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6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6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话说“日出”,整体把握,理清结构,研读顺序,感受变化,迁移写法,读写结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理清课文结构,想象画面朗读,感受海上日出景象之“奇”。
2.领悟课文按景物变化顺序写景的方法,并学习运用。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词句,感受日出的壮丽景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随文入境、以境促读,以情怡景。
教学难点:
体会日出的变化过程,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话说“日出”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同学们见过海上日出吗?(如果见过,请描述自己看到的海上日出的景象,谈谈感受;如果没有人见过,播放《泰山日出》视频,让学生描述,谈谈感受。)师从“按什么顺序,说得怎么样”的角度进行评价。
3.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巴金先生的散文《海上日出》,看看巴金先生是怎样写海上日出的。
二、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把握内容,厘清课文脉络。
(1)听写两组词语。
第一组:亮光、光彩、光芒、发光、光亮、夺目、灿烂。
第二组:扩大、加强、努力、冲破、跳出、直射、放射、透过、冲出、出现、染成。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作批注,看看巴金先生在课文中描写了哪几幅日出的画面。
(3)说一说自己在课文中看到的画面,并读出相关的句段。然后一起梳理课文内容脉络。
三、整体把握,理清结构
1.通过课题我们可以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海上日出的景象。文中有一句话直接写出了作者看海上日出的感受,你能一下子找到吗?
2.围绕“亮光”,体会变化。
谈话,引发探究内容特点的愿望。
描写海上日出,除了描写太阳本身的颜色、形状、亮光,还可以细致地描写天空、云霞、海水,以及海面上的船只等,这样写下来,就是一篇上千字的长文了。巴金先生只用了400来字,就将海上日出的景象展现在我们面前,而且赞叹“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那么.巴金先生的这篇文章,在内容上有什么特别的吗?带着疑惑阅读发现。交流分享.读懂巴金先生是怎样围绕“亮光”写出海上日出的景象变化的。
(1)在学生交流发现的基础上,请学生数一数“亮光”一词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每一次有什么不同。再看看带“光”字的词语还有哪些。
(2)出示相关语句,朗读想象日出前后和无云、有云时的亮光,感受“亮光”不断变化的“奇观”。
3.你知道“奇”和“观”这两个字在文中的意思吗?出示“奇”和“观”的义项,供学生选择。
奇:①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②出人意料的;③惊异。
观:①看;②景象;③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
4.出示“奇观”的解释: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
5.那海上日出奇在哪里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2~5 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抓住关键词句,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圈画批注。先小组合作学习,再指名汇报交流。
6.根据回答,指名学生把自己认为最能体现景象之奇的关键词句概括地写到黑板上。
7.小结:作者写了三种情况的日出图景———相机板书:
天气晴朗时(第2~3 自然段)
太阳走进云堆中时(第4 自然段)
太阳被黑云挡住时(第5 自然段)
引导学生抓“常常早起”“有时”等词语,读懂课文写的并非一天之内的海上日出,而是写了不同天气时三种海上日出景象的变化。
四、研读顺序,感受变化
1.海上日出奇在哪里呢?原来奇在景象的变化。(板书:变化)这三种情况的日出图景,你觉得哪一种变化最多,变化最美,变化最奇?
2.请同学们默读第2~3 自然段。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太阳变化的?(形状、颜色、动作、亮光)再读课文,圈出描写太阳形状、颜色、动作、亮光的词语。
3.指名交流,梳理顺序。
形状:小半边脸—圆东西
颜色:真红—红得非常可爱—深红
动态:努力上升—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亮光:没有亮光—夺目的亮光
4.除了写太阳,还写了谁的变化?天空背景:出现一道红霞—慢慢扩大范围—加强亮光
5.出示:“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读到这里,你觉得作者只是写海上日出的奇观吗,还写出了什么?指名读,齐读。
6.品读词句,感受力量。
(1)启发质疑。
日出前后.随着太阳出现、完全升起来,亮光肯定会不断发生变化,会越来越夺目、灿烂。如果仅仅是描写日出时亮光变化的景象,这算得上“伟大的奇观”吗?你在阅读课文时,除了跟着巴金先生的描绘看到了亮光的变化,还有什么发现或感受呢?
(2)学生再读课文,思考批注。
(3)分享交流,出示相关语句,抓住重点词语朗读感受太阳上升的力量,领悟亮光和力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奇观”。
7.关联阅读,领悟情感。
(1)谈话,激活记忆,链接上学期学过的巴金作品《繁星》。
(2)介绍写作背景,激发学生关联探究的兴趣。
(3)回顾《繁星》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对家乡、亲人、祖国的思念。
8.联系写作背景,讨论:
(1)巴金先生在轮船上,晚上常常仰望天空中的繁星,思念家乡、亲人、祖国。那他为什么还要离开祖国呢?
(2)他常常早起看日出,赞美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你觉得他从这“伟大的奇观”中收获了什么?(相机照应“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启发理解巴金表达的思想感情)
(3)这两篇都是写于海行途中的文章,表达的感情有什么联系吗?
(4)鼓励学生阅读巴金的其他文章,如《海行杂记》中的其他篇目。
五、迁移写法,读写(读)结合
1.再次播放《泰山日出》视频,要求学生按照景物变化的顺序,描绘泰山日出景象,可以
用上课文中的语言。
2.生动笔写。
3.指名让刚开始描述海上日出景象的学生读自己的练笔,从“是否写出景物变化”的角度
进行评价,肯定其进步。
4.拓展阅读:课下阅读刘白羽的《日出》,和巴金的《海上日出》比较,体会两篇文章在写作顺序和语言表达上的异同。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海上日出教学设计,共8页。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海上日出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整合思路,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6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谈话导题激趣,随文品词析句,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