AB2等,可直接用溶度积比较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能力,Ksp越大,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
(2)对于不同类型的物质,Ksp不能直接作为比较依据,而应通过计算将Ksp转化为饱和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来确定溶解能力的强弱。
1.下列有关溶度积常数Ksp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向BaCO3饱和溶液中加入Na2CO3固体,BaCO3的Ksp减小
B.溶度积常数Ksp只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Ksp减小
C.溶度积常数Ksp只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Ksp增大
D.常温下,向Mg(OH)2饱和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Mg(OH)2的Ksp不变
解析:选D 温度不变,溶度积常数不变,A项不正确;大多数难溶物随温度升高,Ksp增大,但也有少数物质相反,故B、C项均不正确。
2.CaSO4有很多用途,例如制豆腐就用到石膏(主要成分是CaSO4)。CaSO4微溶于水,溶于水的部分可以形成CaSO4饱和溶液,其饱和溶液中存在平衡:CaSO4(s)Ca2+(aq)+SO(aq),分别采取下列措施,能使溶液中c平(Ca2+)增大的是( )
A.降温 B.加入CaSO4
C.加入BaCl2 D.加水
解析:选C 降温,钙离子浓度减小,故A错误;CaSO4饱和溶液中再加入硫酸钙,不再溶解,钙离子浓度不变,故B错误;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生成更难溶的硫酸钡沉淀,平衡正向移动,钙离子浓度增大,故C正确;加水稀释,钙离子浓度减小,故D错误。
3.已知:Cu(OH)2(s)Cu2+(aq)+2OH-(aq),Ksp=c平(Cu2+)·c(OH-)=2×10-20 mol3·L-3。
(1)常温下,某CuSO4溶液中c(Cu2+)=0.02 mol·L-1,如要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溶液的pH大于________。
(2)要使0.2 mol·L-1CuSO4溶液中的Cu2+沉淀较为完全(使Cu2+浓度降低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pH等于________。
解析:(1)如要生成Cu(OH)2沉淀,则c(Cu2+)·c2(OH-)>2×10-20,即c(OH-)>1×10-9 mol·L-1,则c(H+)<1×10-5 mol·L-1,pH>5。
(2)要使Cu2+沉淀较为完全,则溶液中剩余Cu2+浓度c(Cu2+)=2×10-4 mol·L-1,此时Ksp=c平(Cu2+)·c(OH-)=2×10-20 mol3·L-3,解得c平(OH-)=1×10-8 mol·L-1,pH=6。
答案:(1)5 (2)6
[实验1] 探究ZnS沉淀转化为CuS沉淀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有白色沉淀生成
有黑色沉淀生成
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
S2-(aq)+Zn2+(aq)ZnS(s)
ZnS(s)+Cu2+(aq)
===CuS(s)+Zn2+(aq)
实验结论
溶解能力小的沉淀可以转化成溶解能力更小的沉淀
[实验2] 探究含银沉淀物的转化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有白色沉淀
生成
白色沉淀变
为黄色
沉淀变
为黑色
沉淀溶
解能力
AgCl>AgI>Ag2S
[问题探讨]
1.通过[实验1],能比较ZnS和CuS的溶解度大小和Ksp的大小吗?
提示:溶解度的大小顺序为ZnS>CuS,Ksp的大小顺序为Ksp(ZnS)>Ksp(CuS)。
2.通过[实验2],能比较出AgCl、AgI、Ag2S三者溶解度的大小和Ksp的大小吗?
