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6.3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90854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6.3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90854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精品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精品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79-80页的内容《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我将从以下几个部分来完成本次说课。
一、说教材
加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从课本的纵向联系来说,学生已经学习过整数的加法以及加法的运算定律,包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也知道这些运算定律确实能够使运算更加简便,那么,整数的这些运算定律能不能在小数的运算中也同样适用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当然,结果是肯定的。通过本课的学习,将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加法,可以使学生对加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为后面学习小数的加法的简便运算打好基础,其次,将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应用于小数加法,也拓展了加法运算定律的使用范围,丰富其内涵。而且,加法运算定律字母表示形式,为以后代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初步基础。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的数学学习,具备一定的数学素养,已形成了初步的分析、概括、综合和理解能力,以及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对于将整数的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加法的理解并不难,关键是结合具体题目的灵活运用,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将紧扣这一中心开展有效的教学。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知识与技能: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根据给出的小数数字特点正确运用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分析、综合、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进行交流的能力与渗透“事物间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通过速算,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与理解,本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能根据给出的数据特点,合理、灵活地运用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四、说教法
本节课我设计的基本思路是:观察—比较—讨论—思考—应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根据本课的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我采用以下教法:
(一)交流讨论法:学生个人探索,同桌交流,小组讨论。通过观察、计算、讨论等活动,发现并总结规律,逐步总结出加法的运算定律也适用于小数加法的结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
(二)练习法: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新知识,深化理解,本节课的练习采用基本练习、巩固练习,变式训练,拓展训练,提高学生对加法运算定律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五、说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体现这一新课标理念,本课教学,通过学生自学课本、动手操作、观察、比较、讨论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新知、建构新知,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我分了四个最基本的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引入课题。有两道题。第一题是凑数游戏,凑整法在小学数学乃至数学口算中的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学生养成凑整的习惯就能提高口算的能力,其实也是为简算埋下了伏笔。第二题是小数的加法,让学生观察每组算式的运算结果是否相等,比较两种不同方法得到的结论是否一致,想让学生通过观察,初步感受到整数的加法运算定律对小数的加法运算同样适用。
第二个环节是探究新知。
1.通过课本例题4计算0.6+7.91+3.4+0.09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在实际问题中验证猜想,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察题目,并尝试计算:经历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过程,理解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运算中仍然适用。(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并感受算法的多样化) 展示学生中的不同算法,并指名说说计算的依据。主要有两种:
A. 0.6+7.91+3.4+0.09 B. 0.6+7.91+3.4+0.09
=8.51+3.4+0.09 =(0.6+3.4)+(7.91+0.09)
=11.91+0.09 =4+8
=12 =12
1.小组交流,在对比中感受较简便的算法。 小组讨论:
(1)这些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上述计算方法中,你认为哪一种算起来更简便?并说说理由。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想让大多数学生在交流中感受简算的依据是根据数据特点运用了加法的运算定律。)
2.小结:整数的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计算中同样适用。这样我们就把整数的运算律推广到了小数。
第三个环节是练习提高,拓展应用。练习我采用了基础练习和变式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基础练习是让学生初步掌握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的应用,题目的设计比较简单,以课本79页的做一做为主,学生做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小数简算时应该注意什么,为更多小数的简算奠定基础;变式训练部分---自编一道实际问题。让学生判断哪些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哪些不能,主要强化学生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灵活应变,防止学生陷入思维定势,误以为学了简算,就什么题目都要用简算。同时让学生知道简算不但可以用在计算题里面,还可以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感受简算的普遍性。
第四个环节是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让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学知识点的浓缩再现,梳理整合。本节课我拟通过以下简洁的板书突出重点,促进增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识记。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A. 0.6+7.91+3.4+0.09 B. 0.6+7.91+3.4+0.09
=8.51+3.4+0.09 =(0.6+3.4)+(7.91+0.09)
=11.91+0.09 =4+8
=12 =12
八、说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设想主要依据“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意义建构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及“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等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论,教学设计中注重“学生为中心及其能动作用”、“情境”与“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重要关键作用。
我的说课内容到此结束,恳请各位评委老师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再次表示感谢!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表格教案及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6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温故知新,验证猜想,巩固纠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全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