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卷:实验题专题练习(八)(教师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90283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卷:实验题专题练习(八)(教师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90283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卷:实验题专题练习(八)(教师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90283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卷:实验题专题练习(八)(学生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90283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卷:实验题专题练习(八)(学生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90283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卷:实验题专题练习(八)(学生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902831/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通用版2022届高三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卷含答案
2022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卷:实验题专题练习(八)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卷:实验题专题练习(八),文件包含2022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卷实验题专题练习八学生版docx、2022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卷实验题专题练习八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卷:实验题专题练习(八)一、实验探究题1.(2021高三上·德州期中)某实验小组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主要实验步骤为:①将贴有白纸的木板水平放置,再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上面的A 点﹔②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将橡皮筋拉伸至О点,将弹簧测力计施加的力记为F,记录О点的位置及F的大小和方向;③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通过细绳将橡皮筋拉伸至О点,将两弹簧测力计施加的力分别记为F1和F2,记录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④以O点为起点,作出F、F1和F2的图示,并且以F1和F2的图示为两邻边做出平行四边形。请回答以下问题:(1)在步骤②中,若弹簧测力计显示的示数如图所示,则力F= N;(2)在步骤②③中,将橡皮筋拉伸至同一点O的原因是 ;(3)该实验小组共做了三次实验,在白纸上记录的情况分别如以下三图所示,在接下来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其中能正确得出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是第 次实验。【答案】(1)2.70(2)保证力F1和力F2共同作用的效果与力F作用的效果相同(3)一【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解析】【解答】(1)在步骤②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70N;(2)在步骤②③中,将橡皮筋拉伸至同一点O的原因是保证力F1和力F2共同作用的效果与力F作用的效果相同;(3)因为F是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的力,则F的方向应该沿着AO的方向,则B图错误;若能正确得出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则以F1和F2为邻边所做的平行四边形,其对角线应该与F大致重合,则只有图一满足。【分析】(1)利用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可以读出对应的读数;
(2)两次拉伸橡皮筋到同一个点是为了两次拉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3)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比较理论合力和实际合力进而选择对应的图。2.(2021高三上·辽宁期中)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的实验中:(1)甲同学在做该实验时,通过处理数据得到了图甲所示的 图像,其中 为弹簧弹力, 为弹簧长度。请通过图甲,分析并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 。该同学将该弹簧制成一把弹簧测力计,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 cm。 (2)乙同学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a的原长比b的长B.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D.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答案】(1)25;20(2)B【考点】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解析】【解答】(1)当弹力为零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故原长为 ,在 图像中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则 题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根据 ,可知 故此时弹簧的长度 (2)A.在题图丙中,图线与 轴的交点横坐标表示弹簧原长,B的原长大于a的原长,故 错误;BC.图线斜率表示劲度系数,A的劲度系数大于b的劲度系数,故 正确, 错误;D.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 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1)利用图象斜率可以求出劲度系数的大小;利用胡克定律结合弹簧的原长可以求出弹簧长度的大小;
(2)利用横截距的大小可以比较原长的大小;利用图象斜率可以比较劲度系数的大小;其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3.(2021高三上·辽宁期中)某同学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装置如图甲所示。当地重力加速度为 。 (1)关于实验的要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为4—6V的交流电B.打点计时器的两限位孔应在同一竖直面内C.重物在释放之前要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D.重物应选用质量小体积小的物块(2)如图所示为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 点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第一个点, , , 分别是连续选取的三个计时点, , , 交流电的频率为 ,则打 点时重物的速度大小为 。 (3)若测出纸带上各点到 点之间的距离 ,算出打各点的速度 ,以 为纵轴, 为横轴,作出的图像所示,图像未过坐标原点,可能原因是 。重新实验,如果作出的图像为过原点的一条斜的直线,且图像的斜率为 ,则机械能守恒得到验证。 【答案】(1)B;C(2)(3)先释放纸带后按通电源;2g【考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解析】【解答】(1)A.电磁打点计时器应使用8V的低压交流电源,A不符合题意;B.测重力加速度实验,重物应只受重力作用,为减小实验误差,应减小阻力对实验的影响,为减小纸带与限位孔间阻力对实验的影响,实验前应调整打点计时器使两个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B符合题意;C.为了充分利用纸带,重锤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C符合题意;D.应选用体积较小且质量较大的重锤,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C。(2)交流电的频率为 ,则点间距的时间间隔为 则 点时重物的速度 (3)图线不过原点说明开始时物体已经具有了动能,因此该同学做实验时先释放了纸带,然后再合上打点计时器的开关图像为过原点的一条斜的直线,根据机械能守恒有 即 图像的斜率为2g【分析】(1)电磁打点计时器应该使用交流8V的交流电源;重物应该选择质量大体积小的物块;
