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新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第2章 第1节 第1课时 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作业 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90450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学年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第1课时课时作业
展开第1课时 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题组1 地质作用
大自然简直就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师,把地球表面的景观塑造得如此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读前南斯拉夫的“猫咪山”图,完成1~2题。
1.形成“猫咪山”形态的根本力量来源是( )
A.太阳辐射 B.岩浆活动
C.大气 D.流水
2.“猫咪山”所在地区的地表形态是( )
A.内力作用单独形成的
B.外力作用单独形成的
C.内外力作用共同形成的
D.板块运动形成的
1.A 2.C [第1题,“根本力量”是关键词,“猫咪山”的形态是遭外力侵蚀的结果,其根本力量来源是太阳辐射。第2题,所有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题组2 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读图,完成3~4题。
3.从成因上看,山地M属于( )
A.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B.向斜形成的褶皱山
C.断层形成的断块山 D.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
4.(生活中的地理)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图所示不同的是( )
A.庐山 B.喜马拉雅山
C.华山 D.泰山
3.C 4.B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山地M相对两侧岩体做上升运动,属于断层中的地垒。第4题,庐山、华山、泰山都属于断层形成的块状山,而喜马拉雅山属于板块挤压碰撞形成。]
读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完成5~6题。
5.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A、B分别属于( )
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B.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C.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
6.下列地形区的成因与图中所示的边界类型一致的是( )
A.喜马拉雅山 B.日本群岛
C.东非大裂谷 D.马里亚纳海沟
5.C 6.C [第5题,读图可知, A处属于非洲板块,B处属于印度洋板块。第6题,根据箭头标注,板块之间相对运动,该处边界应为板块生长边界,东非大裂谷是由非洲板块内部张裂而形成的。]
教材P22探索
移动的冰川对地面进行侵蚀作用,形成冰川侵蚀地貌,如冰斗、U形谷、刃脊、角峰等。
教材P23思考
内力作用形成高山、盆地,使地表崎岖不平;外力作用把高山削平、把低地填平,使地表趋向平坦。
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第1课时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第1课时达标测试,共7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第2课时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第2课时巩固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聚落居住地的最佳选址应该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课后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①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引起图示岩石变化的主要作用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