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案设计
展开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学习重难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探求事物,科学的认识世界,获得新知,追求新生活。无论是大大小小的事例,还是大大小小的人物,都在体现着“格物致知”的精神。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就是如此体现的典范。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文,就是他对“格物致知精神”的阐述。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作者简介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写作背景
本文是丁肇中于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的演讲。在这篇演讲词中,丁肇中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反思,提倡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去探索世界上的未知事物。
三、导读理解
1.本文第1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演讲的原因,提出论题。
2.第2段中引用《大学》里的“格物”“致知”有何用意?
明确:从中国传统儒家经典中提出“格物”“致知”,既点明题目,又说明这一观点由来已久。用《大学》里的“格物”和“致知”来描述现代学术的基础,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学术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要真正地了解现代学术发展,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样使论述更有说服力。
3.结合第3段内容,谈谈古今格物致知的不同含义。
明确:在中国古代,由于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并不是为了“寻求新知识”,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平天下”。
4.“大都”“往往”“常常”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大都”指明了范围,“往往”和“常常”则指出了频率上的多。这些词语突出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对学生的不良影响的普遍性,语言准确严密。
5.《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明确:《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做实验得到知识。作者所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只是消极的袖手旁观。
6.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明确: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自我检测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jiǎn( )讨或哲( )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zāi( )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1)给加粗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哲( )理 探测( )
jiǎn( )讨 zāi( )种
(2)文段中有一对反义词,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3)文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
2.文学常识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美籍华裔_________学家,_________奖获得者。
(2)宋代朱熹抽取《礼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两篇,和《_________》《_________》编在一起,称为“四书”,是_________家主要经典。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②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③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第②段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第①段中加粗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3)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4)从你平时的语言积累中摘录一句名言,以论证“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一观点。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zhé;cè;检;栽
(2)消极;积极
(3)举例论证
解析:(1)“测”不要误读为zé,“栽”不要误写为“裁”“载”。
(2)反义词是指意思相反的一对词语。“消极”是否定的、反面的,“积极”是肯定的、正面的,互为反义词。
(3)文段中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实验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应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运用的是举例论证。
2.答案:(1)丁肇中 物理 诺贝尔物理学
(2)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儒
3.答案:(1)运用了事实论证。举自己起初在美国的经历为例,证明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这一观点。
(2)不能。这几个词语都表明作者所说的是一般情况,不是所有情况,也不包括特殊情况,使语言表达更严密。
(3)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地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启发:要从小培养动手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做事要有计划,有目的,重措施,重过程,重实际,等等。
(4)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②实践出真知。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39360_t4/?tag_id=42" target="_blank">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案</a>,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导学,合作探究,答题格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知识链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读精练,主题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学指导——预习与交流,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