提示:当向AgCl沉淀中滴加KI溶液时,Q(AgI)>Ksp(AgI),因此,Ag+与I-结合生成AgI沉淀,导致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直至建立新的沉淀溶解平衡:
如果加入足量的KI溶液,上述过程可以继续进行,直到绝大部分AgCl沉淀转化为AgI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I-(aq)+AgCl(s)AgI(s)+Cl-(aq)。
3.已知常温下Ksp(AgCl)=1.8×10-10 mol2·L-2,Ksp(AgI)=8.5×10-17 mol2·L-2,试应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为什么AgCl能转化成AgI?写出该沉淀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提示:因Ksp(AgCl)>Ksp(AgI),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I-(aq)+AgCl(s)AgI(s)+Cl-(aq)。
4.通过[实验1]、[实验2],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提示:难溶电解质可以转化为更难溶的电解质,即溶解度小的沉淀能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
1.沉淀溶解与生成
(1)原理
通过改变条件使溶解平衡移动,最终使溶液中的离子转化为沉淀或沉淀转化为溶液中的离子。
(2)判断
对于难溶电解质AmBn(s)mAn+(aq)+nBm-(aq),其离子积Q=cm(An+)·cn(Bm-),通过比较Q和Ksp的相对大小,可以判断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①Q>Ksp时,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直至Q=Ksp,达到新的沉淀溶解平衡。
②Q=Ksp时,溶液饱和,沉淀溶解与生成处于平衡状态。
③Q<Ksp时,溶液未饱和,若加入过量难溶电解质,则会溶解,直至溶液饱和。
(3)应用
①利用生成沉淀来达到分离或除去某些离子的目的。
②用来解释某些生活现象。如溶洞中石笋、钟乳石的形成,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有:CaCO3+CO2+H2O===Ca(HCO3)2,Ca(HCO3)2CaCO3↓+CO2↑+H2O。
2.沉淀溶解的方法
加入适当的试剂,当Q<Ksp时,就会使沉淀溶解,常用的方法:
(1)酸碱溶解法:加入酸或碱与溶解平衡体系中的相应离子反应,降低离子浓度,使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本法适用于溶解氢氧化物、弱酸或弱碱盐等难溶物质。
(2)氧化还原溶解法: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通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难溶物的离子浓度降低,使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本法适用于具有明显氧化性或还原性的难溶物质。
3.沉淀生成的方法
欲使某物质析出沉淀,必须使其离子积大于溶度积,即Q>Ksp,常用的方法:
(1)调节pH法:例如,除去CuSO4溶液中少量的Fe3+,可向溶液中加入CuO或Cu(OH)2或Cu2(OH)2CO3,调节pH至3~4,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除去。
(2)加沉淀剂法:例如,误食可溶性钡盐,可用Na2SO4解毒,离子方程式为Ba2++SO===BaSO4↓;又如,除去食盐溶液中的MgCl2,可加入少量NaOH,离子方程式为Mg2++2OH-===Mg(OH)2↓;再如,除去溶液中的Cu2+、Hg2+,可加入Na2S、H2S做沉淀剂。
4.沉淀的转化
(1)沉淀转化的实质
①沉淀转化的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②一般说来,溶解能力小的沉淀转化为溶解能力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两者溶解能力差别越大,沉淀转化越容易。
(2)沉淀转化的应用
①锅炉除水垢
水垢CaSO4(s)CaCO3(s)Ca2+(aq)
有关化学方程式:CaSO4(s)+Na2CO3(aq)CaCO3(s)+Na2SO4(aq)、CaCO3+2HCl===CaCl2+H2O+CO2↑。
②工业废水处理
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重金属离子(Hg2+、Ag+、Pb2+等)可利用沉淀转化原理用FeS等难溶物转化为HgS、Ag2S、PbS等沉淀。
例如,用FeS除去Hg2+的离子方程式:FeS(s)+Hg2+(aq)HgS(s)+Fe2+(aq)。
③水垢的形成
硬水煮沸形成的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说明它形成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Mg(HCO3)2MgCO3↓+H2O+CO2↑,
Ca(HCO3)2CaCO3↓+H2O+CO2↑,
MgCO3+H2OMg(OH)2↓+CO2↑。
1.向5 mL NaCl溶液中滴入一滴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一滴KI溶液并振荡,沉淀变为黄色,再滴入一滴Na2S溶液并振荡,沉淀又变成黑色,根据上述变化过程,分析这三种沉淀物的溶解度的关系为( )
A.AgCl=AgI=Ag2S B.AgCl<AgI<Ag2S
C.AgCl>AgI>Ag2S D.AgI>AgCl>Ag2S
解析:选C 沉淀溶解平衡易向更难溶的方向转化,由转化现象可知,三种沉淀物的溶解度的关系为AgCl>AgI>Ag2S。
2.下列对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而不是CaCO3和MgCO3的原因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Mg(OH)2的溶度积大于MgCO3的溶度积,且在水中发生了沉淀转化
