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21课 《庄子二则》 学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022年)

    第21课 《庄子二则》 学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022年)第1页
    第21课 《庄子二则》 学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022年)第2页
    第21课 《庄子二则》 学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022年)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21课 《庄子二则》 学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022年)

    展开

    这是一份第21课 《庄子二则》 学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022年),共8页。
    21课 《庄子》二则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了解《庄子》及庄子的思想主张,理解课文内容。2.培养文言语感,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3.欣赏《庄子》中雄奇瑰丽的想象和机智巧妙的论辩;感悟庄子追求自由、淡泊名利的人生观,做一个志趣高雅的人。 1.重点:了解《庄子》及庄子的思想主张,理解课文内容。2.难点:欣赏《庄子》中雄奇瑰丽的想象和机智巧妙的论辩。一、文题解读《北冥有鱼》;北冥,即北海,北冥有鱼的意思是北海有一条鱼。题目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写作对象。北海里有一条什么样的鱼?这条鱼有怎样的故事?文题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庄子与惠子游于壕梁之上》:惠子,即惠施,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的好友。壕,水名,在今安徽凤阳;壕梁,即壕水上的桥。标题的意思是庄子与惠子在壕水的桥上游玩。文题交代了人物、地点及故事的开端和由来。二、作者作品庄子(约前369—286),名周,战国时哲学家,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的文章多采用寓言故事的形式,想象丰富,汪洋恣肆,善用譬喻,活泼风趣,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为道家经典之一。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三、背景链接本文选自《庄子集释》卷六(中华书局1961年版)。《北冥有鱼》节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题目是编者加的。庄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当时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空前残酷。庄子对当时社会现实非常不满,常常进行尖锐的批判,发出沉痛的抗议。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使他无力一展抱负改变现状,他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间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心境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节选自外篇中的《秋水》,题目是编者加的。庄子视荣华富贵如敝屣,因其超凡脱俗的生活情趣而很难找到知己。惠子就是庄子的一个谈得来的朋友。他们都好辩论。语言犀利无比;他们亦很博学,对于探讨知识、人生哲理等有着浓厚的兴趣。本文就记述了两人辩论的场景。四、字词积累1.字音:kūntuán) 北mínɡ) 齐xié梁(háo鱼(tiáo其本(xún2.通假字:有鱼( 同,海。)3.古今异义:海运(海水运动。今义:用船舶在海洋上运输。)鸟也(古义:这。今义:对,正确。跟相对。)野马(古义: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今义:一种珍稀动物。)非我(古义: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相当于。今义:儿子。)知鱼之乐(古义:怎么。今义:安定。)非鱼也(古义:本来。今义:结实,牢固。)4.一词多义:    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助词,的)徙于南冥也(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名为鲲 (代词,它的)  不知几千里也(代词,它)正色邪?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表选择)    海运则将徙南冥(到)庄子与惠子游濠梁之上(介词,在)5.词类活用:而飞 (形容词用作动词,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齐谐》者,志者也 (形容词用作名词,怪异的事物)击三千里 (名词作状语,在水面上)6.文言句式:倒装句:去以六月息者也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以六月息者去也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判断句:南冥者,天池也 (“……者,……表判断)《齐谐》者,志怪者也 (“……者,……者也表判断)是鱼之乐也 (“……表判断)省略句: 我知之濠上也 [省略介词,可补充为我知之(于)濠上也”]五、课文结构                    形体硕大无比鲲鹏形象  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气势壮美                   想象奇特北冥有鱼                                             意境开阔          水击三千里大鹏南徙  抟扶摇而上者九千里  有所凭借去以六月息                              庄子:鲦鱼出游从容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   机智巧辩惠子:我不知子,子不知鱼庄子:循其本,知之壕上六、课文主旨《北冥有鱼》一文刻画了巨鲲和大鹏的形象,借大鹏海运则将徙野马”“尘埃气息吹拂的结果来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要有所凭借的道理。《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这则故事,描写了庄子与惠子围绕鱼之乐展开的一次辩论,表现了庄子机智、巧妙的论辩风格,也表现了庄子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七、写作特色《北冥有鱼》1.想象奇特,意境开阔。在《北冥有鱼》中,作者以雄奇的想象,塑造了鲲鹏的宏大形象。前三句话以顶真的形式联结成一个整体,结构严密,读来语气连绵,音律流畅;不知其几千里也反复出现,极力渲染鲲鹏之硕大无比;仅仅鹏 写作特色 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当它展开翅膀,那翅膀就像是垂天之云。其后又引用《齐谐》中的话,使用了两个极度夸大的数字——“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展现了大鹏徙于南冥的磅礴气势。最后又以人之视天来想象鹏之视下,意境开阔、邈远。2.