(2)利用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重物经过B点速度的大小;
(3)图象没有经过原点说明实验时先释放了纸带再接通开关;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求出图象斜率的大小。4.(2021高三上·成都月考)某实验小组做“测量一均匀新材料制成的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1)如图(a),先用多用电表“ ”挡粗测其电阻R= Ω,然后用图(b)的螺旋测微器测其直径 mm,再用毫米刻度尺测其长度为L。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需进一步测其电阻R,除待测金属丝外,实验室还备有的实验器材如下:A.电压表 量程 ,内阻约为 ;B.电压表 量程 ,内阻约为 ;C.电流表 量程 ,内阻约为 ;D.电流表 量程 ,内阻约为 ;E.滑动变阻器 ;F.滑动变阻器 ;G.电池组 电动势为 ;H.开关,导线若干。(2)为减小实验误差,选用如图(c)为该实验的电路原理图,则电压表应选 ,电流表应选 ,滑动变阻器应选 。(均填器材前的字母代号)(3)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测得多组电压U和电流I的值,并以U为纵轴、I为横轴建立 图像,作出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若直线斜率大小为k,则该金属丝电阻率ρ= (用题中字母 、k、L、d及数字表示)。 【答案】(1)6.0;4.699(2)A;D;E(3)【考点】测定金属的电阻率【解析】【解答】(1)用多用电表“ ”挡粗测其电阻,由图 所示可知,所测阻值为 由图示螺旋测微器可知,其示数 (2) 电源电动势为3V,电压表应选择A;电路最大电流约为 电流表应选择D;由图示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为方便实验操作,滑动变阻器应选择E。(3) 由欧姆定律可知, 图象的斜率 由电阻定律得 解得,电阻率 【分析】(1)根据多用电表的读数方法读出所测电阻的阻值;根据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进行读数;(2)根据电源电动势的大小选择电压表,结合电路中的最大电流选择电流表以及滑动变阻器;
(3) 图象的斜率表示导体的电阻,结合电阻定律求出电阻的电阻率。5.(2021高三上·赤峰月考)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测量多用电表内欧姆“×1”挡内部电池的电动势E和多用电表欧姆“×1”挡的内阻r, 为滑动变阻器,V为电压表(量程0~2V,内阻约 )。实验步骤如下: (1)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调到“×1”挡,将图1中多用电表的黑表笔与 (填“1”或“2”)端相连。(2)两表笔与1、2正确连接后,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某次实验中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如图2、图3所示,多用电表的读数为 ,电压表的读数为 V。 (3)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记录多用电表的读数R和电压表的读数U,并在计算机上显示出如图4所示的 图线,则E= V,r=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1)1(2)20;0.85(3)1.43;13.7【考点】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解析】【解答】(1)欧姆表内部黑表笔接电源的正极,则应将图1中多用电表的黑表笔与“1”端相连。(2)多用电表接“×1”挡,所以读数为20×1Ω=20Ω电压表量程0~2V,所以读数为0.85V。(4)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 解得 由图像可知 解得E=1.43Vr=13.7Ω【分析】(1)欧姆表内部黑表笔接电源的正极;(2)根据多用电表的读数规律进行读数;
(3)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以及结合 的图像得出电动势和电源内阻的大小。6.(2021高三上·湛江月考)某同学制作了一个简单的多用电表,图甲为该多用电表的电路图。已知选用的电流表的满偏电流 。C为最上排刻度线的中间刻度,最上排对应数据在图乙中没有标出。 (1)若选择开关接1时,指针指在图乙所示位置,则其示数为 。(2)为了测该多用电表电阻挡的内阻和表内电源的电动势,这位同学在实验室找到了一个电阻箱,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先将选择开关接2,再将 ,然后调节 的阻值使电表指针满偏;②将电表的红、黑表笔分别与电阻箱的两接线柱相连,调节电阻箱使电表指针指在C处,此时电阻箱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阻箱的示数为 Ω,多用电表内电源的电动势为 V。(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在上述基础上不换挡,直接用该多用电表测量另一电流表的内阻,指针在图乙所示位置,则 (填“A”或“B”)表笔接电流表的正接线柱,该电流表的阻值为 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1)6.8mA(2)红、黑表笔短接;150;1.50(3)B;71【考点】多用电表的原理和使用【解析】【解答】(1)选择开关接1时为10mA量程的电流表,其分度值为0.2mA,不用往下估读,示数为6.8mA。(2)①先将选择开关接2,再将红、黑表笔短接,然后调节 的阻值使电表指针满偏。②题图丙所示电阻箱可知,电阻箱示数为150Ω,由图乙所示可知,指针指在C处时,电流表示数为5.0mA,C处电阻值为中值电阻,则电表内阻为150Ω。电源电动势为 (3)电流从电阻挡内部电源正极通过B表笔流出,从电流表正极流入,指针才会正常向右偏转,B表笔接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根据第(1)问可知,表头所示电流为6.8mA,调零后欧姆挡的内阻为150Ω,而内部电源的电动势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 所以该电流表的阻值为 【分析】(1)根据电流表的读数规律读出示数;
(2)先让红黑表笔短接,使电表满偏,读出电阻箱的示数,结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出电动势的大小;
(3)根据(1)结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出电流表的阻值。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卷:实验题专题练习(十),文件包含2022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卷实验题专题练习十学生版docx、2022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卷实验题专题练习十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卷:实验题专题练习(一),文件包含2022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卷实验题专题练习一学生版docx、2022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卷实验题专题练习一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卷:实验题专题练习(五),文件包含2022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卷实验题专题练习五学生版docx、2022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卷实验题专题练习五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