B.Mg(OH)2的溶度积小于MgCO3的溶度积,且在水中发生了沉淀转化
C.MgCO3电离出的CO发生水解,使水中的OH-浓度减小,对Mg(OH)2的沉淀溶解平衡而言,Q<Ksp,生成Mg(OH)2
D.MgCO3电离出的CO发生水解,使水中的OH-浓度增大,对Mg(OH)2的沉淀溶解平衡而言,Q=Ksp,生成Mg(OH)2
解析:选B 相同温度下,Ksp(MgCO3)>Ksp[Mg(OH)2],在MgCO3饱和溶液中,温度升高有利于CO水解,使c(OH-)增大,c2(OH-)·c(Mg2+)>Ksp[Mg(OH)2],有利于Mg(OH)2沉淀生成。
3.实验:①0.1 mol·L-1AgNO3溶液和0.1 mol·L-1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过滤得到滤液b和白色沉淀c;
②向滤液b中滴加0.1 mol·L-1KI溶液,出现浑浊;
③向沉淀c中滴加0.1 mol·L-1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浊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
B.滤液b中不含有Ag+
C.③中颜色变化说明AgCl转化为AgI
D.实验可以证明AgI比AgCl更难溶
解析:选B A项,在浊液a中,存在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正确;B项,在滤液b中,仍含有少量Ag+,故在b中加入KI溶液生成了AgI沉淀,错误;由于AgI比AgCl更难溶解,向c中加入0.1 mol·L-1KI溶液,能发生沉淀的转化,生成黄色的AgI,C项和D项都正确。
1.常规图像
以CaSO4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为例。
(1)a、c点在曲线上,a→c的变化为增大c平(SO),如加入Na2SO4固体,但Ksp不变。
(2)b点在曲线的上方,Q>Ksp,将会有沉淀生成。
(3)d点在曲线的下方,Q
pC图像是将溶液中某一微粒浓度[如c平(A)]或某些微粒浓度的比值取负对数,即pC=-lg c平(A),反映到图像中是c平(A)越大,则pC越小。有三种碳酸盐的负对数图像如下。pM为阳离子浓度的负对数,pR为阴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①直线AB上的点:c平(M2+)=c平(R2-);
②溶度积:CaSO4>CaCO3>MnCO3;
③X点:对CaCO3来说要析出沉淀,对CaSO4是不饱和溶液,能继续溶解CaSO4;
④Y点:c平(SO)>c平(Ca2+),二者的浓度积等于10-5;Z点:c平(CO)
有关沉淀溶解平衡图像问题的思维模板
→→
一般来说,曲线上的点是该温度下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的点,线上方或线下方的点的含义需要根据纵、横坐标的含义以及参考线的不同进行判断。对于纵、横坐标为离子浓度的图像,线上方的点为Q大于Ksp的点,线下方的点为Q小于Ksp的点,对于纵、横坐标为离子浓度负对数的图像,则正好相反。
1.一定温度下,AgCl(s)Ag+(aq)+Cl-(aq)体系中,c平(Ag+)和c平(Cl-)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三点对应的KW不相等
B.AgCl在c点的溶解度比b点的大
C.AgCl溶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中,c平(Ag+)=c平(Cl-)
D.b点的溶液中加入AgNO3固体,c平(Ag+)沿曲线向c点方向变化
解析:选C 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KW不变,所以a、b、c三点对应的KW相等,故A错误;溶解度只与温度有关,故B错误;AgCl溶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中有AgCl(s)Ag+(aq)+Cl-(aq),所以c平(Ag+)=c平(Cl-),故C正确;饱和溶液中加入AgNO3固体,则c平(Ag+)增大,由于Ksp=c平(Ag+)·c平(Cl-),所以溶液中c平(Cl-)减小,即c平(Ag+)沿曲线向a点方向变化,故D错误。
2.常温下,Fe(OH)3和Cu(OH)2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Ksp[Fe(OH)3]>Ksp[Cu(OH)2]
B.a、b、c、d四点的KW不同
C.在Fe(OH)3饱和溶液中加入适量硝酸钾晶体可使a点变到b点
D.d点时的Cu(OH)2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解析:选D 根据图示,b点c平(Fe3+)与c点c平(Cu2+)相等,而b点c平(OH-)=10-12.7 mol·L-1,c点c平(OH-)=10-9.6 mol·L-1,根据Ksp[Fe(OH)3]=c平(Fe3+)·c(OH-),Ksp[Cu(OH)2]=c平(Cu2+)·c(OH-),显然Ksp[Fe(OH)3]<Ksp[Cu(OH)2],A项错误;a、b、c、d四点的温度相同,KW相同,B项错误;在Fe(OH)3饱和溶液中加入适量硝酸钾晶体,对Fe(OH)3的沉淀溶解平衡没有影响,C项错误;d点位于Cu(OH)2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左方,为不饱和溶液,D项正确。
3.常温下用Na2S沉淀Cu2+、Mn2+、Fe2+、Zn2+四种金属离子(M2+),所需S2-最低浓度的对数值lg c平(S2-)与lg c平(M2+)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室温时向ZnS悬浊液中加入ZnSO4固体,Ksp(ZnS)将随之减小
B.Na2S溶液中:c平(OH-)
D.向100 mL浓度均为1×10-5 mol·L-1的Fe2+、Zn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10-4 mol·L-1Na2S溶液,Fe2+先沉淀,证明Ksp(FeS)
