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关系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关系
课后篇巩固提升
必备知识基础练
长白山天池位于长白山主峰的凹地上,水面海拔超过2150米,是我国最深的湖泊,也是松花江的发源地。右图为某同学拍摄的长白山天池照片。据此完成1~2题。
1.长白山天池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河流水和雨水
B.雨水和地下水
C.冰川融水和河流水
D.冰川融水和地下水
2.长白山天池水体更新周期较长,主要是由于该湖泊( )
A.面积大
B.海拔高
C.深度大
D.蒸发弱
解析第1题,长白山天池是松花江的发源地,故没有河流水补给。长白山天池水面海拔超过2150米,无冰川分布,故没有冰川融水补给。该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丰富,有雨水补给。长白山天池位于长白山主峰的凹地上,是松花江的发源地,说明有地下水补给。B正确。第2题,长白山天池水体更新周期较长,主要是由于长白山天池位于长白山主峰凹地上,是松花江的发源地,由火山口形成,是我国最深的湖泊。C正确。
答案1.B 2.C
读图,完成3~4题。
图1
图2
3.图1中能反映图2陆地水体相互关系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4.这种陆地水体相互关系可能发生在( )
A.里海沿岸B.青海湖沿岸
C.长江上游D.黄河下游
解析第3题,读图2可知,无论是在河流的枯水期还是丰水期都是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位,即总是河流补给地下水。读图1可知,②④表示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③表示地下水总是补给地表水,①表示地表水总是补给地下水。A正确。第4题,黄河的下游河段为“地上河”,河流与地下水之间的补给关系为单向补给,河流总是补给地下水,D正确。
答案3.A 4.D
下图为某区域地形图,R地分布两片沼泽,时常发生季节性离合现象,此时为7月。读图,完成5~6题。
5.7月,①②两河流下游( )
A.降水充沛B.水能丰富
C.处于枯水期D.处于结冰期
6.次年1月,R地两片沼泽可能发生的变化及主要原因是( )
A.分离,冰雪融水补给量小
B.连成一片,降水量大
C.分离,地下水补给少
D.连成一片,蒸发量大
解析第5题,根据图示经纬度可知,该地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局部地区,①②两河流域主要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7月南半球为冬季,①②两河流域处于干季。因此,7月,①②两河流下游处于枯水期。故选C。第6题,该地位于南半球,1月南半球为夏季,降水丰富,沼泽水补给量大,水位上涨,R地两片沼泽可能连成一片,故选B。
答案5.C 6.B
读下图,完成7~8题。
7.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
A.大气降水B.沙漠凝结水
C.冰雪融水D.湖泊水
8.该区域河流径流量变化的一般特征有( )
①流量较平稳,没有明显的汛期 ②流量变化受气温的影响,丰水期出现在夏季 ③冬季出现明显的断流现象
④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该地是塔里木盆地,处于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河流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C正确。第8题,该区域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有明显的夏汛,①错误。流量变化受气温的影响,丰水期出现在夏季,②正确。冬季气温低,冰雪不融化,会出现明显的断流现象,③正确。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④错误。B符合题意。
答案7.C 8.B
9.下图是我国某河流流量与气温的关系示意图,该地全年降水量比较均匀。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比较该河流甲、丙两个汛期形成原因的异同。
(2)分析乙时段河流流量较小的原因。
(3)归纳该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
(4)近几十年来该河流流量明显减少,甚至出现夏季断流的现象,请分析其原因。
解析第(1)题,该地全年降水量比较均匀,但图中显示河流流量变化较大,图中甲、丙两个汛期分别出现在3月和8月,且流量变化与气温呈正相关,故影响因素为气温。甲汛期出现在春季,应是季节性积雪融水所致;丙汛期出现在夏季,应是冰川融水所致。第(2)题,根据乙时段出现的时间在春季,可推断随着气温的回升,蒸发量增加,季节性积雪的融化量不断减少,补给河流的水量减少。结合图示区域为我国,推断春季农业生产活动用水增加,导致河流流量较小。第(3)题,由第(1)题分析可知,该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可判断河流流量小,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出现在夏季和春季,冬季断流;河流流量小,因此流量年际变化小。第(4)题,以冰川融水为补给水源的河流,若河流流量减少,则与全球变暖导致冰川退缩有关,也与人类过度用水有关。
答案(1)相同点:影响因素均为气温。不同点:甲汛期是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所致;丙汛期是冰川融水所致。
(2)4、5月,随着气温的回升,蒸发量增加,季节性积雪的融化量不断减少,补给河流的水量减少;同期,农业用水量较大,致使河流流量较小。
(3)流量小;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出现在夏季和春季,冬季断流;流量年际变化小。
(4)人类活动规模扩大,沿岸过度使用水资源;全球变暖,冰川退缩。
关键能力提升练
读我国某河流补给状况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a、b、c三种补给类型分别是( )
A.地下水、冰川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
B.雨水、湖泊水、冰川融水
C.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地下水
D.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地下水
2.图示河流可能位于我国( )
A.西北地区B.东南地区
C.西南地区D.东北地区
解析第1题,读图,图中a补给形式主要在夏季,补给量大,应是雨水。b补给形式出现在春季,应是季节性积雪融水。c补给形式常年存在,补给稳定,应是地下水。三种补给类型分别是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地下水,C正确。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图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应位于东部季风区,春季积雪融水多,可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D正确。
答案1.C 2.D
