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导学案,共5页。
《六国论》导学案第一课时任务一:了解作家和作品 1、知人论世 苏洵(1009 — 1066),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均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27岁开始发奋读书,考进士、茂才等,皆不中。宋仁宗嘉祐元年,苏洵率子苏轼、苏辙到汴京,深得翰林学士欧阳修赏识,欧阳修把他的文章献给了宋仁宗,名声大噪。参与修纂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2、创作背景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了《六国论》。3、理解题目 六国:指战国时代除秦国以外的燕、赵、韩、魏、齐、楚六个诸侯国。论:是古代论说文体中的一种,以议论为主,析理透辟。“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政论,用于发表对当时政治的见解和主张;一种是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的统治者提供治国之鉴。本文即史论。任务二: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基础知识。1.标注字音,朗读课文 六国互丧( ) 率赂秦( )思厥先祖父( ) 暴霜露( ) 草芥( ) 暴秦( ) 与嬴( ) 洎( )殆尽( ) 胜负之数( )下咽( )2.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按照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分类进行整理。3.梳理文言文知识点 1、文言实词:弊、率、亡、固、芥、弥、判、与、洎、殆、数、量2、文言虚词:或、而、以 3、通假字: 4、古今异义: 5、词类活用:6、文言句式:参考: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弊端 )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句式:判断句] 或曰:六国互丧,率(全都,一概)赂秦耶?曰:不赂者以(因为)赂者丧,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保全)。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用)攻取之外,小(小的方面)则获邑,大(大的方面)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它实际上的数量)百倍;诸侯之所亡(所丢失的土地),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本来)不在战矣。思厥(他们的)先祖父(祖辈和父辈),暴霜露,斩荆棘,[句式:省略句],以(才)有尺寸之地。子孙视(对待)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句式:省略句],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可是,转折连词)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奉之弥(愈,更加)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确定,判定)矣。至于(到……的结局)颠覆,理(按道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侍奉)秦,犹(犹如,就好像)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亲附、亲近) 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已经) 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开始) 有远略,能守其土,义(坚持节义,名作动) 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却) 后亡,斯(这) 用兵之效也[句式:判断句]。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招致) 祸焉。赵尝五战于秦 [ 句式:状语后置] ,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两次) ,李牧连却(使……退却,击退) 之。洎(等到) 牧以谗诛[ 句式:被动句],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坚持到底) 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几乎、差不多) 尽之际,可谓智力(智谋和力量) 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以前) 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不去刺秦王),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天数) ,存亡之理(明理) ,当(通“倘”,假如) 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容易判断) 。呜呼!以(用)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侍奉) 秦之心礼(礼遇,名作动) 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宾前],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句式:被动句 ],日(一天天,名作状) 削月(一月月,名作状) 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句式:被动句]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句式:状后],而犹有可以( 可以凭借)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句式:定语后置],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例) ,是(这) 又在六国下矣。 任务三:理清结构,把握主旨1、理清结构第一部分(1):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2、3):论证中心论点。 第一层:论述“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第二层:论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第三部分(4、5):提出结论。 第一层:总结历史教训。 第二层:讽谏北宋王朝。2、把握主旨本文借古讽今,通过论述六国灭亡的原因在赂秦,来批评当朝统治者不能一味贿赂契丹、西夏,应该对他们的入侵采取抵抗的方式,否则会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劝谏北宋王朝以六国为鉴,不被“积威之所劫”,要奋起御侮,以维护其统治。课后作业: 1、按照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分类整理本课的文言知识点。 2、抗击疫情期间,我们不提倡任何类型的聚会。请你以此为论点,至少从两个角度进行论证。 (150字左右)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16.2 *六国论学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文本解读,素养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思考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16.2 *六国论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时安排,第一学时,学习过程,第二学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2 *六国论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时安排,学习过程,第一学时,第二学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