1.在一定温度下,Mg(OH)2固体在水溶液中达到平衡:Mg(OH)2(s)Mg2+(aq)+2OH-(aq),若使固体Mg(OH)2 的量减少,而c平(Mg2+)不变,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加MgCl2 B.加H2O
C.加NaOH D.加HCl
解析:选B 无论加多少水,只要Mg(OH)2固体没完全溶解,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c平(Mg2+)不变。
2.一定温度下,将足量的AgCl分别放入下列物质中,AgCl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①20 mL 0.01 mol·L-1 KCl溶液 ②30 mL 0.02 mol·L-1 CaCl2溶液 ③40 mL 0.03 mol·L-1 HCl溶液
④10 mL 蒸馏水 ⑤50 mL 0.05 mol·L-1 AgNO3溶液
A.①>②>③>④>⑤ B.④>①>③>②>⑤
C.⑤>④>②>①>③ D.④>③>⑤>②>①
解析:选B AgCl(s)Ag+(aq)+Cl-(aq),c平(Cl-)或c平(Ag+)越大,对AgCl溶解的抑制作用越大,AgCl的溶解度就越小。注意AgCl的溶解度大小只与溶液中Ag+或Cl-的浓度有关,而与溶液体积无关。①c平(Cl-)=0.01 mol·L-1,②c平(Cl-)=0.04 mol·L-1,③c平(Cl-)=0.03 mol·L-1,④c平(Cl-)=0,⑤c平(Ag+)=0.05 mol·L-1;Ag+或Cl-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④<①<③<②<⑤,故AgCl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④>①>③>②>⑤。
3.已知Ksp(AgCl)=1.56×10-10 mol2·L-2,Ksp(AgBr)=7.7×10-13 mol2·L-2,Ksp(Ag2CrO4)=9.0×10-12 mol3·L-3。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CrO,浓度均为0.010 mol·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L-1 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
A.Cl-、Br-、CrO B.CrO、Br-、Cl-
C.Br-、Cl-、CrO D.Br-、CrO、Cl-
解析:选C 要产生AgCl沉淀,c平(Ag+)> mol·L-1=1.56×10-8 mol·L-1;要产生AgBr沉淀,c平(Ag+)> mol·L-1=7.7×10-11 mol·L-1;要产生Ag2CrO4,需c(Ag+)·c平(CrO)>Ksp(Ag2CrO4)=9.0×10-12 mol3·L-3,即c平(Ag+)> mol·L-1=3.0×10-5 mol·L-1。显然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Br-、Cl-、CrO。
4.已知Ksp(BaSO4)=1.1×10-10mol2·L-2,Ksp(BaCO3)=2.5×10-9 mol2·L-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BaSO4比BaCO3的溶解度小,所以BaCO3可以转化为BaSO4
B.BaCO3、BaSO4均不溶于水,所以都可以做钡餐试剂
C.向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和BaSO4,当两种沉淀共存时,=4.4×10-2
D.常温下,BaCO3若要在Na2SO4溶液中开始转化为BaSO4,则Na2SO4的浓度必须不低于2.2×10-6 mol·L-1
解析:选B 只要控制条件,既可以实现由溶度积小的物质向溶度积大的物质转化,也可以实现由溶度积大的物质向溶度积小的物质转化,一般由大的转化为小的更容易进行,难溶的更易转化成更难溶的,A项正确;碳酸钡能溶于胃酸生成钡离子,引起重金属中毒,B项错误;向溶液中加BaCl2和BaSO4时,溶液中Ba2+浓度相等,当两种沉淀共存时,Ksp(BaSO4)÷Ksp(BaCO3)===4.4×10-2,C项正确;在碳酸钡溶液中,c平(Ba2+)= mol·L-1=5×10-5 mol·L-1,常温下BaCO3开始转化为BaSO4时,c平(SO)==2.2×10-6mol·L-1,D项正确。
5.已知Ksp(AgCl)=1.8×10-10mol2·L-2,Ksp(Ag2CrO4)=1.9×10-12 mol3·L-3,现在向0.001 mol·L-1 K2CrO4和0.01 mol·L-1 KCl混合液中滴加0.01 mol·L-1 AgNO3溶液,通过计算回答:
(1)Cl-、CrO谁先沉淀?
(2)刚出现Ag2CrO4沉淀时,溶液中Cl-浓度是多少?(设混合溶液在反应中体积不变)
解析:(1)由Ksp(AgCl)=c平(Ag+)·c平(Cl-)得c平(Ag+)== mol·L-1=1.8×10-8 mol·L-1。由Ksp(Ag2CrO4)=c(Ag+)·c平(CrO),得c平(Ag+)== mol·L-1≈4.36×10-5 mol·L-1,生成AgCl沉淀时所需c平(Ag+)=1.8×10-8 mol·L-1<生成Ag2CrO4沉淀时所需c平(Ag+),故Cl-先沉淀。
(2)刚开始生成Ag2CrO4沉淀时,c平(Cl-)== mol·L-1≈4.13×10-6 mol·L-1。
答案:(1)Cl-先沉淀(计算过程见解析)
(2)4.13×10-6 mol·L-1(计算过程见解析)
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第1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第1课时导学案,共12页。
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第1课时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第1课时学案及答案,共8页。
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节 水与水溶液第1课时学案: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节 水与水溶液第1课时学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