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板)
展开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考试用时60分钟,共50分。
2.答第I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否则,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共1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Cl:35.5 S:32 Fe:56 Zn:65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其中,1-4小题各1分,5-10小题各2分,本大题共16分)
1.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下列诗词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
B.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沁园春雪》
C.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石灰吟》
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2. “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丁中,有三种氧化物
B.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C. 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
D. 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机物
3.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B. 滴加液体
C. 稀释浓硫酸D. 读出液体的体积
4. 硝酸铵(NH4NO3)在农业上常作为氮肥使用。已知某浓度的硝酸铵溶液的pH=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硝酸铵是一种酸
B. 长期施用硝酸铵可能导致土壤酸化
C. 硝酸铵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D. 硝酸铵与草木灰等肥料混合使用可增强肥效
5. 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技术,已广泛用于照明、显像等多个领域。氮和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镓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属于金属元素B. 镓原子核内有31个中子
C. 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D. 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
6.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显酸性的物质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则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的物质一定显酸性
D. 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7.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AB. BC. CD. D
8. 煅烧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含钙元素且不发生反应)时,某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 若纵坐标表示固体质量,则剩余CaO为m2g
B. 若纵坐标表示氧元素的质量,则杂质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C. 纵坐标不能表示固体中碳元素的质量
D. 纵坐标表示固体质量或氧元素质量,都可知CaCO3质量
9. 小东同学向盛有硝酸锌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锌
B.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一定没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
C. 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一定没有锌
D. 反应后滤液的质量大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
10. 下列离子组能在pH=14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AB. BC. CD.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4分)
二、填空与简答(共17分)
11.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使用到某些化学物质,请根据题意填空。
(1)配制液尔多液的盐是_____________。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份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北宋《浸铜要略序》载“山麓有胆泉(硫酸铜溶液),土人汲以浸铁,数日辄类朽木,刮取其屑锻炼成钢”,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_____。
(3)《汉代古火并碑序)记载:“诸葛丞相躬莅视察,改进技法,刳斑竹以导气(气指天然气),引井火以煮盐”,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_____。
12. 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
(1)A中现象:烧杯②中溶液变红。请用分子知识解释“变红”的原因__________。
(2)B中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水,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C实验完毕,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具有__________的性质。
13.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1℃时的饱和溶液升高到t2℃时,所得的溶液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__。
(2)将t2℃时18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g。所得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取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配制成t2℃时的恰好饱和溶液,所得三种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_____。
14. 盐中含有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组成相似的盐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均显_______色,因为它们都具有相同的阳离子;向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有相同的实验现象发生,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BaCl2溶液,有一种物质能发生反应,另外一种物质不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某纯净物的溶液,能同时将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转变成沉淀,该纯净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15. 以空气等为原料可合成氨、尿素[CO(NH2)2],以下是简易生产流程的一部分。
(1)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是氮气和氢气,氮气可从空气分离中获得。此空气分离的变化属于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写出合成塔②中合成尿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共11分)
16. (1)请根据下列各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①写出b中滴加液体的仪器名称:______。
②请写出用装置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③比较用过氧化氢溶液和电解水制取O2的方法,两者的共同点是_________。
A 发生装置相同
B 反应类型相同
C 完全反应后剩余的成分相同
④装置b、g都可用来制取氧气,装置b相对于装置g在操作方面的优势是___________。
⑤图g既可用于制取和收集气体,又可用于研究物质的性质。当关闭K1,打开K2时,可以检验二氧化碳,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
(2)在整理实验室时,某同学发现7瓶不同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其中2、3、7号试剂瓶标签完全破损,4、5号试剂瓶标签部分破损。查阅药品记录单可知,2、3、4、5、7号溶液分别是10%NaOH溶液、饱和石灰水、10%Na2CO3溶液、10%CaCl2溶液、10%稀盐酸中的一种。化学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实验目的】
①给试剂瓶贴上正确的标签;
②探究部分溶液混合发生的反应。
【查阅资料】
I.CaCl2溶液呈中性,能与Na2CO3发生复分解反应:
II.、
【实验探究】
①分别取2、3、4、5、7号溶液于5支试管中,向其中分别滴加1号溶液,发现3、4、5号溶液变红色说明这3种溶液呈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由该实验可确定的溶液为_________(写出试剂瓶编号及相应的溶液名称);
②分别取2号5.55g和7号3.65g溶液,混合均匀后,逐滴加入5号溶液。首先观察到有气泡冒出,然后有沉淀析出。加入5号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气体或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加入5号溶液的质量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I、7号溶液是(填名称)____________。
Ⅱ、图中h→k段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③取3号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6号溶液,观察到溶液变浑浊,过滤,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可能为NaOH;Na2CO3;NaOH、Na2CO3;NaOH、Ca(OH)2;___________。
④【实验反思】分析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5号试剂可能是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
B 该实验无法确定各种试剂,没有完成实验目的①
C 图中b→c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用图中h→k段表示
D 碳酸氢钠既能与碱反应,又能与酸反应
四、分析与计算(共6分)
17. 新冠疫情初期红火一时的“神药”瑞德西韦,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失,眼下它已经成为了蜘蛛侠,担负起了拯救世界的重任。但是,瑞德西韦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的确认。已知瑞德西韦的化学式为 C27H35N6O8P,则
(1)瑞德西韦中,氮、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2)瑞德西韦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名称是 。
18. 生活中常有骗子用黄铜冒充黄金行骗,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黄铜是锌和铜合金,他取一定量的某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分4次加入等质量的同一稀硫酸,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过程中有关物质的用量及质量测定记录如表:
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所取黄铜样品质量为 g;
(2)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KCl
MnO2
加适量水溶解、过滤、蒸发
B
CO2
CO
将气体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C
银粉
锌粉
加入过量硫酸亚铁溶液,过滤
D
NaCl溶液
Na2CO3
加适量硝酸钙溶液,过滤
组别
溶液中检验出的离子
A
K+、Na+、Al3+、SO42-
B
Ba2+、Na+、Cl-、OH-
C
H+、Mg2+、NO2-、Cl-
D
Ca2+、NH4+、Fe2+、SO42-
实验次数
1
2
3
4
硫酸的用量g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0
8.7
7.4
7.2
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板):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板),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精品解析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板):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板),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精品解析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板):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板),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