千泉湖是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南部边缘沙漠中的淡水湖,因湖区泉眼众多而得名。近年来,湖泊面积扩大至5000多亩(注:1亩≈667平方米)。下图为千泉湖位置及景观图。据此完成3~4题。
3.千泉湖湖水的主要补给类型为( )
A.雨水B.季节性积雪融水
C.地下水D.冰川融水
4.千泉湖面积的扩大主要是由于( )
A.夏季风的增强B.全球变暖
C.冬季积雪增多D.植被覆盖增多
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千泉湖是由泉水涌出形成。泉水是地下水出露地表形成的,因此,该湖水的主要补给类型是地下水,C正确。第4题,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冰川融水增多,补给地下水的水量增多,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补给湖水增多,从而导致千泉湖面积扩大,B正确。
答案3.C 4.B
我国某一河流,每年的12月至次年3月上旬,河道出现“连底冻”(从水面到河底全断面冻结成冰)现象。下图示意该流域降水量、径流量年内分配。读图,完成5~7题。
5.该河流最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B.塔里木盆地
C.内蒙古高原D.华北平原
6.与7月相比,4月径流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量较大B.下渗量较少
C.融雪量较少D.地下水补给较多
7.近年来,该河流径流量有减小趋势,与此无关的是( )
A.气候暖干化B.过度放牧
C.大量开采矿产资源D.冰川融水减少
解析第5题,读图分析可知,该河流存在春汛和夏汛,径流量的变化除春季外,基本与降水量变化一致,说明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为季节性积雪融水和雨水。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的河流主要为冰川融水补给;华北平原的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内蒙古高原的河流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夏季有雨水补给,且冬季气温低,会出现“连底冻”现象。C正确。第6题,据图判断4月降水量小于7月,A错误。该地位于内蒙古高原,缺乏冰川融水补给,4月融雪量大,C错误。地下水补给一年中较为稳定,变化较小,D错误。与7月相比,4月径流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此时地表融雪量大,冻土消融速度慢,阻隔地表水下渗,B正确。第7题,河流径流量变化是自然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气候暖干化会导致冬季积雪量减少,春节季节性积雪融水减少,河流径流量减小,A错误。过度放牧和大量开采矿产资源都会使用水量增加,从而导致河流径流量减小,C错误。内蒙古高原缺乏冰川融水补给,D正确。
答案5.C 6.B 7.D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973年黄河干流天桥水库正式蓄水后,又建设了龙口和万家寨水库。天桥水库蓄水前,坝前黄河水位和地下水位分别为812米和824米,水库蓄水后水位比自然河道的正常水位抬高了20~40米,与1972年相比,1973—2014年河口镇至吴堡之间黄河干流的年实测径流量大幅度减小。天桥泉域位于黄河干流东岸,有大量碳酸盐岩地层(含水岩层)分布,天桥泉域泉水在黄河河谷明显出露的地方有三处。黄河干流西岸是一个大型向斜沉积盆地,碳酸盐岩地层在盆地中央埋深达4000米,总厚度2000米以上。下图为天桥泉域范围及其河口镇至吴堡之间的水系简图。
(1)说明天桥泉域地下水的补给类型与特点。
(2)比较图中黄河干流大坝修建前后天桥泉域地下水与黄河之间的补给关系变化。
(3)推测1973年后河口镇至吴堡之间黄河干流径流量减少的原因。
解析第(1)题,由图文材料可知,天桥泉域位于黄土高原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明显,夏秋季降水多,下渗多,冬春季降水少,对地下水的补给相对较少。天桥泉域有大量碳酸盐岩地层(含水岩层)分布,流经碳酸盐岩地区的河流通过渗漏对地下水进行补给,河流流量越大,渗漏水量越多,补给量与河流流量呈正相关。天桥水库蓄水后水位比自然河道的正常水位抬高,库区对地下水进行渗漏补给,由于水库的地质条件较稳定,渗漏补给量相对稳定。第(2)题,由材料可知,大坝修筑前,黄河水位低于地下水位,地下水补给黄河,为黄河干流提供稳定的水源。筑坝(水库)蓄水后,黄河水位比自然河道的正常水位抬高了20~40米,黄河水位被大幅度抬升,天桥泉域地下水对黄河的补给减少,黄河对沿岸地下水的补给量增多。第(3)题,1973年后,水库的修建和使用使库区蓄水量增加,抬升了黄河干流水位,黄河水可能通过地下水进入干流西岸大型向斜沉积盆地碳酸盐岩地层的深处,造成干流径流量减少;水库蓄水后,水域面积增大,蒸发量增大;区域通过恢复植被治理水土流失成效显著,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增强;流域内经济发展速度快,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跨流域调水;等等。因此,河口镇至吴堡之间黄河干流径流量减少。
答案(1)雨水下渗补给:黄河天桥泉域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明显,夏秋季补给多,冬春季补给少。流域河流渗漏补给:流经碳酸盐岩地区的河流通过渗漏对地下水进行补给,补给量与河流流量呈正相关。水库渗漏补给:大坝修筑后,水库水位升高,对地下水进行渗漏补给,补给量相对稳定。
(2)大坝修筑前,地下水补给黄河,为黄河干流提供稳定的水源。筑坝(水库)蓄水后,黄河水位被大幅度抬升,天桥泉域地下水对黄河的补给减少,黄河对沿岸地下水的补给量增多。
(3)水库抬升了黄河干流水位,黄河水可能通过地下水进入干流西岸大型向斜沉积盆地碳酸盐岩地层的深处;水库蓄水,水域面积增大,蒸发量增大;区域地表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能力增强;流域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跨流域调水;等等。
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关系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关系同步训练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球上淡水储量最大的水体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关系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关系测试题,共5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巩固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此类洪水的直接补给水源主要是,“一日一汛”反映了当地,L湖水位最高的时间可能是,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湖泊水补给河水的月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