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16.剪纸中的古老记忆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16.剪纸中的古老记忆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自主探究,艺术实践,展示交流,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剪纸的历史与发展,了解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剪纸作品。
2.过程与方法
掌握单独纹样的二方连续纹样的剪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学生关注、保护非遗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风格剪纸的欣赏,感悟风格多样的剪纸文化。
教学难点:
对抓髻娃娃造型特点的把握,及文化背景的了解。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歌曲
提问:是哪个地区的民歌?(陕北)
师引导学生看课件,感受陕北的风土民情!窑洞,窗花,剪纸
引出剪花娘子库淑兰,简单欣赏库淑兰的剪纸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更多剪纸的知识。
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1.复习旧知识
上学期学过的遗产有哪几种?
今天学习新的人类文明的传承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生看课本思考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生探究学习,自己总结。
2.研究剪纸的历史与发展
学生自习阅读资料,整理剪纸的历史发展。思考三个问题:(1)真正意义的剪纸从什么时候开始的?(2)哪个朝代剪纸达到鼎盛?(3)剪纸有了阴刻、阳刻之分?
3.复习阴刻阳刻
出示阴刻剪纸和阳刻剪纸,学生比较,总结各自的特点。
4.剪纸中常用的装饰纹样
看作品,让学生总结。
5.比较苗族和陕北地区的剪纸
蝴蝶妈妈的剪纸给你什么感受?陕北剪纸给你什么感受?
看课本和资料,自学抓髻娃娃的相关知识,思考以下问题:
①抓髻娃娃的象征意义
②抓髻娃娃的变体
③抓髻娃娃的造型特点
6.欣赏抓髻娃娃作品
分小组,讨论、总结抓髻娃娃的造型特点。
7.组内讨论左右对称的单独剪纸的制作方法及二方连续剪纸的制作方法
8.教师做简单示范
三、艺术实践
学生探索实践。
四、展示交流
作品展示。
展示形式多样,可贴在窗户上,做成窗花的形式,也可贴在瓶子、盘子上作为装饰……
学生自评,组内互评,组之间互评,从造型、寓意等方面进行评价。
五、拓展延伸
欣赏一段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的视频,配合老师的讲解,有土家族织绣、山西面花、刻瓷、景德镇手工制瓷、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
不但拓宽学生的视野,也激发了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好奇,提醒学生用实际行动去保护并传承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美版六年级下册16.剪纸中的古老记忆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猜谜导入,引出课题,新授,艺术实践,展示评价,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美版六年级下册16.剪纸中的古老记忆教学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美版六年级下册16.剪纸中的古老记忆教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