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青岛版 (五四制)一年级下册六 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教学设计
展开年级
一年级
单元主题
100以内加减法(二)
课题
单元回顾整理
课次
第 6 课时
课标依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第一学段”知识技能中提出: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在问题解决中提出: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第一学段”中提出:
1.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的加减法。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3.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解读: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两位数加减法的笔算既是对已经学过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巩固和应用,又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课程实施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旧知迁移、学具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理解算理,掌握算法;通过适度的专项练习、综合练习、针对练习和改错练习,形成计算技能,提高学生的初步运算能力。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连贯地思考,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间的联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整理复习的过程,体验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
3.在现实生活中,能发现、提出并解决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初步学会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好习惯,感受学习成功的快乐,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提升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
形成初步整理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并能发现规律。
教学难点
构建知识网络,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作业单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会了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板贴课题:100以内的笔算两位数加减法)
课件出示逛灯会的情景图,看图说说从图中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 打鼓队有32人,高跷队有19人,秧歌队有28人
生2:小孔雀灯用了22盏灯,大孔雀灯用了68盏灯
生3:两个叔叔卖糖葫芦,一个卖了18串,一个卖了24串
生4:爷爷拿了30个气球,小男孩买了7个,小女孩买了5个。
师:同学们发现的信息可真多,想一想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大孔雀灯和小孔雀灯一共是有多少盏灯做成的?
生2:大孔雀灯比小孔雀灯多用了几盏灯?
生3:参加表演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4:打腰鼓的比踩高跷的多多少人?
生5:两个人一共卖了多少串糖葫芦?
生6:还剩多少个气球?
二、回顾整理 形成体系
1.回顾“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师:要解决大孔雀灯和小孔雀灯一共是有多少盏灯做成的?应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小组合作交流算法。
师:哪位同学想来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生:22+68=90(盏)
2 2
+ 6 1 8
9 0
师:你能说一说你的竖式计算过程吗?
生:从个位算起,先算2+8=10,个位上写0,个位满10向十位进1,再算十位上2加6加进的1等于9,所以22+68=90。
师:在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时,我们分别学习了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谁来说一说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生1:不进位加法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板贴)
生2:进位加法除了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还要注意个位满10要向十位进1。
引导学生总结: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贴相关内容
师:同学们刚刚的表达太精彩了,那要解决打腰鼓队比秧歌队多多少人?应怎样列式呢?现在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并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出得数。
师:谁来交流下自己的算法?
生:32-28=4(人)
3 2
- 2 8
4
师: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吗?
生:我是先从个位算起,先用个位上2减8,不够减,从十位上退1当10,与个位上的2合起来是12,12减8等于4,十位上剩2,2减2等于0,所以32减28等于4。
现在小组合作,交流怎样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师:我们在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笔算时,也分别学习了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法,谁来说一说计算时分别要注意什么呢?
生1: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生2:计算退位减法时还要注意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引导学生总结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贴相关内容。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我们整理的有关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你有什么发现?
生1:相同点:笔算加减法都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生2:不同点:笔算进位加法时个位满10向十位进1,笔算退位减法时要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2.加减混合运算的回顾和整理
师:请同学们看情境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发现哪些数学问题要用加减混合运算来解决?
生1:一共有多少人表演?
生2:还剩多少个气球?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用我们学过的方法先解决第一个问题(1)还剩多少个气球?
师:哪位同学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生1:要求还剩多少个气球,就要用30个气球减去小女孩买的气球,再减去小男孩买的气球。
30-5-7=18(个)
3 0
- 5
2 5
- 7
1 8
师: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吗?
先算30-5=25,再算25-7=18。
解决第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人表演?
学生上台讲解自己的想法。
生2: 19+32+28=79(人)
1 9
+3 2
5 1
+2 8
7 9
我是先算的19+32=51,再算51+28=79。
师:我们在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时要注意什么呢?
(板贴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生1: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来计算。(板贴)
生2:计算时列一个竖式比较简便。
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师:复习了加减法的知识,下面我们就一起去闯关,看你掌握的如何?
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比一比,看谁是计算小能手
25+49= 72-56=
39+8= 91-35+13=
2.拓展练习,应用新知
(1) 这些帽子够吗?
学生交流想法、算出结果,并让学生说说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生:38+36=74(人) 74﹥60
先算出一共有多少人,再进行比较。
师:我们学校要举行艺术节活动了,看,小刚和小红先来了解情况了(出示图5)。
师:如果一班坐五、六排,能坐下吗?
师: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方法和想法。
生:先算五、六排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再进行比较大小。
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四、梳理总结,提升认知
师: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把你的收获与大家分享吧?
根据黑板上整理的本单元的结构框架和学生一起梳理总结。
板书设计:
谈话导入,调动学生回顾整理知识的积极性。
这个环节要引导学生分类按顺序观察这样的综合性画面,便于进一步搜集信息。
此环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情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在让学生阐述交流解题思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严谨的数学习惯。
学生在解决问题后,回顾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加的计算方法,从实践上升到理论。
回顾总结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通过对比,找出笔算加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帮助学生形成结构框架。
先引导学生交流解决思路,将问题的解决过程和计算的过程紧密结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回顾运算顺序。
引导学生回顾总结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进一步巩固竖式的应用。
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通过有梯度有层次的练习,在巩固内化算法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回顾梳理,交流分享收获,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以及思维、方法进行梳理,做到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回顾梳理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反思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四)综合与实践教案: 这是一份冀教版六年级下册(四)综合与实践教案,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阅读信息,交流体会,小组合作,实践探索,交流收获,畅谈体会,课后总结,小区垃圾问题,物业费问题,其它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六年级下册(二)图形与几何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六年级下册(二)图形与几何教案,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线,复习角,复习几何图形,全课总结,巩固提高,总结全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回顾与整理(三)统计与概率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冀教版六年级下册回顾与整理(三)统计与概率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揭示课题,导入新课,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统计图,拓展提高,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