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时作业,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所示,中心事象是指,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题组1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读下图,回答1~2题。
1.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是( )
A.水文 B.生物 C.地貌 D.气候
2.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起净化作用的是( )
A.a B.b C.c D.d
1.B 2.B [第1题,生物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第2题,箭头b表示生物对气候的影响,绿地对城市空气起净化作用属于这一过程。箭头a表示气候对生物的影响;箭头c表示水文对地貌的影响;箭头d表示生物对土壤的影响。]
题组2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读漫画“把云留住”,完成3~4题。
3.(生活中的地理)该漫画所反映的地理现象演化过程,正确的是( )
A.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土壤盐碱化
B.改变下垫面状况,导致气候变化
C.利用技术手段,实施人工降雨
D.改变大气成分,影响全球水平衡
4.此漫画体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与下列说法相符的是( )
A.十里不同天 B.牵一发而动全身
C.秋分种麦正当时 D.一山有四季
3.B 4.B [第3题,该漫画所反映的地理现象演化过程是植被破坏→森林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功能减弱,反映了改变下垫面状况,导致气候变化,B对;该漫画不能反映土壤盐碱化问题,A错;该漫画体现的只是一种想象,不是技术手段,C错;漫画反映的现象不会改变大气成分,D错。第4题,此漫画体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与“牵一发而动全身”相符,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当某事象发生变化时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所示,中心事象(甲)是指( )
A.森林破坏 B.气候变化
C.人口数量增多 D.冰雪覆盖增大
6.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综合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
C.整体性特征 D.差异性特征
5.A 6.C [第5题,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吸收二氧化碳、调节地表径流等作用,森林的破坏会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第6题,自然环境一个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教材P116探索
原因:大同市地形类村名的数量较多与大同所处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易受侵蚀、地面支离破碎、沟谷众多的地貌特点相符合。地形特点:大同西北部有阴山山脉和吕梁山脉,东南部有太行山脉。桑干河自西南向东北横贯全市,形成周围高、中间低、两山夹一川的槽型盆地。
教材P118思考
参考探究点1[归纳提升]
教材P119活动
略。
教材P119思考
略。
教材P121思考
1.略。2.略。
教材P122~123作业题
1.(1)世界古代文明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
(2)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主要受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这些古文明发祥地都具有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特征。
2.结合当地实际分析回答。
3.刚果盆地的森林被大量砍伐,森林资源减少,物种多样性减少;气温日较差增大,降水变率增大;水土流失加剧,地形崎岖;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增大,含沙量增多。还会影响到赤道两侧非洲的气候,使得赤道附近的热带草原气候变得干旱,甚至形成沙漠气候。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一课一练,共4页。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课后测评,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美国东部时间指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常见天气现象及成因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正确表示气旋与反气旋的是,容易形成阴雨天气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