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第三课时,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六国论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一、复习已学知识二、研习第四段1.齐读本段 2.重要词句 并力西向(进军),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也。 为(治理)国者无(不要)使(让自己)为(被)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3.问题 提问: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明确:上一段末句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 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有如此之势”——承上启下。 提问: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提问: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三、研习第五段 1.齐读本段2.重要词句: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大,而从(追随)六国破亡之故事,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3.问题提问: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4.背诵这两段 【作业布置】1.背诵全文。 2.完成“思考和练习”。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重点,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论证方法,再读过秦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16.2 *六国论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