运用夸张、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作者在描写鲲鹏之奇特时,运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夸张如以不知其几千里也写鲲之大、鹏背之大;比喻如其翼若垂天之云,将大鹏的翅膀比作悬挂在天空的云,突出表现了大鹏翅膀之大。《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1.精彩的论辩艺术。通篇采用对话形式,两人一句接着一句,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偷换概念等方法,把这场辩论深化,显示了精彩的诡辩艺术。2.笔法轻松,充满机智与幽默。围绕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的小辩论,本是深奥的逻辑问题,但论辩过程笔调轻松、闲适,二人语言不乏幽默,将话题辩论得趣味横生,令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重点01】文中引用《齐谐》中的话有什么作用?借《齐谐》中的话,证明前文中大鹏南飞的描写是可信的,同时形象地写出了大鹏的硕大无比和乘风南徙时的恢宏气势。  【重点02】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重点03】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文章中间段,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所谓偷换概念,指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在哪里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知道。 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老庄老庄是老子和庄子的并称。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顺应天道”“逍遥齐物等思想。老子著有《道德经》(别名《老子》、《老子五千言》),庄子著有《庄子》(别名《南华经》);其核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实际上是继承发展并且阐释老子的思想,带有自己个性的一种解读。看法精炼独到、积极遁世、卓尔不群,故而与老子并称,一并成为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和《周易》《老子》合称为三玄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鹏(kūn)     扶摇而上(zhuān   āiB. míng     游于梁(háo       安知鱼乐(C. 鱼(tiáo      于南冥(        其本(xúnD. xié       其正色        遥游(xiāo2.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安知鱼之乐(怎么,哪里)B.《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C.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野生的马)D. 是鱼之乐也(这)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之徙于南冥也B./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C./扶摇而上者/九万里D./以六月息者也4.填空。庄子,名周,_________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是_________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代表作有《_________》《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_________”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子非鱼,安知鱼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阅读《北冥有鱼》,完成后面练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而飞(         六月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比较下列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A. 不同,相同。B. 相同,也相同。C. 不同,也不同。D. 相同,不相同。4) 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的语言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刍鸟,子知之乎?夫鹓刍鸟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刍鸟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一项是(    A.惠子梁(做宰相)B.搜于中三日三夜(国都)C.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玩)D.请循其(本心)2)翻译下面的句子。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段,借鹓刍鸟的故事,辛辣地讽刺了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嘴脸,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超然的态度。B.鹓刍鸟的故事中,庄子用鹓刍鸟比喻高洁之士,用腐鼠比喻功名利禄,用比喻醉心名利猜忌他人的小人,巧妙贴切,尖锐深刻。C.[]文段中,虽然惠子与庄子的性格、气质不同,但从辩论结果可见,他们对事物的思维方法与认识结论,是完全一致的。D.庄子从鱼儿自由活泼的生命状态中,由衷地感到了愉悦,他坚持认为鱼儿快乐,其实是他自己愉悦心情的反映。4[]文庄子所讲的故事含有深意,其中”“”“腐鼠分别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D(解析:A项,抟扶摇而上应读“tuán”B项,,汝安知鱼乐应读“rǔ”C项,徙于南冥应读“xǐ”。)2.C(解析:野马应译为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3.B(解析:本句的诵读节奏应是: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4.战国 道家 逍遥游 清静无为5.(1)乘着旋风盘旋而起,飞往九万里的高空。它是乘着六月的大风而离开北海的。2)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3)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4)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6.(1振奋,这里指鼓起翅膀。气息,这里指风。2)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动荡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3D①②④句中的均为代词,它,指大鹏。中的表选择。)4)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7.1D(解析:在这里应译为本原。)2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3C(解析:错在惠子与庄子……对事物的思维方法与认识结论,是完全一致的。)4)庄子;惠子;惠子的相位。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